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用白色的麻線裝訂的,用的是上好的宣紙,隻不過由於時間有些長了或者翻動的頻率有些多了,所以顯得有些黃舊,倒是多了點古樸的韻味。
正是皇誥宗令白炎送給許墨殤的那本有關於封印術的筆記。
許墨殤拿起那本書——或者說抱起,雖然傷勢並不像想象的那樣嚴重但還是很痛的,他不得不蹙著眉毛像抱著沉重的石塊似的雙手抱起那本書,放在盤起的腿上,然後迅速地翻到靠前的某個頁麵。
封印師相比於其他的修行者來說,對於天地元氣的把握程度往往更加細膩,封印術所具備地最基本特征便是能夠最大化地將有限的元氣發揮出最大的力量,憑此而做到同階無敵。
但是,如果僅憑這一點的話,根本不足以使得封印師擁有如今的特殊地位,甚至是隱隱獨立於修行體係之外。
修行者之所以分為不同的境界,每個境界之間又存在著明顯的實力差別,不僅是因為境界越高的修行者所能吞吐、使用的元氣數量就越高——這隻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麵,另一個方麵便是在於對天地元氣的認識。
境界越高,對天地元氣的認識程度就越高,對元氣的使用就越得心應手,力量就越強大。
那麼,這就又牽扯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鑒於人間有神廟,所以人類對於修行或者是天道的認知肯定是存在著一個不可逾越的界限的。說得簡單點,人類對於元氣的認知程度也不可能一直隨著境界的提升而一直上升的,必然存在著一個桎梏。
人類存在了億萬年,雖說不清楚神廟何時出現在人類世界的,也不知道人類是從何時學會修行的,但肯定是一件很久遠的事情。而不論是前人還是今人,不論境界如何,都可以很自然而然地得到這麼一個相同的結論。
修行是無止境的。
即使至今為止,包括那個傳說中的境界,人類也隻不過將修行劃分出了六個層次而已,這並不妨礙那個亙古不變結論的存在。
修行的境界越高便越接近那個從未被觸碰到但卻冥冥之中真實存在的界限,隨著境界的提升,修行者對於天道的認知必然存在著一個由低速到加速再到低速的過程,具體點便是對元氣的認識與掌握的過程。
所以,當境界達到一定的高度之後,普通的修行者對於元氣的認識程度必然不遜色於同階的封印師。既是如此,那麼封印師便失去了超然於普通修行者之外的根本依仗,哪裏還能獨立於修行體係之外?
這便要說到封印師另外一樣特殊的能力:印技和封印陣。
低等級的封印師依據印技,高等級的封印師依據封印陣,封印陣對於目前的許莫殤來說還是過於久遠,他要關注的是印技。
借著窗外潔白的月光,許墨殤費力地將眼睛靠近腿上的那本書,以看清書的某個頁麵上畫著的一個個奇異的圖形。
印技——點化陷元,具有卸力、吞噬之能,一般在敵人淬不及防地情況下用出,可產生最大的功效。
傍晚,被那名入虛上境的殺手擊殺,從許莫殤懷中升起的那兩輪光圈便是這點化陷元——許莫殤自出生至今學會的第一個印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