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受封莫敵(1 / 2)

顯然,桓戎的這個提議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以至於桓天這樣經過大陣仗的人一時間也不禁有些語塞。而桓勇更是陷入了沉思。

烏桓人源屬於東胡,和東胡時期一樣,現在的烏桓也是由多個不同的部落組成,人們大多崇尚自然,崇拜日、月、星辰,水、火、樹、木、及自然萬物。祭祀的時候,大多是以拜日,拜火、拜山川草木為主。至於圖騰,更是各不相同,羆,虎、鹿、狼不一而足。然而,無論在哪個部落中,黃羆(熊)都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所以中原人索性以此區分東胡與山戎、東夷等異族,稱“東胡黃羆”。

而在烏桓人故老相傳的傳說中,莫敵是黃羆之王在人間的轉世,是戰無不勝的力量之神在人間的化身。正因莫敵有這麼一個尊崇的背景,所以受封莫敵的條件一直極為苛刻。隻有立下不世功業的勇士在全族的推舉下,通報部落大人後由全部健者公議,公議通過後再由祭司在黃羆石像前舉行儀式典禮,向冥冥之中的黃羆之王請封這個稱號,才算受封完成。莫敵雖然平日裏並無實權,但全部落人的敬仰無疑可以隨時彙聚成一股可怕的力量。在很多時候,這力量已隱隱淩駕於部落大人之上。

漫漫東胡八百年,得此封號的不過數十人,眼下楚天翔解了流波邑落的滅族之難,推為莫敵倒也不是浪得虛名,隻是他畢竟是來自中原的異族,這讓桓勇一時之間好不躊躇。沉思半晌,終是緩緩說道:“請封莫敵,須得報與浩天部全族公議。若按楚賢弟此番的功勞,自然是勝任有餘,隻是。。他畢竟來自中原,隻怕。。”

桓戎嗤的一笑道:“族裏又有哪條規矩說了中原人不可以受封莫敵?這可是有先例的!”

桓勇不禁眼前一亮,如果真有先例,那他自然不會阻撓此事,忙道:“我怎麼從未聽說過此事?”

桓戎笑道:“咱們烏桓多少年來,隻有語言,卻無文字。大多舊事口口相傳數十年後便難覓蹤跡。我也是在中原的書籍中查到確有一中原人在東胡受封為莫敵。”

邑落眾人聽到這裏,不禁一陣喧嘩。而楚天翔從開始便不明白莫敵是何稱號,但觀眾人神態已知這“莫敵”的稱號必然極為敏感,怎奈不知就裏,也不便多言,隻能耐住性子聽個究竟。

桓戎的一雙妙目在楚天翔臉上一掃而過,繼續說道:“百餘年前,我族兵強馬壯,與中原的燕、趙多有交鋒。一次擊敗燕國之後,燕國人為了求和,將他們的名將秦開送來當做人質。此人智勇過人,隻是一直被國君見疑,所以未能一展報複。質於我族之後,竟有投靠之意,在與山戎等諸鄰交鋒中,多次立下奇功,終究以異族身份受封為莫敵。隻可惜此人所為竟都是為了博取信任,後竟尋機逃回燕國。組織兵馬,一戰之下,將我族北驅千裏,趕回了草原。當時的諸部大人在盛怒之下,傳木為信,族中再也不許提及此人,尤其是受封之事。百年過去,族中自是再也無人知曉。”

楚天翔倒是聽過“秦開質胡”這段佳話,不過哪裏能記得這樣的細節。抬眼望去,桓戎俏麗的麵容上稍帶著一絲倦意,心中頓時明白了大半,想來她定是為此煞費了一番腦筋。雖然對莫敵的名頭毫不在意,卻也不禁對這位待己甚厚的女子心生感激。

既然事有先例,桓勇與楚天翔早已結為兄弟,自然是毫無異議。而族中眾人剛躲過滅族大難,早已對楚天翔奉若神明,此刻隻怕拍手稱快還來不及。桓勇行事倒也雷厲風行,當即派出使者,領了木信,前往浩天部大人所在通告此事。

事已至此,楚天翔也不便多言,既然插手了流波邑落的事情,想要再抽身而退已是不能,索性由得他們。更何況,在他看來,此刻尚有諸多收尾事宜更為緊要,也無須為此再耽擱時間商議。

桓勇剛剛布置完畢,伸了個懶腰,正準備轉身離去,卻被楚天翔一把拉住,附耳說道:“速叫伯父一起,去議事木屋商議一事!”

桓勇知他必有要事相商,也不耽擱,急忙跟桓天耳語幾句,三人便自去了議事木屋。

木門還未及掩上,桓勇便急道:“莫非又要有事?”

楚天翔沉吟道:“不知桓大哥與伯父可曾想過,日後與蒼鷹邑落如何相處?”

桓天歎道:“此番蒼鷹邑落損傷慘重,隻怕這仇恨永世難解了。”

桓勇卻豪笑道:“他們兵強馬壯之時,我們尚且不懼,現在又怕它什麼?你們中原不是有句話,叫做‘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麼?”

楚天翔搖頭歎道:“冤家宜解不宜結。蒼鷹邑落人多勢眾,雖然此番傷了元氣,但不過數年,隻怕又會卷土重來。有了這次的教訓,到那時必定會加倍的小心,要想再以計禦敵,隻怕是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