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卻依然在看著我,“可是,我想要喝怎麼辦?”

我歎息道:“那就再少喝點吧。別喝醉了。”

我發現現在的情況簡直就是搞反了:我反倒害怕起她來了。其實我剛才也想過,或許這件事情最好的解決方式是即刻告訴喬丹。但是我卻不敢。

服務員又拿來了一瓶酒。

木嬌分別給我和她自己倒上,然後她朝我舉杯,“馮叔叔,我敬你。”

我沒有說什麼,端杯後即刻喝下了。此刻,我心裏就在想:這件事情倒是無所謂,隻要我不同意她的那個請求就可以了。不過我心裏總是覺得有些奇怪:她怎麼會這樣做呢?難道僅僅是孝心使然?

我猛然地想起了心理學裏麵的一個理論來——死亡本能。

弗洛伊德認為,人有兩種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前者是指一切使生命延續和往美好方向前進的本能。後者卻是指一切破壞生命、摧毀生命的本能,分對外和對內兩部分,對外如攻擊、仇恨、戰爭等,對內就是自責、內疚、自殺等。死本能是人類才有的。一般情況下人的這種死本能在潛意識當中,但當人的心理狀況出現不平衡時,死本能就會冒出來,甚至很激烈。

弗洛伊德認為,死亡的本能是要使人走向死亡,因為那裏才有真正的平靜。隻有在死亡這個最後的休息區裏麵,個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緊張和掙紮。

這其實就是一種自毀性的衝動。而我們大多數的人因為受生命本能的壓抑而使得這種自毀性的衝動減弱,或者是改轉了方向。但是當候生命本能失去了這種力量的時候,死亡本能可能就會借助自殺的方式表現出來了。

生命本能可以迫使死亡本能以各種形式被偽裝起來。比如,當一個人有了自毀願望的時候,那麼這個人就會無法抗拒而使得自己不能不去產生自殺的行為。或者,這個人會成為一個被虐待者,然後一個人獨自去感受自己身心痛苦。當然,這個人也可能把自己所有的“毀滅能”的方向轉向外界,從而成為一個具有侵略性的或者是虐待狂的人,甚至也可能會成為一個謀殺者。

在同樣的壓力下,大多數的人可能就沉溺於酒或藥物中,也可能變得時常容易發生意外。甚至於一個人不能堅持工作。據說喜歡咬指甲的習慣就是其中比較輕微的一種。

一個人的死亡本能最常見的表現就是,通過折磨自己而讓自己忘卻內心的失敗感或者挫折感。特別是當一個人在遭遇到巨大困難而不能自拔的時候,就往往容易通過毀滅自己的方式試圖去解決自己眼前的困難。

當然,這樣的潛意識是一個人自己並不知道的,因為一個人在出現這樣的情況後會覺得自己本來就應該這樣去做,而且還會固執地認為這是自己目前唯一有效的辦法。

我覺得此刻的木嬌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況。

據說一個人在這樣的一些情況下就很容易產生死亡的衝動:

#在20層以上的高層建築向下俯瞰美麗的景色時。

#在一望無際的大海邊看著潮起潮落時。

#手中拿著鋒利的刀時。

#站在大橋上向下看滾滾流過的河水時。

#站在大馬路邊看奔流不息的車流時。

#屏息著沉在遊泳池底時。

#情侶在zuo愛時。

#在麵對一桌美味的食物時。

#在險峻的山頂向四處遠眺時。

#當車疾馳在高速公路上,人在車內時。

#當遭遇到無法克服的困難時……

其實,在我們所知的一些曆史人物的表現中也可以發現他們曾經有過的死亡本能。比如說越王勾踐的臥薪嚐膽。古往今來的人們總是喜歡從勵誌的角度去理解和讚揚他的那種行為。其實不然。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講,他就是一種折磨自己的行為。他通過那樣的方式折磨自己而讓自己內心深處的“毀滅能”產生轉移,從而增強自己內心深處的複仇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