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不隻是中國要撤僑,各國也都忙著撤僑。
E國和T國,是L國的左右鄰居。它們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人,在L國打工。所以這兩天,在L國東西的邊境一帶,都可以看見這兩個國家的勞工大軍,成群結隊地逃回本國的場景。
歐盟、俄羅斯、土耳其等國也都在忙著撤僑,其中歐盟要撤的人較多,但是加在一起也隻有1萬5千人。
亞洲的日韓越南孟加拉等國也都有僑民,但是因為距離太遠、或是人數不多、或是政府沒錢,這些國家都沒有采取行動,讓他們的僑民自己想辦法。
可以說,沒有誰比中國政府的撤僑壓力更大了,人數最多,又非常分散,距離還是最遠的,更糟的是沒有和L國開通直航。
所以一開始,中國在和其它國的撤僑競賽中,有些落在了後麵。
動作最快的就是那些有國際航班飛往L國的歐盟等國了。
特別是在政府軍關閉了首都沿線的很多海港,以防止反對派利用海路走私軍火的情況下,L國首都的天空變得分外繁忙起來。
所有的國際航班,在到達L國首都機場後,返程時無一例外地隻允許本國的僑民登機。
所以,當中國駐L國大使館準備組織第一批中方人員撤離時,卻怎麼也沒辦法聯係到一架外航的包機。
好在中央政府當天已經決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展開海陸空立體的全麵撤僑行動,王大使在得到這個消息後,心裏就有底了。
他馬上命令經商參處的王參讚,組織第一批撤離人員先到機場待命。隻要國內的包機一到,這些人就能立刻登機,飛機也可以馬上返回——這樣會大大提高撤僑效率。
按照人道主義原則,得到優先撤離權的這第一批人,都是婦女和兒童。因為在戰爭和暴力之下,女人和孩子作為弱者,總是受傷害最多的。
王參讚接到大使的命令後,一邊通知首都和西部地區各中資單位的頭頭們,如果有可能就把單位裏的女職工和家屬送到首都機場來;一邊通知首都地區的私營個體小老板們,也將家屬和小孩送到使館來,到時候可以和使館家屬一起撤離。
沒想到這個看似簡單的工作,一開始就遇到了不少困難和阻礙。
首先,他的愛人安淑華參讚,以自己是黨員和幹部為由,就是不願意先撤離使館。
有她做榜樣,使館裏幾位年輕的女工作人員都不服從命令了,甚至連已經說好了要撤離的家屬馬大姐童大姐等人也打起了退堂鼓。
王參讚勸說不了自己的老婆,也嚇不住那些年輕女同事,更是拿後院的家屬婆姨們沒辦法,隻好把這事兒捅到了王大使那裏。
沒想到,王大使也苦笑著說:“哎,我家夫人現在也不聽話了!”
原來大使夫人也是堅決不撤,王大使也正沒轍呢。
不過頭疼歸頭疼,他還是親自出馬,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挨個勸說。
夫人和安參讚的態度還是很堅決,她們留下來倒也能發揮特殊的作用,所以,王大使也就同意了她倆暫不在第一批撤離。
王大使對其他人說:“讓你們撤離,不是讓你們當逃兵。第一班包機能不能成功撤離,很重要!它關係到之後的幾千人能否順利從空中撤離的問題!所以,你們一是要探路,二要負責照料好那些婦女兒童——你們是使館的工作人員,這件事你們不幹,誰幹?”
那些女職工和家屬們,這才被他勸得同意了撤離。
在首都附近地區有一些開餐館和商店的私營小老板。他們不像國企——國家一聲命令、說撤就撤了,這些小老板們大多還舍不得這裏的生意,對時局還抱著幻想。
王參讚就和屬下輪流打電話,對他們進行苦口婆心的勸說,讓他們終於醒悟到保命比保那一點小財更重要。
更麻煩的是一些私營大企業大公司,特別是有些單位還沒有受到騷亂的衝擊,根本感覺不到威脅,在接到大使館撤僑的通知後都很意外。
比如,在南方沙漠塞卜哈地區的很多中國公司,由於那裏連電視和網絡都沒有,所以北方已經打得一塌糊塗了,他們那邊還安安靜靜的,根本聽不到槍聲。
不要說這些企業的老板心疼先期的投入不想撤,就是手下的工人們也大多不願意撤,因為他們來到異國他鄉,這麼辛苦地工作,就是為了來賺錢的——錢還沒賺到,怎麼能就這麼走了呢?
至於打仗是會死人的?這些在和平環境中待久了的中國人,根本不信的。
還有個別的公司,雖然就在首都附近,對形勢也很明白。但由於他們緊挨著聯合國機構或是附近就有軍隊兵營,所以還沒有受到暴徒的衝擊,也就覺得自己很安全,對撤離也一點不積極。
大使館的人又是反複擺事實講道理,並針對他們的心理,擔保以後一定會代表國家,幫助他們依法向戰亂結束後的L國政府追討損失,這才好不容易讓這些人統一了認識,同意聽從大使館的安排,有序地撤離。
另外,大使館定下的第一批撤離名單中,本來還包括了在這裏一家著名的******大學留學的十二名中國女學生。
但是,學生們卻回報說她們走不了,因為校方不肯放人,而且還威脅她們——誰要是走了就不給保留學籍。
這些女生中,有的已經在這裏學習了6年之久,如果最後沒了學籍,拿不到畢業證和學位證,還是非常可惜的。
王參讚隻得暫緩安排她們,但他也讓自己的愛人——文化參讚安淑華,去那所大學和教育部門做工作,爭取既保留學籍又能允許那裏的男女學生都能撤回國內。
盡管事情是千頭萬緒、瑣碎無比,但第一批撤離人員的名單,總算差不多定下來了,人數接近200名。
後續應該還會有增加的,但暫時先不等她們了。
王參讚馬上通知各中資公司盡快將撤離人員送到機場,他則帶領使館先撤離的人和一些在這裏避難的婦女兒童,一共五六十人,先去機場探路。
蒲英和使館的幾名小夥子,跟車去送行。
讓她感動的是,馬大姐、童大姐等人臨走前,自己的行李都來不及好好收拾,就忙著蒸饅頭、烙餅、烤麵包……做了一批幹糧,給使館留守的人當晚餐。
在車上,馬大姐還小聲囑咐蒲英;“你雖然是當兵的,可畢竟是女孩子,就待在使館裏好了,別往外麵跑啊!還有,能撤的時候你還是早點撤吧!你本來就不是使館編製內的人,讓誰留守,也不該讓你留守的!真不知道老王他們咋就把你抓了壯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