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謀天機草船借箭 孟德心念銅雀台(3 / 3)

闞澤也掌握了曹孟德的心理,說:“你說密信中哪些事是奸計?”

曹孟德說:“我說出來也無妨,好讓你死個明白。既說舉兵倒戈於我,怎麼不寫明日期?”

闞澤朗聲大笑,說:“虧你還說熟讀兵書,還不如及早收兵。倘若交戰,必被周瑜生擒。不學無術之輩,可惜我屈死在你手上。”

曹孟德說:“隻要你說得有理,我自然敬服。”

闞澤說:“豈不聞背著主人另投他人,不能約定期限。倘若泄露機密,則害人害己。隻能見機行事,這道理實在簡單,你卻不勘愚賢,不識真偽,不辨忠奸,實在是昏庸無能之輩。”

這一席話使得曹孟德懷疑起自己的推斷來了。他想,既然闞澤已在我手中,早殺晚殺都一樣,等把事理弄清楚之後再作定論。

於是曹孟德滿臉堆笑,從席上走下,拉著闞澤的手,很是後悔地說:“我差點枉殺了一個有識之士。你和黃老將軍能識大體,實在難得,日後破了孫權劉備,我定要加官封爵。”

闡澤若無其事地說:“闞澤不敢望丞相加官封爵,隻要不枉殺我輩,也就感恩戴德了。”

曹孟德命置酒以待闞澤。

一會兒,又有人入帳來,在曹孟德耳邊私語。

曹孟德說:“把信拿來!”

那人把信呈給曹孟德。

闡澤見曹孟德麵有喜色,心想:“一定是蔡氏兄弟密報黃蓋受刑的事,這樣,曹孟德就更相信我了。”

曹孟德回頭對闞澤說:“勞頓先生再回江東,與公覆約定倒戈之具體時日,再派人與我聯絡。”

曹孟德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他對闞澤尚懷戒心,待闞澤來不及弄清水寨戰船的布局,打發他回東關,實則是兩全其美之事,一可以試探黃蓋求降的真偽,二可免軍情泄露。

闞澤說:“我出來時間長了,恐周瑜生疑,也好,我立刻回去把曹公真誠納降之事告知黃將軍,也好早日擇機而來。”

曹孟德厚贈以金銀布帛,闞澤沒有接受,辭別曹孟德,登上輕舟,趨黑夜飄然而下。

周瑜黃蓋見闞澤安然而歸,非常高興。

闞澤說:“事已成功了大半,曹操深信不疑。”

黃蓋說:“我用輕舟逼近曹操水寨,上裝引火材料,然後實施放火,大功可成。”

闞澤說:“關鍵的問題是以什麼辦法與曹操聯係呢?”

周瑜說:“可借蔡氏兄弟之口。”

闞澤很是輕鬆地說:“我今日去訪蔡氏兄弟,讓他們把聯絡方法告知曹操。”

周瑜就依了闞澤的意見。

這天晚上,闞澤先進了甘寧營寨,蔡氏兄弟與甘寧同在一個營寨。

闞澤假裝瞅瞅四周,說:“那天公瑾無端毒打公覆,你為公覆求情,反被公瑾痛罵,我很是鳴不平。”

甘寧笑而不答。

二人正在打啞謎,蔡氏兄弟進來了。

闞澤用目光示意甘寧,甘寧會意。

甘寧歎息著說:“周公瑾自恃其能,全不把我們放在眼裏。我被他羞辱,有何麵目見人啊。”說罷,牙關緊咬,捶胸頓足。

闞澤乘機附在甘寧耳邊竊竊私語,一副同仇敵愾的樣子,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味道。

蔡和便悄悄向蔡中遞了一眼色,意思是說:這正是勸降的天賜良機。

蔡中說:“將軍為何這般氣惱?”

闞澤歎了一口氣說:“我們這些人的煩惱,你們怎能知道啊!”

蔡和說:“莫非想背叛吳主而投曹操?”

闞澤環視左右,大驚失色地說:“你,你怎麼……”

甘寧拔出劍來,說:“我們的事已被你們識破,今日我不能不殺人滅口!”

蔡和、蔡中慌忙說:“我們是曹公派來詐降的,二位若有歸降之心,我可向丞相引薦。”

闞澤說:“事已至此,我就不瞞二位了。我已將黃老將軍無端遭辱而欲棄暗投明的事告訴了丞相。看來,我們四人是拴在一根繩上的螞蚱了。”

甘寧說:“我早就不想受這窩囊氣了,好了,我們四人幹了這杯,同心同德,助丞相踏平江南。”

四人舉杯同飲。

“事不宜遲,我馬上寫信給丞相,就說‘甘將軍與我同為內應,黃蓋欲來,未得其便;但船頭插青牙旗而來者,即可納之。’”

闡澤和甘寧候著蔡氏兄弟將信寫完,封好。

曹孟德想:決定戰爭勝利的因素中,我已占盡了天時與人和,如今是初冬,西北刮勁風,正是乘風破浪直搗東吳的好機會。蔡中蔡和內應,黃蓋闞澤來降……

“天助我也!”他禁不住對著江對岸的遠山高聲呐喊。

“丞相,東吳有信來。”細作送信給曹孟德。

曹孟德一看便知道是蔡氏兄弟寫的。

他連忙拆信,上麵寫著:

“東吳中黃蓋甘寧決定投丞相,甘寧與我們兄弟二人做內應,黃將軍擇機行事,但見船頭插青牙旗而來的便是。”

曹孟德下令:“誰替我下三江口出戰?”

話音未落,有二員將領挺身而出,說:“小將雖是幽燕之人,也能泛舟江海。今天願意帶巡船二十隻,直搗三江口,奪旗鼓而還,以揚江北軍之神威。”

曹孟德一見請求出戰的人是袁紹手下舊將焦觸和張南,極不放心地說:“你們二人是長在北方,恐怕不能擔此任務,江南之兵,往來水上如浪裏白條,習練精熟,你們二位可不要拿性命當兒戲啊。”

焦觸、張南二人大聲嚷道:“如果不能,我們甘願受軍法懲處。”

曹孟德說:“戰船已經鎖住了,隻有小船。每條船可容納二十人,擔心不能接戰。”

焦觸說:“何須勞駕大船,我們隻需二十幾隻小船,我和張南各帶十來隻,今天直抵江南水寨,一定要奪旗斬將而還。”

曹孟德習慣地拍著腦袋想了一會兒,果斷地說:“好,我就撥二十隻船與你們二人,再撥精銳軍士五百人,都執長槍硬弩。明日拂曉,我率主船到下遊,以助聲威。另外,派文聘率三十隻巡邏船接應你們。”

二人領命,欣喜而退。

第二天,曹軍水寨四更起便熱鬧非凡,將士們作好出征前的一切準備。五更時分,水寨上擂鼓鳴金,這是出發的信號。大小戰船徐徐駛出水寨,小船靠前,大船居中,大船上張起一麵藍黃相雜的大旗,那便是曹軍帥旗,“曹”字在晨曦中赫然奪目,晨風吹來,帥旗呼啦飄舉,曹孟德撫劍立於大船船頭,胡須輕揚。其餘戰船上,青紅兩色交雜的牙旗也迎著西北風嘩啦啦作響,景象無比壯觀。

一種情愫湧上曹孟德的心中,化為一代詩人的靈感,曹孟德放聲歌詠:

大風起兮雲飛揚,雲飛揚兮起江上。猛士胸懷攬大江,攬大江兮慰四方。

歌詠中,大小戰船浩浩蕩蕩往江南進發。一時間,江水似停止了流動,朝霧也被劈開。

南岸昨夜已聽到北方水寨鼓聲喧震,遠遠望去,隻見大小戰船在遊龍似的穿梭,知道是曹軍在調練水軍,便報知周瑜。周瑜登上南岸小山頂觀看,曹軍已經停止了調練,周瑜感到納悶。這日大早,周瑜還在睡夢之中,聽人急急到帳下稟報,說有小船衝波而來。周瑜連忙披衣而起,坐於帳中。

“誰敢去攔截曹軍飛舟?”周瑜環顧左右。

韓當、周泰二人齊出。說:“我們二人願做先鋒破敵!”

周瑜點頭,又傳令各寨嚴加守禦,不可擅自行動。

韓當、周泰二人各自帶領五隻哨船,從水寨左右兩側駛向江中,濺起兩行洶湧的浪花。

焦觸、張南二人憑一勇之氣,飛棹小船直奔東吳水寨。韓當手執長槍,獨立船頭。焦觸戰船先到,便命令軍士用亂箭射韓當,韓當用盾牌遮隔。焦觸也用長槍與韓當交鋒,隻一個來回,便被韓當紮了個穿心透。張南隨後大叫著趕來,周泰的船也迎上來,兩邊軍士各用箭亂射。周泰一手挽著盾牌,一手提刀。兩船隻相隔七八尺,周泰飛身一躍,穩穩立於張南船頭;手起刀落,張南人頭便如南瓜滾落水中,周泰趁勢亂殺駕船軍士。曹軍其餘船隻急忙調頭北向,韓當、周泰催船追趕,到江心,恰與文聘的戰船相遇,兩邊就擺開架式廝殺開來。

此時,周瑜帶著眾將領立在山頂觀戰,遠遠望去,隻見江北水麵艨衝鬥艦排列江上,很是嚴整壯觀。回頭看文聘與韓當、周泰正在廝殺,韓當、周泰左右夾擊,文聘勇鬥一番之後調頭北向,韓周二人催船急趕……。諸將急忙扶起,周瑜已不省人事,被眾將救回帳中。

眾將便成了無頭之鳥,說:“這下怎麼得了,萬一曹軍得知都督突然病倒,趁勢殺奔下來,我們如何抵擋?”連忙差人稟報吳侯,一麵求醫調治。

魯肅見周瑜臥病,心中委實不安,來見孔明。孔明說:“好端端的公瑾,怎麼突然之間病重如此。”魯肅哭道:“這難是天要亡東吳!”孔明說:“子敬不必傷感,我能療救公瑾。”魯肅化悲為喜,說:“倘能醫好公瑾病,東吳有望啊。”

魯肅先入帳見周瑜。周瑜說:“心腹攪痛,頭暈目眩。”魯肅問:“可曾服藥!”周瑜說:“心中直想嘔,藥不能下咽。”魯肅說:“都督放心,我剛才去看望孔明,孔明說他能為你療治。他正在帳下,請他入帳,可以嗎?”周瑜點頭。

周瑜讓左右的人扶起,坐在床上,隻見臉色蒼白,氣喘不定。

孔明入帳,說:“幾天不見都督,怎麼病成這般模樣?”

周瑜有氣無力地說:“人有旦夕禍福,豈能自保?”

孔明笑著說:“天有不測風雨,人又豈能預料!”

周瑜聽了之後,臉色更白了,又不斷地呻吟起來。

孔明問:“都督心中是不是感覺很煩悶呀?”

周瑜答:“正是。”

孔明說:“看來隻有以涼藥來解。”

周瑜答:“已服了涼藥,卻全無效果。”

孔明說:“必須先理順鬱積之氣,肺氣順暢,你的病不需藥物即可自愈。”

周瑜問:“要理順鬱積之氣,該服何種藥物呢?”

孔明說:“拿筆墨紙硯來!”

孔明讓左右的人退下,在紙上寫下了十六個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寫完之後遞與周瑜,說:“這就是都督的病源。”

周瑜見了大驚,心想:“孔明的確有過人的智慧,我且待解了東吳之危,再設法對付,眼下不得不借助他的奇謀了。”就說:“先生已知我病源,將用什麼藥來療治呢?燃眉之急,萬請先生賜教。”這是周瑜在孔明麵前第一次說的謙遜的話。

孔明說:“我才疏學淺,隻是曾遇上一個仙人,自稱是薑尚第二十八代傳人傳授奇門遁甲天書,可以呼風喚雨。都督若要東南風,可在南屏山上建一樓台,名叫七星壇,壇高九尺,共三層,需一百二十人,手執旗幡圍繞。我在台上作法,供三日三夜東南大風,幫助都督用兵,怎麼樣?”

周瑜說:“不要說三日三夜,隻一夜大風,即可殺敗曹操,隻是事情緊迫,不能再延緩了。”

孔明說:“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風,到二十二日丙寅風息,如何?”

周瑜聽罷,精神立馬振作起來,病已全無。眾人見都督一夜之間麵色紅潤如初,以為天方夜譚,均說都督這種人有神仙庇佑。

南屏山上好不熱鬧。

孔明正在山上指揮築壇。

孔明於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齋戒,身披道衣,赤足散發,來到壇前,吩咐魯肅說:“子敬盡管去協助都督調兵,這裏由我安排。”

曹孟德那日與周瑜開戰,損了兩員戰將,他並不感到有絲毫氣餒,比往常更加平靜。這兩員戰將求勝心切,遇上韓當、周泰二位虎將,哪有不敗之理。

忽有細作來報:孔明在南屏山上築壇,壇高九尺雲雲,曹孟德笑著說:“周瑜、孔明已黔驢技容,那是裝神弄鬼擾亂軍心。”

賈詡說:“這孔明智慧過人,我們應當提防為是。”

程昱也說:“那日帥旗平白無故飄落江中,這恐怕是一種不祥的征兆。”

曹孟德正色道:“大勢所趨,旁門左道怎能奈何於我。孔明有祭壇,我有銅雀台,我與大喬、小喬於銅雀台上歡娛之日已為時不遠了。”言罷拈須大笑。

釘;船內裝滿了蘆葦幹柴,灌上了魚油,上麵鋪著硫磺、焰硝之類的引火藥物,各用青布油單遮蓋;船頭上插上了青龍牙旗,船尾拴上了易於奔跑的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