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借東風勝券在握 赤壁戰敗勢已定(3 / 3)

孔明懷疑自己的神機妙算,莫非曹操會飛天遁地不成。

其實,曹孟德也撤退得不輕鬆,雖然不曾遇上大規模的阻擋,但北往之路實在難行。

將士們口幹舌燥的時候,曹孟德又重複那個“望梅止渴”的故事。末了,說上一句:“隻可惜不是梅子青青時,騙不了大家了。”把大家逗笑了,精神也似乎好起來。

有時候,他又對大家說:“這樣清清靜靜走,反倒使人疲倦,倘若遇上一小股敵人,殺上一陣子,隻要不取我的命,倒也振奮精神。”說罷,就抽出佩劍,向路邊的樹枝砍去。

受傷或生病實在走不動的將士,曹孟德就將他們留在離路不遠的村落裏,謊說是東吳兵,托老鄉照顧,又給這些老鄉一些銀兩。

十一月二十六日,曹孟德一行終於逃到襄陽,這天下午到黃昏,張遼和徐晃軍團的殘兵也到達襄陽。這兩個軍團在撤退時都遇上了聯軍大規模的清剿和堵截,因此損失慘重,樂進和張遼兩人更幾乎是拚著老命才逃回襄陽的。

撤退的恥辱,比戰場上的慘敗更讓人覺得喪氣,這也是創業以來空前未有的打擊。

洗去征塵,曹孟德換上一身嶄新的衣袍,依然顯得很有精神。他與眾將官聚在一起,見大家無精打采的樣子,曹孟德冷不丁地說:“其實,周瑜和諸葛亮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如果是我來部署的話,你們一個也別想逃回來。”說罷哈哈大笑。

諸將不禁為曹孟德突來的大話和笑聲弄糊塗了,也跟著傻笑起來,憂鬱之氣一掃而空。

接著,曹孟德寫了一封公開信給孫權,說:“赤壁之役時,我方有嚴重疾病,缺乏作戰力,孤隻好自己燒船後撤退,才使周瑜獲得大勝的虛名。”

曹仁在南郡,吩咐曹洪守彝陵,以為犄角之勢。有軍士來報:“吳兵已渡漢江。”曹仁說:“隻能堅守,不要出戰。”驍將牛金奮然進言,說:“兵臨城下而不出戰,是膽怯的表現。我軍剛敗,正應當重振銳氣。請撥與我五百精兵,我將與東吳兵決一死戰。”曹仁答應了。

吳將丁奉縱馬迎戰,兩將交鋒四五個回合,曹仁和牛金得勝回城。

公元一四六年,進入襄陽城的第三天,曹孟德封徐晃為橫野將軍,派他立刻率軍南下增援江陵的曹仁軍團,並以折衝將軍樂進守備襄陽,自己帶著賈詡、程昱、張遼等返回兗州。

與此同時,劉備和周瑜的聯軍追擊曹孟德不及,便將軍隊轉而進入南郡,並在此召開聯合軍事會議,討論赤壁大戰的善後工作。

苦心經營曆數載灰飛煙滅於一旦

劉備說:“曹仁鎮守在荊州軍事重鎮江陵,城中糧食貯存甚多,必須利用曹軍士氣未穩定前盡快攻陷,否則一旦讓曹仁在江陵安定下來,荊州便不容易光複了。”

周瑜說:“豫州對荊州較熟悉,依你的看法呢?”

想了一會兒,劉備說:“曹操在荊州地區的信譽已失,不如立刻加大壓力,讓他撤退。我派張飛的一千名部隊前往協助你,也希望你分我兩千人馬,表示我們雙方聯手的形勢。你由正麵進擊江陵,我沿著夏水進入其背後,相信在內外壓力下,曹仁定會撤退的。”

周瑜很幹脆地答應劉備的計劃。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初,周瑜率領赤壁之戰的原班人馬,與江陵外圍的丁奉、蔣欽等部隊聯合,向江陵發動攻勢。黃蓋和韓當鎮守三江口,程普率陸上部隊淩統、呂蒙等軍團為先頭部隊,周瑜自己率領赤壁之戰的主力部隊周泰和甘寧軍緊隨其後。

曹仁在城上看到東吳軍個個耀武揚威,大吼大笑,肺都氣炸了。

“我帶幾百敢死隊乘夜色襲擊東吳營寨,給他們一個下馬威,不然他們太囂張了!”牛金請求。

曹仁同意了。

東吳軍早有防備,見牛金待進入營寨,立刻將他們圍了個水泄不通。牛金左右不得脫,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了。

曹仁見狀,急忙調動侍衛隊,打算自己披掛上陣。

參謀陳矯極力阻止,說:“敵人太多了,你去沒有用,既然已經犧牲了幾百人,將軍又何苦以身赴敵營呢!”

曹仁毫不理會,披甲上馬,親率侍衛隊殺入敵營。由於太突然了,呂蒙部將看傻了眼,就像當年關羽斬顏良一樣眨眼功夫,曹仁救出牛金的敢死隊員。曹仁終於救出包括牛金在內的大部分敢死隊員。

陳矯在城上看出了一身冷汗,不禁對周圍的將士說:“曹將軍真是神仙下凡啊,難怪丞相如此器重。”

一場突襲下來,曹軍幾乎全身而退,呂蒙軍卻徒勞無功,江陵的曹軍反而因此士氣大振。

周瑜久攻不下,加上華中已進入嚴冬,軍隊補給日益困難,程普於是勸周瑜暫時放棄對江陵的包圍。周瑜歎道:“一員猛將尚且如此厲害,若不是那奇特的東南風,東吳早已為曹操吞噬了!”

甘寧則持與程普相反的意見,他說:“可以先派小部隊攻占江陵東南方另一軍事重鎮夷陵,和江陵遙相對峙,並作為攻入江陵城西方防線的基地,如此一來,便可以由東西兩麵夾擊曹仁。”

周瑜同意了甘寧的建議,由甘寧帶幾百人順利攻入夷陵,占領通往江陵西方的山路關口。

這時,曹孟德派往的增援部隊趕到了。曹仁讓徐晃接管江陵防務,自己率六千名特遣隊,由山路攻打夷陵,準備全力搶回這一山路關口。

由於曹軍占有絕對優勢,甘寧於是暗中派人向周瑜求救。周瑜滿以為曹孟德不顧江陵存亡,卻不料派出徐晃這員猛將支援,加上劉備軍在夏水流域為樂進派出的先鋒部隊阻斷,無法前來會師,使東吳兵在兵力上反而落入劣勢。

周瑜主張分兵前往夷陵,但程普堅決反對,他說:“如果徐晃知道這一情況,乘機反撲,問題就嚴重了。”

呂蒙卻說:“我建議由淩統軍團和徐晃對峙,堅守十天,我們就可解夷陵之圍。”

周瑜采納呂蒙的建議,由呂蒙作先鋒部隊,由山中捷徑直入夷陵,打算攻打曹仁後方,以解夷陵之圍。

曹仁萬沒想到,被牽製在江陵的大軍,會突然出現在他的後方,不得已倉促應戰,但到底寡不敵眾,六千特遣隊犧牲過半。曹仁隻好趁夜色掩護,由山區暗中撤退。

夷陵之戰後,周瑜士氣大振,決心徹底攻下江陵。

周瑜親自率軍包圍江陵,攻城之日,更站在前線督戰。曹仁下令以箭雨對抗,周瑜右肋中箭,傷及肺部。

曹仁聽說周瑜受傷不起,立刻率軍出城反擊,周瑜無奈,隻好忍著箭傷坐鎮大本營指揮,總都督的精神激勵了東吳將士的士氣,終於使曹仁軍隊遭到重創。

這時,劉備的軍隊終於擊敗了樂進的部隊,逐漸切斷了江陵的退路。曹仁怕大軍陷於死地,乃和徐晃商量對策。徐晃才想起丞相回兗州時交與自己的秘信,連忙拆開來看,上寫:“固守江陵,兩月之後若江陵仍在我方,我立刻舉兵第二次征討孫劉。如若不然,則棄之而退襄陽。”

於是,曹仁和徐晃迫於當時的形式也隻得放棄江陵,退回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