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起義兵結黨 反武氏政權(3 / 3)

“是!”徐敬猷在堂上亮了一個相,朝眾人點點頭,闊步走到武官行列中。

接著又任命了一些官吏,還當堂將一個反對者斬首了。望著血淋淋滾到地上的人頭,堂上的大小官員嚇得一愣一愣的,都噤若寒蟬。薛仲璋望著地上的死屍,焦急地對徐敬業說:“李(徐)大人,你怎麼把他殺了?沒有他簽字,我們一個兵也調不出來。”

“殺一儆百!不殺不足以鎮人心!”徐敬業眼冒凶光。

徐敬業當即又擬一道命令,蓋上剛剛獲得的長史大印,命令早已策反過的士曹參軍李宗臣速去揚州府庫,取出盔甲和武器,然後趕往揚州監獄,立斬原長史陳敬之,並放出囚犯,把他們和工匠一起武裝起來,火速組織一支新軍。一切都按原計劃順利地進行著。徐敬猷事先在揚州城裏交結的幾十個社會閑人也如約而至。敬猷命令他們換上衙役穿的皂服,並發給刀槍武器。當即把這些人分成四個小隊,每隊皆安排自己的家將任隊正。其中第一隊接管都督府的前後門崗,沒有敬業敬猷簽發的通行證,任何人不準出入都督府半步;第二隊充當都督大堂站堂的衙役,並負責保衛徐敬業、薛仲璋的安全,第三隊專司看押彙集在都督府內的大小官吏,第四隊負責都督府內的武裝巡邏,兼作機動分隊。做完這一切,徐敬猷又跑回大堂上,對徐敬業耳語了一番。徐敬業聽了,點點頭,指示說:“第一,你立即把都督府的警衛工作交由韋超負責。第二,你立即趕到揚州監獄,看看李宗臣把人組織得怎麼樣了。第三,你立即分派他們接管揚州城的四座城門。第四,你立即派人火速把魏軍師接到都督府。”敬猷帶著哥哥敬業的四個“立即”,翻身上馬,領著從人疾駛而去。可剛到都督府前的街口,就見魏思溫騎著一頭大黑驢帶著一個從人匆匆趕來。

“正好,俺哥叫你,你快去吧,都在都督府大堂上,我領人去接管四個城門。”敬猷勒住馬招呼說。

“知道了。”魏思溫說了一句,也驢不停蹄地奔向都督府。

魏思溫趕到都督府,寫了一份共約討伐武後的盟書。徐敬業拿著盟書對這些軟禁在大堂內的大小官員攤牌說:“明告訴你們吧,太子雍王右衛大將軍李賢根本沒死於丘神勣之手,而是流落於揚州,現正住在本城的一個秘密住處。自高宗大帝死後,武太後更加肆無忌憚,改年號、易官名、變旗色、立武氏宗廟、建武家軍,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眼見先輩們辛辛苦苦打下的李唐江山就要落入她武氏之手。麵對這一嚴峻形勢,雍王賢命我以揚州為基地,帶領大家舉義兵,討伐武後、匡複廬陵王。我們是正義之師,師出有名,振臂一呼,必四方響應。雍王和我估計不出三年兩載,我義軍必將鏟除武氏,恢複李唐江山。功成之日,在座的各位都是複國的功臣,人相封將,指日可待。現在請各位在盟書上簽名。”

“現在請各位在盟書上簽名!”見這些人遲疑著不動,徐敬業又高聲命令道。

“我先簽。”薛仲璋過來簽上自己的大名,然後又動員大家說:“武太後在京都中很不得人心,文臣武將皆有反心,本禦史早就想扯義旗造反了。女人當皇帝,這不是笑話嗎?寧不見漢朝呂氏之敗乎?”

費了半天口舌,還是沒有人動,徐敬業氣得一拍書案:“你們到底簽還是不簽?”

“明公息怒。”魏思溫過來勸解說,“這麼大的事,大家考慮考慮再簽是正常的。”

“不!”徐敬業製止說:“我料這些人當中,必有武太後的死黨,必不願簽名,等最後剩下他們時,一並斬首!”經徐敬業這一嚇唬,眾人又望一下堂下血淋淋的屍身,都不禁頭皮發麻,隻得磨磨蹭蹭地偎上來,一個挨一個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簽完後,徐敬業滿意地把盟書疊起來,又用手彈彈,對大家說:“這下好了,一簽上字,以後要有難同當,有福同享。”

“國公,能不能讓我們見見雍王賢?”一個官員怯生生地問。

“沒問題。現在先收編揚州都督府所屬的兵馬,建立匡複府,等這些事完成後,雍王賢自然會出來會見大家,給我們送行。”徐敬業很有把握地答應著。

都在盟書上簽了字,調動軍隊的事就好辦了。立即有人獻出特殊情況下調動軍隊的口令。徐敬業接著派出敬猷和韋超等人分別去控製和傳令揚州各地駐軍,立即連夜開拔到揚州城外會合。與此同時,按預定計劃,徐敬業下令設立三府:一日匡複府,意取襄助中宗複位之意;二日英國公府,這是表示自己的尊貴所在;三日揚州大都督府,這是為了調兵遣將的便利。至於年號則使用李顯退位前的年號,即嗣聖元年。

徐敬業對於這樣任免當仁不讓,自命為匡複府上將同時還自詡為揚州大都督,唐之奇和杜求仁分別擔任了左、右長史;李宗臣、薛仲璋擔任左、右司馬。至於軍師的職位,當然由足智多謀的魏思溫擔當。駱賓王擔任了記事參軍,具體負責機要文件和文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