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頓時在心裏想道:原來是這樣。
她繼續說道:“不過將溫樹二字發揚光大的還是明朝時大學士、太子太傅、編撰《元史》的宋濂,他比上麵的孔光還要小心。
他膽小到什麼程度?他因為身居高位,而且因為他是太子太傅經常出入內廷,所以知道很多宮廷內的事情,他不但怕別人向其打聽,而且又怕得罪打聽的人,於是他就想了個辦法,把自己的居室改名字叫溫樹,別人進來一看,噢,溫樹,古時候讀過點書的人都知道這個典故,所以也就不問他什麼了。如果碰上些領不清的人看見了還問,他還有一招,就是事先把溫樹二字寫在紙上,撰在手裏,別人一問他就把手一攤給人看,別人再問他再給人看
。你看就是這樣一個謹小慎微的人,不過他再怎麼小心,到年老的時候還是出問題了,他的孫子宋慎牽連到當時的丞相胡惟庸謀反案中,被砍了腦袋,宋濂也受到株連,差點也被處死,好在他的學生太子朱標保他才算免了死罪發配茂州,沒曾想走到半路這老頭想來想去想不通:自己小心謹慎大半輩子,臨到半隻腳已經踏進棺材的時候,還陰溝裏翻船。一想不開就找了根麻繩栓房梁上自縊了。”
我想不到平日裏那麼嚴肅的她講起故事來竟然如此生動有趣,不過她的這番話卻讓我很受教益,而且也似乎明白了她成功的原因。不過我心裏禁不住就又想道:既然她是那麼小心謹慎的應該人,那她這時候把我叫到這裏來幹嘛?
也許是我剛才撩撥出了她對這個話題的興趣了,隨即我就聽到她繼續在說道:“康乾盛世時候的宰相張廷玉有句名言:萬言萬當,不如一默。張廷玉一生突出的特點就是謹慎周密。他一生為人最大特點是謹慎小心、緘默持重。更何況是在雍正這為喜怒無常,刻薄殘酷的猛虎身旁,張廷玉猶如一個走鋼絲的演員,時刻如履薄冰,全神貫注,一刻也不敢鬆。張廷玉從不留片稿於私室,也不讓家人子弟得知。他很少交結外官,因此雍正對他極為信任,人事決策多向他谘詢,他卻從來不會走漏一絲風聲。
他以皇帝之心為心,以皇帝之意為意,凡事默默去做,不事張揚。康乾三朝,曆代皇帝最為痛恨的事即是,結黨營私。明珠,索額圖,弄權營私,明爭暗鬥,都沒落下好下場,但是他卻曆經三朝而不倒。這個人還有個習慣,就是每天退朝回到家後都要把一天的大事小情細細梳理一遍,看看有沒有說錯的話,做錯的事,以為功課。而且他總是能在沉默的時候,把眾人的話在心中加以梳理總結,待等到皇上問起他的意見時,他總是能把各人說過的話總結起來,意思相同,卻意義大不同,周詳萬全,滴水不漏,就是被總結之人心中亦不得不佩服之極。
此外,此人的風度是他人格魅力的一大亮點。識大體,有大智慧,進諫有方,有氣度。你看,這麼一個人,他不想成功,不想一輩子安穩都不行。所以啊,小馮,作為從政者就一定要記住溫樹這兩個字,有些人雖然一時張揚,但是最終會是什麼結果就很難說了。人越往高處走風險就越大,這時候就越應該低調行事。你這次的事情也算是一個教訓。今天我已經簡單地給汪省長說了你的事情,他笑著對我說:小事情,我抽空給陳市長講一下。小馮,這下你應該放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