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大功告成(1 / 3)

李弈正欲上前,卻忽見場中起了爭執,一名學生鬥雞似的昂著頭怒視教官,口中念念叨叨不知在說些什麼,而教官早已被氣得麵紅耳赤,卻張口結舌的呐呐說不出話來。如此隻一小會兒,爭吵便和瘟疫一樣蔓延了開來,學生們紛紛有樣學樣的與身邊的教官開始爭執,場麵混亂已極。

李弈心中大怒,回身冷冷地看了看被他從親衛一路提拔到講武堂山長的於敬,沉聲道:“怎麼回事?”

於敬見狀早已滿身冷汗,聞言急忙快步向亂哄哄的人群走去,厲聲喝道:“全都住口。”

過了好大一陣工夫,暴怒的猶如雄獅一般的於敬總算用“口誅手伐”把爭吵製止了下來。他抬手抹了一把額頭雨水和汗水的混合物,隨即指著引起爭端的那名學生,厲聲道:“王平,你說是怎麼回事?”

王平猶自漲紅著臉,一點也不示弱地道:“山長,我們到講武堂是學兵法戰陣來的,練習騎馬射箭有何用處?再說,整天被一群武夫呼來喝去,我們讀書人的臉麵何在?”

於敬聞言一愣,一時間竟然也是答不出話來,而李弈遠遠地聽了王平所言,心中卻恍然大悟,不過“大悟”之後卻是更加的惱怒。他深吸一口氣,恨恨地腹誹了N遍矯枉過正到極點的趙匡胤,這才緩步上前,沉聲道:“你們可是覺得很委屈?”

王平根本不認識李弈,見是一個身著輕甲的年輕將領在問話,他不由狐疑地望了望於敬,卻聽於敬道:“還不快快見過製置使大人!”

王平大吃一驚,呆呆地望了李弈半晌,這才手足無措地行了一個軍禮,激動地道:“學生見過製置使大人。”話音剛落,旁邊不遠處的學生也紛紛湧上前來行禮,“見過大人”的聲音立時響成一片。

這些學生以前都沒有見過李弈,但對於這個給予了他們貧困的家庭以安定生活,讓他們這些寒門子弟讀書識字的製置使大人,心中的感激實在不能用任何言語來表達,是以待行完禮之後,每個學生均用崇敬的眼神望向李弈,嘈雜的場地裏一時間分外安靜起來。

李弈看著眼前這些稚嫩的麵孔,隻覺得胸中的怒氣漸漸消散,畢竟重文輕武的觀念已經深入到每個宋朝人的細胞裏麵,這些學生從小在這樣一個環境中長大,能夠做出報考講武堂的決定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不過,李弈卻知道自己此時絕對不能有任何理解的表示,不然的話這股“重文輕武”的歪風將愈演愈烈,是以他仍舊板著一張臉,冷冷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連孔聖人都作如是想,可你們卻恥於以武人為師,莫非你們都強過孔聖不成?

某知道你們看不起武人,但太祖皇帝本就是武人出身,莫非你們也看不起?朝堂上那些大臣被太祖皇帝呼來喝去,莫非也和你們心中想法一樣?”

他冷笑了兩聲,無睹這些被驚呆了的學生,繼續道:“古人尊崇‘文武雙全’,但某讓你們變成文武全才為何如此困難?難道某是在害你們不成?”話音一頓,他猛得回身向許二愣道:“取神臂弓來。”

許二愣聞言不敢怠慢,急忙從身上解下須臾不離的神臂弓,恭恭敬敬地遞了過來。這神臂弓雖說名字叫做‘弓’,但卻是一種適合單兵使用的踏張弩,身長三尺二寸,弦長二尺五寸,內裝機括,三百五十餘步外仍可貫透重甲,使用起來既比需多人操作的床弩方便,射程比起床弩的五百步亦不遑多讓,是宋軍克敵製勝的一大利器,是以宋朝廷對其管製極嚴,軍法規定不得遺失一具,兵敗時寧可毀之,也不叫敵人得其機輪仿製。

隻是由於其必須以山桑為身,檀木為弰,鋼為弩機,造價著實不菲,而此時的南宋朝廷因財力不繼,軍中已很少見到這種威力極大的遠攻武器,很大一部分軍士甚至從未聽說過神臂弓之名。不過,象陳老憨這等老軍匠還是懂得其中原理的,是以李弈斥巨資令軍器坊製作,時至今日已達萬具之多。

李弈伸手接過擦得錚亮的神臂弓,腳踏機簧裝好弩箭,在眾人驚疑的目光中躍上許二愣牽過來的戰馬,打馬便跑起圈來。戰馬越跑越快,場中眾人的心跳也陡然隨之加速,目瞪口呆地望著馬上的李弈,全都猜到了他要做什麼高難度的事情。果不其然,霎時間隻聽弦聲響動,弩箭正中三百餘步開外的箭靶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