就在毛澤東發出此信後不久,12月7日,紅軍一、二、四方麵軍會師,決定組成統一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二十三人,以毛澤東為主席,周恩來、張國燾為副主席,朱德為中國紅軍總司令,張國燾為總政委。從這一天起,毛澤東一直擔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後來改為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央軍委”)主席,直至他去世。這一職務,表明毛澤東成為中共最高軍事首長。與之相應的,國民黨設軍事委員會,蔣介石任委員長,亦為最高軍事首長。所不同的是,一個稱“主席”,一個稱“委員長”,即“毛主席”、“蔣委員長”。
在毛澤東就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的翌日,中共中央發出給潘漢年的電報,對於談判作了如下指示:
“離開實行抗日救亡的前提,就沒有任何商談的餘地。蔣介石如有談判的誠意,應立即停戰並退出蘇區,絕對不作無原則的讓步。”
這樣,國共談判落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然而,就在“疑無路”之際,忽地“柳暗花明又一村”!
那是在幾天之後——12月13日,陳立夫在南京心急火燎地趕到張衝助手杜桐蓀家中,命令他在最短的時間裏找到潘漢年!
杜桐蓀雖說見過潘漢年,可是,從未直接跟他聯係過——平時,都是由張衝出麵與潘漢年聯係,而此時張衝正在西安,無法聯絡。杜桐蓀隻隱約記得,張衝似乎說起過,潘漢年住在上海租界的一家小裁縫鋪裏。不過,杜桐蓀並不知道那小裁縫鋪在什麼街,門牌號多少,偌大的租界從何找起?
事情非常緊急。陳立夫不管三七二十一,非要杜桐蓀立刻趕往上海尋找潘漢年不可。杜桐蓀隻得從命。
杜桐蓀在上海租界找得好苦。在一片暮色之中,他忽地見到一條小巷裏掛著一塊“潘記裁縫店”招牌,不由得心中大喜。
杜桐蓀步入裁縫店內,見到一老頭子,一問才知道,老板姓潘,已經打烊回家去了。杜桐蓀便問,樓上住著誰?老頭子答日:“小潘先生。”杜桐蓀猜想,這位“小潘先生”興許就是潘漢年!
於是,杜桐蓀便在裁縫店裏坐等。
夜深,忽地閃入一人。杜桐蓀一看,正是潘漢年,頓時歡呼雀躍!
潘漢年一怔:杜桐蓀為何深夜等他?
杜桐蓀急急說明來意,然後拉起潘漢年便走,要他馬上去南京——陳立夫有十萬火急之事找他!
陳立夫為什麼如此焦急地要跟潘漢年見麵?
那是因為12月12日淩晨,在西安發生了震撼中國的事變——張學良和楊虎城將軍下令在臨潼扣押了蔣介石……
§§第三章 西安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