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董卓得力平步升 覬覦之心暗中藏(2 / 3)

董卓自認為有了力量,就對謀士李儒說:“我想廢去少帝,而先擁立陳留王,以後再看情況而定其他,你看如何?”

李儒說:“這想法不錯,但是,百官態度難一。袁隗、王允他們,可能顧全大局,不會說什麼,更不會出麵反對。可是盧植、丁原就不一定肯依了。盧植現在不過一個光杆司令,沒有什麼可怕的,隻是丁原,他不僅任了執金吾,更可怕的是他手下有一個部將厲害得很,我們不能不多留點神。”

董卓驚問道:“那部將是誰啊?”

李儒說:“就是那個拿著方天畫戟,老站在丁原旁邊的那個呂布哇。”

丁原字建陽,曾任並州刺史。靈帝駕崩後,他以武猛都尉統領有司隸區幾個重要軍團,也成為清流派對抗親董重軍團的主力,董卓的部隊進入洛陽後,司徒王允立刻任命丁原為執金吾,想用他來對抗董卓日益膨脹的力量。

丁原是個標準的軍中漢子,他的脾氣暴躁、正直、熱情,卻缺乏應變能力。他公開反對董卓,卻缺乏有效的對策及方法。董卓起初並不把他放在眼裏,隻不過後來鑒於丁原的個人意氣重,便暫不理他而已。現在聽李儒說,丁原身邊還有一個呂布,丁原進進出出都帶著他,心中就不能不有所顧忌了。

這時,另一個謀士李肅說:“呂布?他啊,我知道,你們不用擔心。”

董卓立刻看著李肅,問怎麼回事。

李肅很有把握地說:“我知道這個呂布。他表字奉先,五原人,跟我是同鄉。呂布這個人,八個字就足以概括:‘有勇無謀,見利忘義’。隻要多送些禮物,憑我這一張嘴,準能把他拉過來。”

董卓頓時高興起來,說:“隻要能叫他歸順我,花什麼都行。你就快快去辦。”

送給呂布的禮物他果然大喜,特別是那兩個美女和赤兔馬,使呂布感激不盡,便對同鄉李肅道:“董將軍這樣待我,我不知道怎樣答謝的好。我呂布也是一個知情報恩的人,他需要我幹什麼,我就赴湯蹈火也為他辦到。”

李肅就提出,董卓十分看重他,希望呂布及時去投奔董卓。要呂布殺了丁原。

呂布聽了李肅的話,就決定投奔董卓了。沒幾天,呂布趁著丁原沒提防的時候,就把他暗殺了,提著人頭來投奔董卓。董卓大喜,立刻大擺酒宴,接待呂布,當麵拜他為騎都尉。呂布萬分感激,情願做董卓的幹兒子。董卓更加高興,又送給呂布不少金銀財帛。從此,董卓的力量就更大了。

在掌握絕對優勢以後,董卓便著手重組新政府的工作。首先,他以連月旱象為由,罷免司空劉弘,由自己擔任司空,掌握朝政的監督權。接著,董卓又采行曹操早年建議,平反陳蕃、竇武及黨人的冤獄,回複其子孫官爵,並歸還其財產。

在這個基礎上,董卓的首席謀臣李儒,便建議董卓早定廢主之計。

董卓便先邀請司隸校尉袁紹來商議大事。董卓很是客氣,說道:“皇帝是天下的主人,應當挑個賢明的才好。而靈帝那麼昏庸無能,一想起來就叫人生氣。我看陳留王比少帝強多了,我打算立他為帝,你看如何?”

袁紹一想,董卓真要廢去少帝了,叫我怎麼說呢?便一時無語。

董卓見袁紹沒開腔,又接著說:“其實,劉氏種已經傳不下去了,不過現在還是立劉協吧,你看好不好?”

袁紹這才回答道:“漢朝有天下,已經四百多年了,現在少帝剛即位,年紀輕,天下人沒聽到過他有什麼不好。你要是廢了嫡子,立個庶子,這是違反製度的,我怕天下人不能心服。還是請你三思而行。”

董卓沒料到袁紹會唱反調,不由得火起,怒道;“天下大權在我手裏,我要怎麼著就怎麼著,誰敢反對?”為了加重語氣,他拔出寶劍來,又說:“你看,董卓的刀不夠快嗎?”

袁紹又頂他一句,說:“天下強大的人難道隻有你董公一個嗎?”他一麵說著,一麵摸著刀向董卓作個揖,出去了。

董卓並不因袁紹反對而中止廢立之事,又在三公會議室設宴款待公卿大臣及軍政首長,事前更派遣呂布布防京師警衛部隊兩千餘名於三公府附近,儼然擺下鴻門宴。

當天,司徒王允、太傅袁隗率領百官皆到。

酒過三巡後,董卓按劍舉酒致意,並宣布道:“天下之主,宜得賢明,今皇上懦弱無能,更少智慧,長此日久,何以奉宗廟?吾將依伊尹、霍光故事,廢帝立陳留王。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大臣一聽,驚愕了,大家都已知三公府已布滿董卓軍隊,惶恐不敢對付。

這時,群臣們已經知道,袁紹為此事和董卓頂撞之後,已在侍衛隊保護下即日出城,將司隸校尉印係於上東門城上,率領直隸禁衛軍團,奔往原根據地冀州尋求保護。其弟袁術得消息後,也連夜率領本部,返回了故鄉壽春,司隸軍區部隊及其原來勤王的外藩軍團,當天之中便離去了一大半。

連袁氏兄弟都不敢抗衡,唯有躲避,群臣還敢說什麼?一個個皆閉口不言。

董卓更舉劍大聲表示:“吾意已決,有敢表示反對者,以軍法繩之。”

這時,那位生得高大雄偉的盧植站了起來,再度扯起大嗓門說:“古時候,太甲剛即位時做事便糊裏糊塗的。昌邑王罪過千餘條,才有所謂廢立之事。當今皇上年紀尚輕,並無失德之事,是不能引用太甲及昌邑王的故事的。”

董卓聽了大怒,拔出劍來要斬盧植。侍中蔡邕忙把董卓攔住,勸他別這樣過激,要能容得人才行。董卓對蔡邕頗為喜歡,就收了劍,宣布暫緩處罪,但是將他革了職,看管起來。考慮到盧植的聲望。

董卓便放了盧植,但令他從即日起退隱,從此不得再過問天下大事。盧植被放出後,還怕董卓派人暗殺他,就急急忙忙地繞道逃到本鄉,從此不再出頭露麵。

去了盧植,反對的勢力幾乎完全排除。董卓便將廢立皇帝的議案寫下來,派人去交給太傅袁隗,向他征求意見。袁隗也隻得提送群臣議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