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規矩,再高級別的官員都隻能,也必須去尊從。

我是這樣向他彙報的,“柳市長,有件事情我向您彙報一下。明年江南集團的董事長林易要到我們上江市來考察。”

他看著我,臉上淡淡地在笑,“哦?他不是你嶽父嗎?”

我點頭,“對,他確實是我嶽父。雖然我的妻子去世了,但他依然是我的嶽父。不過他這次到我們上江市來考察可不是以我嶽父的身份來的,他是以江南集團董事長的身份,專程到上江市來考察投資環境以及那座寺廟遺址的事情。”

他點頭,“這樣吧,讓市政府辦公廳安排一下,到時候我親自接見一下他。這也是我們上江市的一件大事情。”

我想不到他會這樣講,心裏頓時就有些慚愧了:看來我還是低估了他。在這樣的大事情上,在涉及到我麵子的問題上,他其實還是很在意的。這下我反倒不好多說什麼了,“那行,我馬上給市政府辦公廳打招呼。”

他隨即說道:“我馬上給陳書記彙報一下這件事情。江南集團可是我們省最大的民營企業,我們得好好接待才是。”

我笑著說道:“我隻是向您彙報此事,具體怎麼安排您定吧。”

他朝我點了點頭,臉上的表情似乎有些古怪。

從他辦公室出去後我才忽然意識到自己今天犯下了一個不該犯的錯誤:我在陳書記麵前訴了半天的苦,結果卻想不到柳市長如此顧全大局。這不就顯得我成了小人了嗎?

此刻,我心裏忽然有了一種感覺:這位柳市長絕不像我以前認為的那樣簡單。

我忽然想到了一種說法:示弱其實也是一種智慧。還有一句話叫做:強者示弱,弱者才示強。

清朝康熙時期的人物中我最佩服的有三個人。

其一是孝莊,這是一個不能用一般聰明的詞語來形容的女人,她翻轉於政治的風頭浪尖,一生輔佐兩代幼主,為一個帝國開辟了偉大的基業,她為保全順治帝的帝位甘願委身多爾袞,為了康熙的順利繼位不惜向權臣鼇拜示弱,麵對波濤洶湧的權勢之爭巋然不倒,為保全大局寧舍尊嚴,一個女性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男兒般豪氣與睿智的讓人望洋興歎。

其二是索尼,作為三朝元老,四大輔臣之首,麵對康熙的年幼尚未親政,太皇太後孝莊年時已高,奸臣鼇拜橫行霸道,他借故稱病,不參與朝政,處處示弱,後待時機成熟,終於成功輔佐康熙親政。

其三是班布爾善,班布爾善總結自古以來為臣者三大險境:功高蓋主,此時主子無可賞賜,隻能賜死;臣者勢大,威震朝廷,主子不容一山二虎,必然殺臣;臣強主弱,君臣互相猜忌,不能相安,主子怕臣下謀反,必然治以罪名,將臣黨斬盡殺絕。

有一次班布爾善與索尼的兒子,後來康熙朝的宰相下棋,班布爾善棄子認輸,索額圖很是得意。結果索尼看了棋盤後就驚訝地說道:“這盤棋明明是他贏了啊!班布爾善比鼇拜更厲害啊,鼇拜是處處爭強,班布爾善是處處示弱,你要小心他啊!”。

應該說:向人示威,人人都會,而懂得適時地向人示弱,卻隻有少數人才能做得到。因為示弱往往需要智慧,也更加需要海般的肚量。從中我們不難明白,為什麼在自然界中會適者生存,而不是強者生存。因為,時時處處的強大,能得一時之利,卻並不能夠保證最後的勝利。其實,做人也是同一個理兒,太過逞強好勝往往會遇到更多的波折驚瀾。倒是有些人,遇事懂得適度地忍讓,不過分逞強,不事事占先。他們心境平和寬容,能夠拋棄一切私心雜念,不受外人幹擾,做事反而能持之以恒。他們即使遇到打擊,也不會萬念俱灰,因為他們心態平和,所以能泰然處之,這種人衝勁兒不大,跑得不快,往往能堅持到最後。

其實,不要試圖打造自己完美的一生,讓生活保持它原有的彈性,該示弱時就得要示弱,萬事強出頭易被斃之,俗話便是槍打出頭鳥,“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時如弱柳扶風”,真正的強者不是那處處搶在前麵的人。

強者示弱,弱者示強,千萬不要讓自己那外表的虛榮和內心的虛弱遮蔽了雙眼成為那逞一時匹夫之勇的鼇拜。這才是正確的為人之道。

此外,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適當的示弱其實是一種真誠接納的態度。示弱是消除隔膜,增進交流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潤滑劑。但是示弱並不意味著退卻不前或軟弱可欺,更不是無原則的自我貶低和妥協,而是一種尊重、禮讓和寬容,是一種交際和處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