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起義兵結黨 反武氏政權(1 / 3)

幾個人在船艙內重新擺好酒席,坐定之後便開始喝酒議事。魏思溫先斟了一杯酒,雙手遞給杜求仁,然後便說明了今日相聚的意圖。他告訴眾人,明公今日特意安排,就是想讓大家一起商量高宗駕崩之後,武氏的所作所為。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新皇被廢,立改年號,易官名、變旗色,大肆擁立武氏宗廟、提攜武氏子侄,因此武後的心思可謂是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因此將大家召集到一起,就是想聯絡各方的仁人誌士,將揚州作為基地,希望能夠舉兵討伐武太後,保衛大唐的江山。

杜求仁等人一起把目光投向英國公徐敬業。徐敬業沉穩地點點頭,又大手一揮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天下李唐忠臣、仁人誌士都久有反武之心。我等現在醞釀起兵,可謂上應天命,下得人心。隻要大家同心協德,相信多則一年、少則半載,定把那欺主的‘呂後’趕出朝綱。我等首倡起義之人,也落個封妻蔭子。也不枉大丈夫來此世上走一遭!”

“對,廬陵王當扶則扶,不行,咱就自己當皇帝,江山還不都是人打下來的。”

“敬猷不得胡說。”徐敬業嗬斥弟弟一下,然後又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們必須以匡複廬陵王,扶持唐皇家為主要宗旨,這樣才能勢如破竹,盡快取得天下!”

聽了徐敬業等人的一番描述,一番鼓動,眾人的血更加沸騰起來了。但唐之奇比較冷靜,問徐敬業:“明公,光說不行,我們得手裏有兵,可這兵從哪裏來?這幾個人,沒有一個在軍中任職的。”

徐敬業微微笑了笑,不作回答,隻是把目光投向魏思溫。魏思溫打開折扇扇了幾扇,方合扇徐徐說道:“想募得十萬、八萬大軍有何難哉?思溫已和明公定下一條妙計,可使這揚州大都督府的十萬大軍招之即來。”

“魏公妙計安出,說來聽聽。”眾人一起湊上來問。

又輪到魏思溫不說話了,他同樣把目光投向了徐敬業,徐敬業麵如秋水,嚴肅地看著大家說:“起兵舉義乃千秋功業,天大的大事,是押上身家性命的大事,不是說著玩的,各位若同意起兵,須歃血為盟,方可共謀募兵事宜。”

徐敬業目光炯炯地掃視著眾人,其弟徐敬猷率先舉手表態說:“我堅決跟著大哥走,大哥連英國公的爵位都不在乎,我還在乎什麼?”唐之奇捅了捅身邊的杜求仁,用眼神問他,杜求仁瞅了瞅徐敬業眼神中的殺氣,覺得躲是躲不了了,遂一口幹了杯中酒,慨然地說:“我杜求仁跟定明公了。明公指到哪我打到哪,即使死了也不過碗口大的疤痢。”“算我一個。”唐之奇也舉手表態說。隻剩下大詩人駱賓王沒說話了,眾人一起把目光投向他。徐敬業眼盯著他問:“駱公,你打算怎麼辦?”駱賓王眼望艙外,長歎了一口氣說:“事到如今,我也隻有跟著諸位走了。”“好!”徐敬業一拳擂在小飯桌上,盤子碗被震得亂跳。“……來!咱們歃血為盟!”喝完酒,魏思溫幾人分析:

一、武氏如呂後,其倒行逆施,不得人心,由來已久。我等振臂一呼,必四方響應。且我等師出有名,占盡天時,若裏應外合,取武氏之首,實不為難事。

二、揚州乃東南第一重鎮,乃南北運河與長江航道的交彙地,乃天下漕運所在,又是著名的工商業都會,也是東南的政治、軍事重鎮。古人雲:“淮海雄三楚,淮揚冠九州。”其地理位置之重要可見一斑。若在此地興兵發難,自然占盡地利,自然能震動大江南北。進則直逼洛陽,一舉平定中原。退則可分江而治,據守江東,或來個“南北朝”。

三、明公敬業乃宿將徐茂公之孫。茂公在世時,門生眾多,手下帶出的戰將如雲,故交舊朋如雨。這些人感茂公之德,必不與其孫敬業為敵。且敬業秉祖父之遺風,足智多謀,勇敢善戰,破武氏之偽軍實不為難事,可謂占盡人和。

一通商討後,群情激動,眾人紛紛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統兵殺到洛陽去。徐敬業走出船艙,叉腰挺立船頭,嚴肅地看著遠方,眾人皆跟著走出船艙,極目遠眺……

京都洛陽。裴炎的外甥、監察禦史薛仲璋剛下朝回到家,就接到了魏思溫派來的下屬韋超送來的密信,邀請他帶著夫人和孩子共同前往揚州。

看了信以後,薛仲璋馬上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魏思溫原來在京為禦史時,兩個人既是朋友,又是同事,整日相處甚契,無話不談。那時密謀的事如今一下子就要去做了,薛仲璋心裏不禁有些激動。他手拿書信又細細地看了一遍,然後在書房裏不停地走著,是做還是不做?不做似乎不行了,這首義的計劃醞釀已久,事發後你也難逃幹係。且自己感高宗大帝舊恩,理應挺身而出,為李唐皇室鋤奸。做了,就義無反顧,一旦邁出這一步,就覆水難收了。薛仲璋獨自在書房裏將近待了一夜,也沒有合眼,及至天明,他長歎了一口氣,才一咬牙,下定了決心。

第二天上午,薛仲璋去了中書令裴炎那裏,裴炎是他的娘舅,跟他談了一下自己想去揚州出差視察的想法。裴炎也比較讚成,點頭答應了,還囑咐了一番。

薛仲璋一家人,連同送信的韋超,專門買了一輛馬車。於第二天一早,出了洛陽,馬不停蹄地向揚州進發。到了揚州,薛仲璋也不先去都督府,而是由韋超領著,先去徐敬業的秘密住所,會見了正在那裏焦急等待的徐敬業、魏思溫等人。住了一宿,經過一番密謀後,薛仲璋留下妻小在徐敬業處,自己和兩個仆人換上了官服,乘車來到了揚州都督府衙門。進了都督府,薛仲璋也不歇息,也不準眾官員的吃請,而是開始馬不停蹄地工作。他首先一一單獨召見了都督府的大小官員,詳細詢問了他們的個人情況和工作情況,然後又集體召見了衙役甲士等軍事人員,一天之內,竟也讓整個都督府的人,都認識了他薛仲璋,看見了監察禦史的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