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太子李賢被廢為庶人後,李治的病似乎越來越重了。他躺在床上,除了呻吟外,就是催促太醫局速想辦法。其實太醫局的禦醫們也沒閑著,太醫局也比任何時候都忙。大門口一天到晚,人來車往。有貢獻偏方的,有拍著胸脯要求親手給皇上治病的,有說能給皇上驅魔的。太醫局的皇帝醫療班子也一天到晚地商量可行醫方。還要根據武後的指示,把皇上病情的發展及相應的治療方案,每天上報給武後。這天,武後來見李治。李治正躺在床上呻吟,見武後來了,他呻吟得更厲害了。“皇上,”武後坐在床邊,輕輕地拍打著李治說:“近日大理國派流星快馬送來一種處方,您不妨試試。”
“什麼處方?是不是‘婆羅門藥’?”李治撐起身子問。
“差不多吧,聞著味覺得嗆鼻子。”
“不行,不行。朕十幾年前就服過這種藥,既難吃又沒有療效,還燒得朕胃疼。”
“那……”武後歎了一口氣,摸著李治的手,似乎在自言自語,“難道真要服那‘金石之藥’?”“什麼‘金石之藥’?”高宗問。“‘餌’藥唄。當年先帝太宗服的那種,如今雖經太醫進行改良,但此藥太烈,我還是不敢讓他們給你服。”“沒事,服!朕這多少年的老毛病,不施重藥,就拿不下它。”李治急著說。禦醫久治不愈,土方、偏方試過一遍,全無療效,李治決定冒險使用餌藥。由於事關重大,武後召見大臣,討論此事。在皇上服藥前,武後把太子和裴炎從長安召回,任命裴炎為侍中,崔知溫、薛元超為中書令,並勉強接受薛元超循例請令太子監國的建議。服藥這天,武後、太子和幾個宰相全都守候在皇上的床前,盼望著奇跡發生,同時心理上也預備著以防不測。李治把丹藥吃下去之後,長出了一口氣,倚在枕頭上,靜靜地等候著。好半天什麼反應都沒有,李治要求再吃兩粒。侍在旁邊的裴炎磕頭勸道:“皇上,此金石之藥不宜多服,也不宜久服,服多了必然中毒,臣懇請皇上過兩天再說,若有療效,即可加服,若無半點療效,即說明此藥無用。”“裴愛卿言之有理,皇上還是等等,看看效果再說吧。”武後也跟著勸道。李治忍住勁等了五六天,見身體全無動靜,病情依然,不禁灰心喪氣,對侍病的幾個大臣說:“朕才剛剛到天命之年,此時若告別眾卿,心猶不甘。朕雖不求活個百年、千年,但若再活二十年、三十年的,朕就滿足了。”
“修短自有天命。皇上盡可安心養病,依照常規服藥。有病在身,急也沒有用,徒增負擔。”裴炎說道。
“裴愛卿言之有理,皇上還是寬心養病為好。我和朝臣們也都為皇上的病,急得天天吃不下飯,睡不好覺,也都在到處尋找辦法。盼望皇上能早日康複。”武後勸道。
“可朕這病一天重似一天,卻不見你們拿出什麼好辦法。”李治說。
“皇上,”薛元超上前奏道:“不妨上高山封禪,以祈求天神保佑皇上身體康複,長命百歲。”
“封禪?”武後不高興地看著薛元超,說,“泰山已封過,還上哪封禪?”
“天皇,天後,”薛元超分別作了兩個揖,說:“山有五嶽,乃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和中嶽嵩山,此五大名山,均可封禪。除泰山之外,皇上還可去華、衡、恒、嵩封禪,以祈告上天,保佑皇上。”
“天皇病成這樣,還能遍拜四嶽?”武後生氣地說。
“行,行。”李治掙紮著從床上坐起來說,“隻要能治好朕的病,多高的山,多遠的路朕也不在乎。就照薛愛卿所奏,朕要去四嶽封禪。”
“皇上,山高路遠,旅途勞頓,您的身體怕吃不消,如果要封禪,可遣特使去代為封禪,效果也是一樣的。”武後好心地勸道。
“不行,別人代封,顯得朕心不誠。朕雖不能一下子封完四嶽,但可一年去一個山,四年也就封完了。”
“皇上!”裴炎上前,欲行勸諫。
“你們都不要說了,就這樣定了。朕願以畢生之餘力遍拜四嶽,上告於天神,朕當皇帝幾十年,還是上對得起天,下對得起庶民的。朕也不相信天神不保佑朕長命百歲。”
事關皇上的身體安康,武後也不好再說什麼,她和幾個宰相交換了一下眼神,見幾位宰相點點頭,武後奏道:“皇上既然發此誓願,就先從近處的嵩嶽封禪吧。我先著人去嵩山建設封禪台和行官,等一切準備妥當了再行封禪。”
李治同意了建行宮的想法,命令旁邊等候的大臣們一定要盡快建成,而且起出的名字要顯示出他對天神的崇敬。旁邊一直不言的崔知溫終於得到了說話的機會,他告訴李治,關於嵩嶽行宮的名字,武後已經想好了,名為“奉天宮”,取奉天承運的意思,正好符合封禪的思想。李治覺得這個名字也合乎自己的心意,便點頭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