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直搗黑山賢才附 全力以赴討董卓(2 / 3)

荀彧說:“凡事都有個極限,董卓如此暴虐,顯然已到了極點,再發展,必無好下場,況且,董卓其人,若遇事,他是無能為力的。”

“可是還有個袁紹……”曹操又急著問。

荀彧笑道:“且不說袁紹才能有限,首先公孫瓚就不會放過他。”

曹操點了點頭,他已經知道,公孫瓚因受袁紹之騙,正恨著袁紹。

曹操聽了荀彧的話後,回憶著公孫瓚與袁紹的仇恨淵源。原來幽州牧劉虞的兒子劉和在宮中做了侍中,跟漢獻帝到了長安,其時,十一歲的獻帝覺得董卓不該把他弄到這兒來,便偷偷地跟劉和商量,要他逃出去,到他父親劉虞那兒,叫他快點發兵來接他回舊都洛陽。

劉和遵獻帝之囑,逃出武關,路過南陽,見了袁術,並把獻帝的心思告訴了他。袁術認為是個機會,便將劉和扣下作為抵押,要求劉和之父劉虞發兵幫他去打長安。劉虞接到兒子的信,不得已發兵幫袁術。而公孫瓚得此消息,認為袁術不懷好意,勸劉虞別去上當。劉虞自然不會聽,公孫瓚又怕袁術知他曾阻止劉虞發兵,也許會因此而怪他,便耍了個花招,派他的叔伯兄弟公孫越帶一千多騎兵也去幫助袁術,暗地裏勸袁術繼續把劉和扣下,讓他去跟劉虞作對,以使自己從中得利。

但是,被軟禁的劉和卻瞅空子逃走了,逃至冀州地界,又被袁紹拿住。袁紹因為袁術反對他立劉虞為帝,早就對他不滿意了。眼下拿住劉和,更加怪袁術自作主張聯絡劉虞,沒把他放在眼裏。他想起袁術立長沙太守孫堅為豫州刺史,就故意立他的部將周昂為豫州刺史去和孫堅搶地盤。周昂發兵打孫堅就等於袁紹打袁術。袁術就叫公孫瓚之弟公孫越率北方騎兵去助孫堅打周昂。周昂戰敗,落荒而逃,而公孫越卻在追擊中被亂箭射死。

袁術把公孫越的靈柩運送給公孫瓚,並寫了一封信,推說公孫越是被袁紹的人射死的,慫恿他就近攻擊袁紹。袁術在信中還申明,袁紹本是他父親的一個丫頭所生,算不得正宗袁家人。這樣一來,袁紹和袁術之間的仇恨就愈結愈深了。而公孫瓚見了他兄弟的靈柩,並讀了袁術的信,頓時又氣又恨,吼道:“袁紹靠我而得冀州,不思圖報,反害我弟。不報此仇,恥為大丈夫也!”公孫瓚就是為了報此仇,才將軍隊駐紮在盤河邊的。

曹操這樣一回味,當然就很欣慰了。確如荀彧所說,袁紹再強,公孫瓚這一關他就過不了……

隨著天氣轉暖和,對峙北方的袁紹及公孫瓚也各自展開了軍事行為。

早在公孫瓚駐屯盤河之初,就公開宣布了袁紹的五大罪狀。當時五大罪狀一宣布,對袁紹打擊不小,一是大大揭了他的老底和種種陰謀,丟了他的麵子;二是由此博得了許多人的支持。袁紹為此十分惱火,心中想著一定要狠狠對付一下公孫瓚。

緊接著,公孫瓚的大軍從盤河出發,正碰上袁紹的軍隊。兩軍一交戰,袁紹的軍隊因為人數少,很快敗了下去。公孫瓚騎著白馬,帶著幾十個騎兵,親自去追趕。袁紹且戰且退,將公孫瓚引到了很遠的地方,使他和自己的大軍相脫離。正在這時,袁紹的大軍文醜殺出,把公孫瓚攔住,二人殺得難分難解。但公孫瓚終非文醜的對手,打了一陣,就想退回去,可是後路已給文醜的兵馬截住,無法退走。公孫瓚手下的將士保護著他殺出重圍,文醜夾馬飛來,一槍一個,連著戳死了幾個騎兵。公孫瓚一看不行,慌忙往山穀裏逃去。文醜一馬當先,眼看就快追上了,公孫瓚一下了轉過山坡去了,文醜也轉過山坡在公孫瓚後麵大聲嚷著,叫他投降。公孫瓚正要轉過第二個山坡的時候,不料山路滑溜,馬失前蹄,公孫瓚翻身落馬,掉在坡下。幸好部將嚴綱率軍趕來,才力抗文醜,將公孫瓚救了。

公孫瓚雖然這次沒有戰勝,但是罪狀的公布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劉備和趙雲紛紛前往去營救了。在劉備的協助下,占領了一些郡縣。雖然吃了這一次虧,但他的部隊畢竟未受創挫,再加上公布袁紹罪狀後,各地紛紛響應,劉備率部去幫他,趙雲也去投他,翼州附近的縣城都向他投誠。

“圖_中_不_figure_0000_0001_em”

“圖說”趙雲“/圖說”

就是在公孫瓚奪得了一些城邑,繼續向翼州推進的情勢下,才急得袁紹隻好吩咐將士守住要道,不要跟公孫瓚交戰。此時,他又怕公孫瓚約同袁術對他形成南北夾擊,才特地打發使者到荊州請荊州刺史劉表進攻南陽,以牽製袁術的。

而袁術為了保住南陽地盤,也去信請孫堅進攻荊州,牽製劉表。這才發生了孫堅中計,死於亂箭之中的悲劇。

劉表打敗了袁術的同盟軍孫堅這一頭,就等於袁紹打了一個勝仗。袁紹仗著劉表牽製著袁術,不必再擔心袁術去幫助公孫瓚了。因此,當天氣轉暖,袁紹和公孫瓚各自正式展開軍事行動的時候,袁紹就一門心思,親自率領軍隊去對付公孫瓚了。軍隊到了河北省威縣北麵的界橋以南二十裏,就跟公孫瓚的軍隊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