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明白:“我真的不懂,香帥為什麼會這樣做?”

“因為他相信蘭花先生在這一次行動中如果勝了,就一定不會殺他。”

“為什麼?”

長者解釋:“殺,是一定要殺的,就好像貓吃鼠,也是一定要吃的,如果他們不吃不殺,當然有他們一定的原因。”

“什麼原因?”

回答也是一種一定的回答:“因為蘭花先生也像是貓與蜘蛛一樣,在某種情況中,也有某種特殊的心態。”

02

“然後呢?”

“不是然後,是結局。”

“我要問的就是結局。”

長者笑,長笑,笑不絕。

因為這件事的結局,一點都不可笑。

結局永遠都不會是可笑的。永遠不會。

無論多開心多歡愉多可笑的事,到了結局的時候,就不開心不可笑了。

--生命是開心的,多麼豐富,多麼熱鬧,就算有些人的生命中沒有那種豐富的歡樂,也會有一點淡淡的恬適的愉悅。

可是生命的結局是什麼呢?

是死。

無論什麼樣的人,他的生命的結局都是死。

什麼是死?

--如果你曾經仔細想過這個問題,你就會明白人生是一個多麼大的悲劇了,如果你明白這一點,你對很多事也許都會看得淡一點。

看得淡一點並不是消極,也不是放棄,而是一種讓你胸襟比較寬大一點的態度。

當然,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故事都是以成功和快樂作為結局的。

艱辛奮鬥者必獲成功,有情人終成眷屬。

隻可惜這種結局並不是一種結局,而是一種暫停的符號。到了終結時,還是一樣的。

所以少年問長者這件事的結局時,長者就笑了,因為他隻有笑。

--這個問題問得是多麼愚蠢,多麼可笑。

“一個人如果要做一件事,最好就不要問它的結局。”長者說:“因為所有的結局到了真正終結時,都是一樣的。”

他說:“所以我們要做一件事的時候,隻該問這件事是不是應該去做,是不是值得去做,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是不是能夠讓別人快樂,自己振奮?因為生命隻不過是一段過程而已。”

少年明白。

“一個人如果能夠明白這一點,他的生命就是快樂的了,他的這一生也可以算沒有白活的了。”

他說:“我相信楚留香一定是最明白這一點的人,所以他不管做什麼事情,總是全力以赴。”

--所以他的生命永遠比任何人活得都有意義。

可是這個世界上無論什麼事都還是要有結局的,有了開始,就要有結局,無論什麼事都不能例外。

因為有了生命,就已經有了開始--有了開始,就一定有結局。

如果沒有開始呢?

沒有開始,就什麼都沒有,沒有生命,沒有悲歡,沒有人,也沒有結局。

--沒有結局是不是比較快樂呢?

不是。

沒有結局本身就是一種結局!

--也許這一點才是最悲哀的。

不管怎麼樣,這個世界總算已經形成了,已經有了生命,有了開始,有了人,有了悲歡離合。

“所以每件事都應該有結局的,這次飛蛾行動也不應該例外。”

“是的。”長者說:“這個世界上大多數都是沒有例外的。”

“那麼這件事為什麼好像沒有結局呢?”

“它是有結局的,隻不過你不知道而已。”長者說:“這個世界上恐怕隻有極少數的人知道,這件事的結局是什麼樣的結局。”

“為什麼?”

“因為這是一個非常秘密的秘密。”

“什麼秘密?”

“不知道。”長者說:“除了那有限的幾個當事人之外,江湖中至今好像還沒有人知道。”

他又補充:“江湖人每個人都知道這件事,這次行動,但卻沒有人知道它的結局。”

“所以它才會被列入武林中近百年來的四大疑案之一。”

“是的。”

“我記得你還告訴過我,這次事件幾乎已經可以和沈浪的那件疑案相提並論了。”

“是的。”

--沈浪的那件疑案,是早就在江湖中流傳已久的。

昔年的名俠沈浪,從少年時候就可以緝捕名凶名盜所得之花紅為生,身經百戰,戰無不勝,其經曆之詭奇,絕不在楚留香之下。

他在正義莊遇朱七七,遭遇到他生平從來未有的激情,他在白雲山莊遇王憐花,遭遇到平生從來未有的詭譎,他在樓蘭古城中遇快活王,遭遇到平生從來未有的危惡凶殺。

他都活了下來。

--激烈的愛情有時比凶殺更能致人死命,可是他居然也活了下去。

然後他成名了。

他那個情緒非常不穩定的情人朱七七,已經穩定了下來,已經可以死心塌地地跟著他。

連他的仇敵都已變做他的朋友,因為他已經徹底原諒了他們。

這時候他才三十多歲,正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時候。

可是他忽然失蹤。

他的情人,他的兄弟,他的朋友,也跟著他一起失蹤了。

江湖中至今還沒有一個人知道他們的下落。

這時候他已經天下無敵,已經連仇人都沒有了,根本不需要再躲避仇家的追殺。

他當然不會欠別人的債。

他也沒有情結、愁結。

像這樣一個人,本來應該在這個世界上活得開心之極。

可是他卻忽然從這個世界上徹底消失。沒有人知道他到哪裏去,也沒有人知道是為了什麼。

--是不是因為他太開心了?

沈浪這麼樣做,大家還可以想到他是為了什麼。

--為了他的盛名,為了朱七七在江湖中得罪的人,為了後來已成為他朋友的王憐花的前罪,他都有理由退隱。

可是楚留香呢?

楚留香為什麼要把這個故事的結局永遠埋藏地下?

沒有人能想得到他的理由。

03

少年沉默、沉思,良久,忽然跳了起來。

“我想出來了。”他高聲說:“我想出來了。”

“你想出了什麼?”

“我想出了香帥為什麼不願意把這件事的結局公諸於天下。”

長者吃驚地看著他,似乎還不能相信這個年輕人能把這個秘密揭穿。

少年的臉已因興奮而發紅。

“這件事本來已經天下皆知,而且對香帥的名譽絲毫無損,他為什麼要隱瞞呢?”

少年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回答。

“這隻有一個理由可以解釋。”他說:“如果他把結局說出來,雖然不會傷害到他自己,卻會傷害到另外一個人。”

他說:“這個人,當然是一個他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願去傷害的人。”

長者也沉默、也沉思,也過了很久才問少年:“你的意思是不是說,這個人就是蘭花先生?”

“是的。”

“楚留香不肯把那次事件的結局說出來,就因為他不肯揭穿那位蘭花先生的真實身份?”

“是的。”

少年遲疑,立刻又說:“不是他不肯揭穿那位蘭花先生的身份,而是他不願讓世人知道這個人就是蘭花先生。”

這兩種說法聽來好像是一樣的,其間卻又有一點差異。

長者明白這一點,少年卻還要解釋:“所以我認為,這位蘭花先生一定也是一個和香帥有極親密,極不尋常關係的人。”

“也是?”長者問:“在這次事件中,還有些什麼人和他有這種關係?”

少年想說話,忽然又閉上了嘴,因為他也不忍將這個人的名字說出來。

--一個多麼聰明、多麼溫柔、多麼美麗的人!多麼可敬,多麼可愛!

在江湖人心目中,這個人幾乎已成為美的化身,有誰忍心毀壞?

少年隻能對長者說:“不管怎麼樣,這個人一定是世上最了解楚香帥的一個人,所以到最後才能把香帥騙到她麵前去。”

他還解釋。

“香帥自以為在最後一步棋中施用了一點詭計,才能找出這位‘蘭花先生’的真相,又怎麼知道這不是她意料中的事?”

難道這位“蘭花先生”並非先生,難道她早已了解楚留香那種喜愛冒險的天性,早知他一定會使出這最後一著險棋,早知他一定會出現在她麵前的?

她將這次行動命名為“飛蛾行動”。

是不是因為她早已算準楚留香會像飛蛾一樣投入她美麗的火焰中?

“所以不管經過的情況如何,結局總是一樣的?”

少年下結論:“你認為那是個什麼樣的結局?”

“一個美麗的結局。”

“那些枉死在這次行動中的人呢?”

“死的都是些該死的人。”少年說:“這也是這次計劃中最有趣的一部分。”

長者承認:“那位蘭花先生當然不會讓任何人傷害楚留香的,那位郎格絲公主最後當然也隻有失望而返!”

他微笑:“公主的腿再長,也打不過蘭花先生的,隻能走得比較快一點而已。”

“鐵大爺呢?”

“那個人其實並不是人,隻不過是個傀儡而已,一個鐵打的傀儡。雖然比別的傀儡硬一點,可是傀儡就是傀儡,不管用什麼做的都一樣。”

“是的。”

“最有趣的,還是那個割頭小鬼。”

第三章 結局

關於那個來無影去無蹤的割頭小鬼,江湖傳言是這樣子的:

--有一天,有幾位江湖名俠終於抓住他了,著實地拷問他。

“你為什麼要割人頭?”

“我不割人頭。”小鬼很鄭重地說:“我隻割名人的頭。”

“名人難道不是人?”

“名人和人是有一點不同的。”小鬼說:“名人是一種很特別的人。所以我一定要割下他們的頭來研究研究。”

“有什麼不同?”

“至少他們總有一點和別人不同。”小鬼說:“他們總是會有一些別人沒有的痛苦。”

群俠默然。

也不知道是該殺了這個小鬼,還是放了他,小鬼自己想出了一個辦法。

“你們把我用鐵線、牛筋綁起來,用手銬、腳鐐銬住,再把我鎖到一個鐵箱子裏去,拋入長江。”小鬼說:“如果我死了,我死而無怨;如果我還沒死,就是我的運氣了。”

這個提議立刻被接受。

十天後,終於有人忍不住了,又從長江裏把箱子撈出來,看看這個小鬼死了沒有。

一打開箱子,大家都怔住。--箱子居然是空的。

當然也不能說完全是空的,雖然沒有人,卻有一張字條,上麵寫著:“飲不完的杯中酒,割不盡的名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