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記得紅裙衫(1)(1 / 2)

春寒料峭,枝椏上幾朵花骨還遺留著昨夜霜濃時的露珠,剔透瑩華遙遙欲墜。

翠湖碧透,好似一塊上好的綠翡翠,卻冷得似乎一碰觸就要凝結成冰一般。

正是清早好光景,翠湖邊上停泊著的畫舫已經離開了碼頭,悠閑朝著湖心駛去。這畫舫不似一般,漆金貼彩鑲金嵌玉華貴不可言,一看便不是一般人家可以乘坐的。

這是自然,建康城裏人人都皆知,每年開春正月初十,都會舉行隆重的詩文大會。每年的詩文大會並非是人人都可參加的。除了庶族之外,甚至是地位低的士族也不可參與。每次的詩文大會都會提前半月發出請帖。所以到場的非富即貴,這樣豪華的排場,也是應當的。

今年的詩文大會別出心裁,選在風景勝地翠湖上。從這裏,可以看見四周碧水細流,亭台樓閣。甚至還可以隱隱看見皇宮高聳的飛簷。

已到了良時,畫舫上人聲鼎沸。眾人四周環顧,卻見不少人中龍鳳。

臨窗雅座上坐著兩位俊朗男子,都不過弱冠年紀,卻是一身華貴讓人不可忽視。有些心思的人都可窺出其身份二三來。其中一位身穿寶石藍袍的男子大約十七八,濃密的眉直直飛入雲鬢,一雙眸子炯炯有神英氣超然。身邊另一為男子年紀相仿,一身玄青色長衫更顯他身形頎長。他的眉目雖沒有身邊男子的英氣淩然,卻有一番深沉冷漠神色,讓人難以捉摸。

“七弟。”藍衣男子看了看廳中央擺出的一些畫作,笑著問道玄衣男子,“你瞧瞧,這些文人畫士中,可有你欣賞的?”

玄衣男子仔細看了半晌,搖搖頭:“雖說都承襲了各派畫作之風,但……不得其精髓。”

藍衣男子笑道:“那倒是。有誰能和咱們七弟相比?”

他卻難得笑了:“六哥,你這是哪的話。六哥在我怎麼好自誇?”

兩人正互相打趣著。忽聽中央的髯須老者揚聲說道:“各位各位!請各位安靜一下!現在,本場的壓軸大作就要亮相了!”說罷,左手一揮,兩個眉目清秀的青衣托著卷軸入場,小心安放在案幾上,那卷軸以金線裝裱,格外的尊貴,小童淨手焚香後才徐徐展開。眾人見這架勢無不伸長脖子翹首張望,倒要瞧瞧今年的壓軸大作是什麼樣的。

卷軸完全展開,忽然間是金光滿堂。眾人無不深吸口氣,目不轉睛看著那畫作,一時之間沒人說話。軸上繪的是觀世音菩薩,眉目清秀仁慈,線條豐滿流暢,舉止優雅飄逸,真是難得佳作,尤其是那尊貴之氣,讓人不可褻瀆。如今武帝崇尚佛法,這幅化作不管是政治還是藝術上都是難得的佳作。

“好!”有人讚歎道,人們跟著雷鳴般的掌聲。“真是佳作,今年桂冠非張大師莫屬了。”

“是,是。這樣傳神的觀世音畫像實屬難得。”有人跟著說道。

“七弟,你說這張大師是什麼來曆?”藍衣男子奇怪的問道。“怎麼我沒聽說過?”

玄衣男子微微一笑,聲音略微有些暗啞:“這個張大師,來曆可不小,名叫張歧山。可是六叔的畫師。”

藍衣男子點頭一笑:“怪不得。瞧瞧這些人一個個趨之若鶩的。我倒沒瞧見這個有什麼好的。”玄衣男子似乎也是這麼想的,想說什麼卻終是笑著搖著頭咽下去了。

“這種東西也能算今年桂冠?真的丟臉丟到家了。”一腔清泠的聲音驟然響起,打斷了那些讚美之聲。眾人一聽,不禁循聲望去,卻瞧見不起眼的角落裏坐著的一個紅衫少年站起了身,頗有些嘲諷的看著他們。這個紅衫少年不過十三四歲光景,他身形比較瘦小,卻把腰板挺得直直的。那張臉潔白無瑕,眉目如畫俊秀清麗,雙眸清亮得好像是碧水細流。他的嘴角噙著一絲淡淡的微笑微微揚起,幾分少年得誌又有幾分年少自持。他就這麼站在那裏,淡淡掃視著眾人,竟有幾分秀雅幾分驚豔。

眾人看得癡了,不由心念道這是哪家的兒郎,生的這樣的俊俏?

那髯須老者首先回過神來,頗為惱怒說道:“哪來的小子?話說的這樣滿?好像,你可以畫得比這好?”

“自然。”他笑得明媚,風輕雲淡地說道。

話音一落,四下議論驟起,有的嗤之以鼻,有的疑惑不解,有的好奇探究,卻隻有那個玄衣男子眼中滿是玩味 。

“哼!不知哪家的黃毛小子,在這裏不知天高地厚?”髯須老者滿是憤慨不滿。

“先生若是不信。那麼在下就當場作一幅觀世音像如何?”紅衫少年淡淡一笑,竟是千萬風情。

“好,來人。紙墨伺候。”老者揚聲,倒要看看這個自負的小子有什麼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