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千萬不要做長舌婦,把一方的不滿傳達給另一方
要多做一些積極、正麵的努力,維係她們之間的關係,對於恩恩怨怨盡量少提、最好不提,引導她們和睦相處。要維護好夫妻之間的感情,需要夫妻雙方在多方麵做努力。婚姻與愛情是需要用心經營,精心維護,懂得付出的。有些人在婚後就不再關注對方的感受,不再花費心思去心疼自己的愛人,也不在乎愛人為自己做出的奉獻和犧牲。這將是導致婚姻死亡的重要導火索。
處理好家庭關係並不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隻要與雙方做好溝通,了解雙方矛盾後對症下藥,站在公正的立場處理問題就會輕鬆地做好兒子,當好丈夫。
10.真心交流,做子女的知心父母
如何與子女進行交流,已成為現代父母必修的一門課程。其實,要想實現現代父母的這一心願也不是什麼困難的問題,身為人父人母的人們要想成為子女的知心父母,隻要注重與子女溝通,就不是什麼難事。
如何才能與子女保持良好的溝通呢?前提就要努力去做子女的知心父母。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但是由於年齡尚小不能夠很好地控製自己的情緒,而情緒的好壞直接影響行為的正確與否。所以說,父母必須去了解子女的情緒,當孩子遇到不正確的情緒時要給予正確的引導。了解子女的情緒,才是與子女溝通的第一步。
有些父母還沒有掌握正確的溝通方法就想去了解子女的想法,往往采取的是一種探察的心態,他們是想通過了解然後對子女進行說服教育,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可是這種方法並不科學。因為,當孩子內心有困擾時,父母在不是真正了解的情況下,對他們進行探詢、訓誨、教導或安慰都很難起到好的作用。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更糟糕。
如何才能正確地了解子女的想法呢?
(1)理解子女的情緒變化
子女主動地向自己訴說內心的困擾,是每位父母所願意看到的情景。其實,這也正是子女們的願望。特別是在遇到問題或情緒上的困擾時,子女最需要能了解自己、關懷和包容自己的父母。既然是這樣,那麼為什麼現實生活中的子女卻很少能與父母達成有效溝通呢?問題可能出在父母身上。有些父母雖然特別關注子女的情緒變化,卻從不能正確對待,隻要子女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對子女大加訓斥,好像子女永遠是錯的,父母的意見、看法永遠是真理。這樣一來,子女即使想與父母交流也不願意說了。
大部分的父母都認為,如果你順著孩子的情緒而做,他們的思想就不會有進步;要想讓孩子進步得更快,就必須讓他按照家長的思想去做。所以,許多父母在與子女交流時最愛使用說教性語言,認為這樣才是為孩子好。實際上恰恰相反,正因為父母這樣的行為才造成了子女越來越與父母疏遠了。
(2)設法讓子女敞開心扉
現代社會子女在情緒出現問題時,想要訴說心聲的對象卻不是自己的父母。當發現孩子遇到什麼困難挫折時卻不想對自己訴說時,父母也不要強迫。因為孩子也同樣有隱私權,即使是父母,也要尊重子女獨立的思想與人格。倘若你真的想給孩子提供一些意見,想幫助他們解決疑難問題,那麼就采用合理的方式使子女樂於對你敞開心扉,你也可以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