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幽弟殺子(1 / 3)

後金統治集團內部的殘酷政治鬥爭,不會因努爾哈赤率領眾子侄對神設誓而消失。同樣,“懷禮義之心”的諸王貝勒,對於凱覦汗位者,必不能“化導其愚頑”。有汗位,就有激烈的爭奪;有爭奪,就有酷虐的鬥爭。這種為爭奪皇位而骨肉相殘的宮廷鬥爭史,後來一再重演。

努爾哈赤為加強汗權,同其胞弟舒爾齊發生了權力與財富之爭。

早在努爾哈赤起兵之初,舒爾哈齊處於其副手的地位。在明官書中,往往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並稱。舒爾哈齊曾以建州衛都督等身份,多次進京“朝貢”,如:

萬曆二十三年(1595)八月,“建州等衛女直夷人速兒哈赤等赴京朝貢,命如例宴賞”(《明神宗實錄》內閣文庫本,第23卷)。

萬曆二十五年(1597)七月,“建州等衛夷人都督都指揮速兒哈赤等一百員名、納木章等一百員名,俱赴京〔朝〕貢,賜賞如例”(《明神宗實錄》第312卷)。

萬曆三十四年(1606)十二月,“建州衛都督都指揮速兒哈赤等入貢”(談遷:《國榷》第80卷)。

萬曆三十六年(1608)十二月,“頒給建州右等衛女直夷人速兒哈赤等一百四十名,貢賞如例”(《明神宗實錄》第453卷)。

舒爾哈齊多次進京“朝貢”,這在他兄弟五人中,除其長兄努爾哈赤外是僅見的。

另從朝鮮史籍中,也能反映出舒爾哈齊的顯貴地位。如申忠一到費阿拉所繪建州首領住家圖錄僅二幅,即《木柵內奴酋家圖》和《外城內小酋家圖》。他所見舒兒哈齊“體胖壯大,麵白而方,耳穿銀環,服色與其兄一樣”(申忠一:《建州紀程圖記》圖版17)。比申忠一先一月到費阿拉的朝鮮通事河世國,分別受到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的接見與宴賞:

老乙可赤常時所住之家,麾下四千餘名,佩劍衛立,而設坐交椅。唐官家丁先為請入拜辭而罷,然後世國亦為請入,揖禮而出。小乙可赤處一樣行禮矣。老乙可赤屠牛設宴,小乙可赤屠豬設宴,各有賞給。(《李朝宣祖實錄》第69卷)

朝鮮和明朝的史籍記載,都說明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曾是主副配合、相輔相成的。

但是,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之間的矛盾,在萬曆二十三年(1595)已見端倪。申忠一見舒爾哈齊家裏“凡百器具,不及其兄遠矣”;舒爾哈齊也向申忠一力言:“日後你僉使若有送禮,則不可高下於我兄弟。”(申忠一:《建州紀程圖記》圖版20)這表露出舒爾哈齊對已獲權位與財貨的不滿。爾後,萬曆二十七年(1599)建州兵征哈達時,努爾哈赤在哈達城下當眾怒斥舒爾哈齊,他們之間的裂痕加深。萬曆三十五年(1607),努爾哈赤以舒爾哈齊在烏碣岩之役作戰不力,命將其二將常書、納奇布論死,後依舒爾哈齊懇請,二將免死,罰常書銀百兩,奪納奇布所屬牛錄。自此,努爾哈赤“不遣舒爾哈齊將兵”(《清史稿·舒爾哈齊傳》第215卷),削奪其兵權。萬曆三十七年(1609)三月,舒爾哈齊被奪去兵權後,鬱悶不樂,常出怨言,認為活著還不如死了好,遂移居黑扯木。努爾哈赤命收回其弟舒爾哈齊貝勒的財產阿哈,殺了他的兒子阿布什,又將他的部將武爾坤吊在樹上以火燒死。同年,明遼東巡按熊廷弼行“間速酋以斷其手足”之策(《熊廷弼書牘》第1卷)。萬曆三十九年(1611)八月十九日,舒爾哈齊貝勒死。據明人黃石齋《建夷考》載:

酋疑弟二心,佯營壯第一區,落成置酒,招弟飲會,入於寢室,鋃鐺之,注鐵鍵其戶,僅容二穴,通飲食,出便溺。弟有二名裨,以勇聞,酋恨其佐弟,假弟令召入宅,腰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