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汗顏地道:“是。”

他說:“我們吃東西吧。馮笑,我知道你找我什麼事情。你施阿姨還沒有回來,因為那邊她的親戚不讓她離開。你應該理解,畢竟他們很多年沒見麵了。孩子跟著她你應該完全放心,我覺得總比跟著你好。你看你現在一個人生活,就是請了保姆也沒有孩子自己的外婆帶好啊?你說是不是?”

我想也是,“就是我父母也想看看孩子。”

他笑道:“你那個父親,他簡直就是一個工作狂。可能他是把自己的孫子放到第二位甚至第三位了。哈哈!我說的沒錯吧?”

我也笑,“是這樣的。不過我覺得他自己心裏充實就行。”

他點頭,“是這樣。老人嘛,就得讓他幹自己喜歡幹的事情。這比你用任何方式去向他盡孝心都好。”

我深以為然,“是這樣。”

他看著我,“馮笑,我發現你現在成熟、穩重多了。我很高興。”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在單位裏麵不知不覺就這樣了。”

他點頭,“是啊。一個人是需要有一個平台的。如果你一直在醫院裏麵當醫生,你永遠不會變得像現在這樣穩重、成熟的,因為你沒有那樣的意識,也沒有太多的壓力。”

我說:“其實說實話吧,我內心裏麵還真的隻想當一個小醫生。那樣很輕鬆。”

他淡淡地笑,“我知道,那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惰性。不過人生苦短,如果你想要讓自己今後在老了的時候不感到遺憾的話那樣也可以。人這一輩子其實很簡單,作為我們動物的本性來講就是吃喝拉撒睡,而且我們身邊很多的人都是這樣過一輩子的。不是他們情願這樣,而是因為他們沒有別的機會。作為人,我們首先要滿足自己的是生存,其次才是精神上的東西,包括我們個人理想的達成。準確地講,我們作為人,實現自己的理想才是最完美的人生。所以,當一個人有了那樣機會的時候如果自己不去爭取的話,那今後老了的時候,或者在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就一定會後悔的。”

我說:“那些佛教徒,他們清心寡欲一生,他們又是為什麼?”

他笑道:“那也是那部分人的理想啊。信佛的人修的是自己的來生,信道教的人修的是此生。因為信佛的人相信來生,所以他們希望能夠逃出輪回之苦。信道教的人卻相信靈魂的升華,相信神仙的存在,同時也希望自己的靈魂能夠在死後進入到天堂裏麵,或者能夠長生不老。其實任何的宗教都是這樣,都是一種信仰。有信仰的人生其實也是有理想人生的一種,也是一種完整的模式。沒有信仰的人才更可怕,因為那樣的人還是停留在動物本性的層麵上。”

我問他道:“那麼您呢?您的信仰是什麼?”

他回答道:“博愛。我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解脫自己的痛苦。我掙錢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想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其實這樣的事情本來是政府的事情,可是……哎!現在的很多官員,他們寧願花上幾萬塊去吃頓飯也不會想到拿那筆錢去資助一下那些貧困者。這是體製的悲哀。算了,我們不談政治,因為我們改變不了。”

我頓時就被他的這番話感動了,同時也在心裏想道:像他這樣的人,他手下最得力的助手會是壞人嗎?很明顯,應該不是。而且,他的思想已經影響了上官琴,所以上官琴才會那樣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