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故作謹慎仔細地搜尋,這樣他能聽到她緊張的呼吸聲。他誇張地緩步前行,慢慢接近她藏身的地方,連她撲通撲通的心跳聲都可以明顯地感覺出來。而當他每次找到她,拉開了窗簾,或是翻開了壁櫥的時候,她會十分天真可愛地用小手捂住自己的眼睛,以為“我看不見你,你就看不見我”,靜靜地站立在我的眼前。直到布魯克用手拉開她那胖乎乎的小手以後,她才確認爸爸已經找到她了,而不斷吱吱咯咯、手舞足蹈地開懷大笑。
喬伊這種天真可愛的舉動,經常是當時那些親朋好友來家做客時,逗笑取樂的好題材。直到如今,喬伊雖然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頗有大家閨秀的氣質,親朋好友仍不時以這些童年的往事取笑她。
喬伊說,她依稀還能記得當時情景,她說那時候她一直將這種“我看不見你,你就看不見我”的躲迷藏哲學奉為圭臬。直到進了幼兒園,在接觸了其他的小朋友後,她才麵對了真實嚴肅的“遊戲規則”,知道不再有人像父母一般以後,才知道過去奉行的哲學有多荒謬。
布魯克說,這真是一個最好的人生啟示。其實,我們許多人,直到成年以後,不還一直在生活中繼續犯著這個“我看不見你、你就看不見我”、不敢麵對現實的嚴重錯誤嗎?
心境恰似容器,無法麵對現實就容不得對未來的美好期望,滿滿的水杯如何還能承受重新注入的甘美果汁?放下身段,方才得以率真地正視自我,拋棄世俗虛偽的名利、麵子的顧忌,坦然的胸懷正是我們邁向美好未來的捷徑。
漫漫人生,充滿了喜樂,充滿了快慰,喜樂時我們高歌,快慰時我們歡笑。然而,漫漫人生也充滿了悲傷,充滿了挑戰,而我們卻經常在悲傷來臨的時候隻知痛苦,在挑戰來臨的時候隻會愚蠢地以“我看不見你,你就看不見我”的自我欺騙心態一意回避,而不知如何拿開捂住眼睛的雙手,麵對現實、迎接挑戰。
情緒管理箴言
生活中,許多人會撒謊,他們不誠實是因為他們害怕真相。這是恐懼發生在謊言之前的原因。我們選擇撒謊,因為我們相信真相可能會開啟我們的恐慌,所以希望逃避。謊言過後,內疚隨之而來,因為事後我們可能會意識到自己逃避了一次學習的機會,而且我們正在造成內在的另一個障礙。謊言常常會駕馭我們的命運,而我們終究會發現吐露真相才是明智的方法。
)第三節 換個視角看問題
卡耐基金言
人們所經曆的逆境與不幸並非都是災難,有時也可以說是人們的一種幸運。
與困難鬥爭,不僅讓我們戰勝了挫折,更增加了豐富的經驗,為日後的競爭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有一個年輕的書生,自幼勤奮好學。可是他出生在一個貧困的村子,連一個好老師都沒有。書生的父母決定讓他外出求學,為此他們變賣了家裏所有值錢的東西。
在年輕人求學的途中,有一天天色已晚,他就準備翻過山頭,找個人家借住一宿。正走著的時候,忽然從樹林中跳出來一個山匪。書生嚇得拚命逃跑,可他體力不支,眼看就要被山匪追上了。這時,他發現前麵有一個山洞,想也沒想就鑽了進去。
山匪哪肯罷手,也緊跟著他,追了進去。山洞裏漆黑一片,在洞的深處,山匪終於把他逮住了。年輕人身上的錢財及衣物都被山匪搶走了,好在性命沒有丟。
山匪點燃一個火把,雖然能輕而易舉地看清腳下的石塊,不會被絆倒,但是走來走去也走不出這個山洞,最終迷失在了這個山洞之中,力竭而死。但書生並沒有因為這次“意外”而失魂落魄,他沒有火把,一路上跌跌撞撞,在黑暗中摸索得十分辛苦。但是,正是由於置身於一片黑暗之中,他的眼睛才能夠敏銳地感受到洞外透進來的一點點光亮,他朝著這點光亮摸索前行,終於逃離了山洞。
故事中的書生,如果他麵對眼前的困境自暴自棄,那又怎麼能看見黑暗中的光亮,最終險中逃生呢?
詩人惠特曼寫過:“要像樹和動物一樣,去麵對黑暗、暴風雨、饑餓、愚弄、意外和挫折。”我們從來沒有看到哪隻動物因為草地幹枯、天氣寒冷而暴跳如雷;也從未看到過它們因為身後有老虎、獅子的追趕而自暴自棄,等待被捉。
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總是會遭遇這樣那樣的挫折,如果隻是一味地把挫折無限放大,視為不可抗拒的災難,那麼也許就真的變成了災難。在一些沒有辦法解決的事情麵前,我們應該學著改變角度,不能鑽牛角尖。你用什麼方法來對待,那麼事情的走向就會隨著你的態度而發生變化。生活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候當我們轉過身,就會發現,原來我們身後也藏著生機勃勃的景象,隻是我們習慣了趕路,而忽略掉了身邊的美好。
把自己的痛苦看成是別人的痛苦雖然不容易,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思考,也許就能走出所謂的失敗,走向成功。所以說,問題的關鍵不是有多艱難,而是我們看待失敗的角度與心態。當我們從另一個出口走出去時,就有可能看到另一番天地。有時候,我們甚至會在不知不覺中與挫折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