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皇上大婚 指掌清政權(2 / 3)

一路上,鼓樂齊鳴、禮炮聲聲,大婚盛裝的皇後阿魯特氏滿懷歡欣地候於坤寧宮,因為,同治皇帝馬上就要駕臨坤寧宮,他們夫妻將在這裏相見,行禮,然後再去拜見兩宮太後。不多時,同治皇帝滿麵春風地駕臨坤寧宮。這位富貴風流、蘊藉秀逸的少年天子急不可待地揭去皇後的紅蓋頭,他定睛一看,笑容立刻堆在臉上。隻見新娘子阿魯特氏麵如滿月,眉似春山,鳳眼含情,櫻唇帶露,珠光映鬢,娉婷脫俗,舉止大方,形態嫋嫋,好一個俏人兒!同治皇帝急切地說:“快行合巹禮!”太監、宮女們拍手齊笑,他們為皇後的芳容而拍手,為皇上的心急而笑。嬤嬤和喜娘們連忙端上酒菜。皇後恭敬地端起酒杯,正想為皇上斟酒,隻見同治皇帝一把奪過酒壺,竟親自為新娘斟上一杯,自己又斟上一杯。皇後紅著臉與皇上喝了交杯酒,坤寧宮裏再次響起了音樂。人們紛紛退下,坤寧宮的皇後臥房裏隻剩下一對幸福中的新人。同治皇帝輕輕地托起皇後的下巴,柔聲細語:“皇後,你好美!”皇後羞紅了臉,一言不發。同治皇帝畢竟年少,他急於證明自己的猜測:皇後是位大才女。於是,他輕吟:“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戲。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皇後抿嘴一笑,接著吟誦道:“同居長千裏,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嚐開。”

同治皇帝大喜:“李青蓮感悟甚深。”

皇後應和:“詩仙語句感人。”

同治皇帝望著天仙般的美豔婦,感慨道:“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皇後忙答:“臣妾絕不步楊妃後塵,臣妾不願君王不早朝。”

同治皇帝龍顏大悅,情不自禁地拍著皇後的手說:“果然名不虛傳,狀元之女的確出口成章。皇後,朕能擁有你,人生一大幸事啊!”

“皇上,臣妾能伺候皇上,更是三生有幸。”

同治皇帝激動地把皇後緊緊擁在懷裏,皇後半推半就,一對新婚夫婦便初涉了人生的仙境。

約一個時辰後,坤寧宮的大宮女站在門外說:“皇上,該去向兩宮太後請安了!”

同治皇帝結結巴巴地說:“好……好,朕這便起身。”

一語既出,他好後悔。身為天子,竟在一個宮女麵前露如此窘態。皇後阿魯特氏更是羞澀難耐,慌亂中竟穿不上衣衫。

同治皇帝很快鎮定下來,溫和地說:“不用慌張,她是奴婢,怕什麼。”

皇後的臉羞得像一塊大紅布,她幾乎要落下淚來。

同治皇帝撫摸著她那飛霞的臉龐,幸福地說:“皇後,你美豔無比、舉止大方,高雅脫俗,又嫻靜敏慧,兩宮太後一定會喜歡你的。”

同治皇帝帶著新婦阿魯特氏去拜見兩宮太後,果然不出同治皇帝所料,慈安東太後一見阿魯特氏便喜上眉梢。她笑容滿麵,牽過阿魯特氏的手,溫和地說:“嗯,狀元之女,名不虛傳,儀態萬方、龍準圓潤。”

慈禧太後一見兒媳婦脫俗雅致,心中也十分高興,溫和地說:“不錯!日後你應盡心伺候皇上,與慧妃、瑜嬪、殉嬪和睦相處,以母儀天下的風範威懾後宮。”

作為皇後的阿魯特氏當然聽得出西太後的弦外之音。進宮以前,阿魯特氏就聽說,最初西太後反對立她為皇後,隻是皇上堅決反對立富察氏為後,西太後才勉強同意納富察氏為妃。而且,就在今天,富察氏也進了官,她被加封為慧妃。此外,還有崇齡之女赫合裏氏為瑜嬪,自己的親姑媽賽尚阿之女阿魯特氏為殉嬪。

皇後阿魯特氏沉默了一會兒,小心謹慎地說:“請聖母皇太後放心,臣妾不會讓太後失望的。”

西太後笑著說:“這就好。你們幾個人,以你年長,凡事多讓著她們。”

兩宮太後都遞給阿魯特氏一個紅包,皇後收下了見麵禮。

西太後還特意從手腕上脫下一隻金鐲子送給兒媳婦,阿魯特氏惶恐不安,連忙推卻:“臣妾不敢接納這精美的鐲子。”

同治皇帝一見新娘有些慌張,便笑著說:“婆婆送給兒媳婦的禮物,有什麼不敢接納?快收下吧,謝過額娘便是。”

一句話提醒了慌亂中的皇後,阿魯特氏忙說:“謝額娘恩典。”

西太後笑著說:“好,歇著去吧。”

同治皇帝攜新婚妻子剛轉身,隻聽得西太後叮囑了一句:“皇上,別冷落了慧妃等人。”

同治皇帝應付了一聲,阿魯特氏臉上掠過一絲不快。她明白,西太後這話是說給她聽的,太後明明白白地告訴她:不可獨霸皇上,皇上也不可能專寵一個女人。

完成大婚,同治皇帝便該親政了。

同治十二年,愛新覺羅·載淳已滿十八周歲。他親政的日子初定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一切都在緊張地準備。西太後的情感比較複雜,雖,然她每日也帶著笑容,但一想到就要結束垂簾聽政的政治生涯,她難免有些失落。可是,以她的能力難以抵擋大勢之趨,皇上年滿十八歲,她已沒有任何理由來阻撓同治皇帝親政。不過,失落中還有一絲安慰,畢竟親政的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她又有些驕傲。

一想到兒子要親政,西太後便滋生出一個念頭:“他行嗎?把大清的江山完全地交給他,從來沒有獨立處理過朝政的少年能挑得動大清的江山嗎?”

對於同治皇帝的能力,西太後是有些懷疑的,她當然會憂心忡忡。

細心的東太後一眼就看破了西太後的心思,她耐心地勸導道:“妹妹,皇上已長大成人,歸政勢在必行。眼下皇上親政呼聲很高,我們就別再猶豫了。”

西太後對東太後的這句話很反感,立刻反駁道:“我說過不願歸政嗎?姐姐,你多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