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塔”之後進入了大黑山電站,在和電力局簽署了“一攬子”協議之後,算是真正踏入了電力投資的核心地帶,並相繼進入了陽宗海電廠和曲靖電廠。
在瀾滄江水係,這個公司規劃了13級電站,“紅塔”自始至終是其重要成員。但讓人扼腕歎息的是,在褚時健遭遇牢獄之災後,後任者不斷割讓、削弱“紅塔”的電力板塊。今天的紅塔集團,隻持有瀾滄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12.6%的股權,不再具有褚時健開創時期的雄心,不過他們持有的資產淨值仍然高達數百億元。
在投資電力的同時,褚時健也在謀劃著修建昆明到玉溪的高速公路,這是雲南省第一條真正的高速公路。不過,如果從純投資的角度看,這不一定是褚時健的興趣所在。這條路是他經常進進出出跑項目的路,一百多千米經常要跑四五個小時。聽說昆明到曲靖建的一小段高速公路通車了,褚時健叫上司機直奔過去跑了一趟,回來就做出決定:建一條雙向六車道的昆明到玉溪的高速公路。這條公路投資了25個億,是雲南目前質量最好、投資收益最高的一條高速公路。它秉承了褚時健一貫的追求質量的原則,投入使用將近15年之久,才有了第一次大的修補。現在,它每年帶來的淨利潤高達五六億元。
紅塔集團“謀局”:金融
1995年,“紅塔”踏進金融領域。
這是一個多少有點兒意外的消息,前身為北京首鋼的財務公司的華夏銀行,正和國內一批同類性質的超大型國企的財務公司一樣,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通過股改成為一家股份製銀行,參與到中國越來越大、越來越誘人的金融盤子的競爭中來。
他們找到了“紅塔”,希望“紅塔”能夠參與到這家股份製銀行的組建中來。
褚時健知道這是一個不借的機會,在和黃某某、劉會疆商量之後,定下了兩條原則:第一,“紅塔”必須占有足夠多的股份,這個股份能夠保證“紅塔”在董事會裏麵有發言權、有席位,這是基本的要求;第二,“紅塔”必須是發起人,不接受其他形式。
在條件得到滿足後,談判代表打電話回來彙報,要求一周內必須打入5.4億元的投資款,褚時健立即就同意了,並馬上安排財務辦理。前後三天,紅塔集團就成了華夏銀行的第三大股東。這是他們進入金融領域的開始。
褚時健領導時期的“紅塔”投資,對機會的反應是果斷而迅速的,在入股大朝山水電站的時候,當他們提的三個條件得到答應,談判代表也是給褚時健電話彙報,幾十億的投資幾分鍾就決定了,機會抓住了。
隨之,“紅塔”加快了金融投資布局的步伐,進入的銀行有華夏銀行、光大銀行、交通銀行、廣東發展銀行、富滇銀行和玉溪市商業銀行,並幾乎在這些銀行都取得了董事席位。
他們接著進入的是保險和證券領域,華泰保險和太平洋保險是“紅塔”最早涉足的兩家保險公司,而國信證券和中銀國際證券則是“紅塔”較早入股的證券公司。在此之後,又作為第一大股東組建了紅塔證券。在銀行、保險、證券領域,“紅塔”差不多手握10家公司。
在金融布局的過程中,“紅塔”旗下的兩家公司——紅塔興業和紅塔創新,曾發揮過重要作用。這兩家公司一家專注於風投業務,一家專注於股票市場,他們先後控股、參股了很多公司,並把近30家公司送入資本市場。
關於金融布局的規劃,紅塔集團當時的計劃是:第一步選擇參股,確保每個行業有數家參股公司;第二步是在每個行業都有一家能取得控股股東或大股東地位的公司;第三步是成立一個中國最具實力的金融控股集團。
紅塔集團的金融集團化布局,比國內任何一家公司都要早,這並非是因為褚時健懂金融,而是因為他有非常寬廣的視野和戰略格局。最後雖然沒能成為一個“帝國”,但在市值最高的時候,紅塔集團的金融資產也接近1000億元。
褚時健入獄後,“紅塔”投資在煙草配套板塊、電力板塊、交通板塊、金融板塊之外又拓展了醫藥板塊,“紅塔”控股雲南白藥和昆明製藥,謀劃成立雲南醫藥集團,他們策劃了上海製藥和華南製藥的收購(兩家公司都已擬定合同,最後被叫停)。按他們最初的夢想,“紅塔”握有的將是長江以南的中國製藥業。但褚時健入獄之後的局麵已今非昔比,沒有人來支持完成他們的夢想。褚時健入獄兩三年後,“紅塔”在煙外的投資遭到了整體壓製。一位負責紅塔投資的領導人感歎:“我隻能這樣說,如果不是停滯了這十多年,現在應該是幾千億、近萬億了,而不會是今天的局麵,‘紅塔’本來是最強的。”他認為,如果褚時健沒有出事,“我們再像從前那樣走十年,我們一定是全國最大的控股公司,一定是!”
時至今日,褚時健布下的煙外出拳,雖然未能完成他們從煙草帝國到電力帝國再到金融帝國、醫藥帝國的最初夢想,但他們擁有的煙外淨資產已經遠遠超過了1000億元,投資得到了非常好的回報。不過,紅塔集團的煙外投資至今都沒有在內部得到足夠的承認,褚時健之後的領導人,多滿足於煙草帶來的現實利益,而不是抱持更大的振興民族工業的宏願。也許他們認為,即使煙外投資做得再成功,他們也花不到這個錢。所以,很多曾為紅塔投資立下汗馬功勞的人,也隻能處在紅塔集團決策層的邊緣位置。
作為褚時健領導下開創“紅塔”煙外事業的重要成員,劉會疆認為,褚時健的獨特魅力在於讓人無可拒絕地相信他,和他在一起工作有一種特殊的安全感,讓人不會懼怕失敗,和他一起工作,就會相信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