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的人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自然會表現出謙遜和寬容來,這源於低調之人對別人的尊重,對成功處世的最理性思考。周恩來總理是一個很低調的人,特別是在對待客人方麵,他的謙和平易是出了名的。
在重慶談判期間,由於國民黨特務對中共代表團駐地監視很嚴,很多黨外朋友無法到周恩來住處。郭沫若居住的天宮府,不僅交通方便,而且不為國民黨特務所注意,郭沫若向周恩來提出可以用他的寓所會見友人。
有一天,周恩來在郭沫若寓所會見黨外朋友,並親自擬定了客人名單,讓助手發請柬。由於助手的疏忽,忘了給一位朋友發請柬。時間到了,隻有這位朋友沒來,這才發現工作的疏忽。於是,周恩來批評那位助手說:“‘一人向隅,舉座為之不歡。’這看似小事,實為大事。對自己講是無意的疏忽,客人可能認為是有意的怠慢,要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而在同國民黨進行複雜微妙鬥爭的形勢下,尤其不能有絲毫的大意。”說罷,周恩來馬上派車把那位客人接來,還迎上去連連道歉。
讓“小人物”感到自己受重視,沒有被冷落,光靠熱情禮貌還不夠。有時還必須施展一些手段,把雙方的麵子扳平,使“小人物”臉上有光。這就需要靠低調語言來達到目的了。
麵子像一塊蹺蹺板,一頭高,另一頭自然就低。適度地往自己臉上抹點兒“黑”,講一樁自己的“醜事”,通過自我“抹黑”把身份降低,大家感覺上就平起平坐了。
威爾遜當選為美國新澤西州州長之後,有一次,在紐約出席一個午餐會,主持人在介紹他時,稱他為“未來的美國總統”。這自然是對他的刻意恭維,可是對其他在座的人來說,卻產生了相形見絀之感,眾人的臉上都有些掛不住了。
威爾遜因此想扭轉這種一人得意眾人愕然的局麵。他起立致詞,在幾句開場白之後,他說:“我自己感到我在某方麵很像一個故事裏的人物。有一個人在加拿大喝酒過了頭,結果在乘火車時,本該乘坐北上的火車,卻乘坐了南下的火車。
”列車員發現這一情況,急忙給南下火車上的列車長打電報,請他把名叫約翰遜的人叫下來,送上北上的火車,因為他喝醉了。
“很快,他們接到列車長的回電:‘請詳示約翰遜的姓,車上有好幾名醉漢,既不知自己的名字,也不知該到哪裏去。’”
威爾遜最後說:“自然,我知道自己的名字,可是我卻不能像主持人那樣,知道我的目的地是哪裏。”
聽眾大笑。威爾遜幽默的謙遜,自我貶損的低調笑話,消除了眾人敵對不服的惡意,為自己贏得了聲譽與政治家不可缺少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