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說話察言觀色(3)(3 / 3)

於是,這項業務便輕鬆地談成了。

與人交流需要建立在誠實的基礎上,一旦對客戶沒有了誠實,那麼也就是失去了客戶對你的信任。一個企業失去了信譽,也就意味著它的垮台。

10.發揮口才威力,讓別人接受你的意見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商場、社交場合,在與人說話、談判時都要本著該爭則爭,該讓則讓的原則,這樣才能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

在談判時,該剛時顯得優柔寡斷,別人會誤認為你懦弱無能;而該柔時,卻剛硬不阿,勢必破壞談話氣氛。隻有做到該剛則剛,該柔則柔,才能把話說得恰到好處。

在一次關於中國進口日本汽車的質量問題的談判會中。中日雙方都挑選了精明強幹的代表,可謂是兵對兵,將對將。

當雙方談判代表見麵時,都感覺到了彼此的不凡。雙方都彬彬有禮,氣氛友好。其實,大家心裏都非常明白,平靜的背後孕育著暴風驟雨。因此,雙方都沒有降低警惕心理。畢竟這次談判涉及的並不是三萬五萬,而是上億的經濟索賠。稍不留意,就可能給國家造成損失。

談判正式開始時,起初中方隻對全國各地這型汽車損壞的情況做了一個簡單介紹。對方清楚地明白汽車的質量問題是無法回避的,於是他們采取避重就輕的戰略,每句話都很謙虛謹慎,如此看來定是經過反複斟酌的。

在談到汽車損壞時他們說:“偶有車子輪胎炸裂,車架有裂紋……”

中方代表立即拿出在現場拍的照片說:“先生,這難道是裂紋嗎?”隨手又拿出一摞事先準備好的照片給對方看。

對方連忙改口:“是的,偶有一些裂縫和斷裂。”

中方步步緊逼,不給對方一絲緩衝的餘地說:“請不要用‘偶有’和‘一些’等模糊概念,我們用比例數字來證實,這樣才更準確,更科學。”

“請原諒,我們並沒有對此做準確統計。”對方用承認自己的過失來掩飾自己。

中方代表說:“不要緊,那就請看我方所做的統計數字和比例數字吧,貴公司可以對此進行進一步核對。”

對方對此感到驚訝。中方拿出商檢證書說:“這裏是商檢公證機關的公證結論,還有商檢時拍攝的錄像,請過目。”

在中方的步步緊逼下,對方大量證據麵前,不得不承認他們生產的汽車確實存在著嚴重的質量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中方代表向日本代表說:“汽車存在質量問題這是無可爭議的事情,我方建議日方給我們一個合理的索賠數目。”

接著,就是雙方爭議的主要內容——經濟索賠。日方針對這一問題,采取的是逐條報出策略,他們每報完一條,總要不間斷地停一下,環視中方代表的反應,最後日方以向中方賠償30億日元為條件結束了陳述。

中方代表聽完日方的條件後,說:“你方提出的條件中有許多模糊性語言,如‘大約’、‘預計’等,針對這一問題,你方應做個明確的表示。我方認為,最後的賠償金額應該是70億日元比較合理。”

日方代表聽了這個數字後,驚得目瞪口呆,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一巨大差額,許久才說:“差額太大啊!貴國提出的索賠額過高,若不壓減,我們會被解雇的。我們是有妻兒老小的……”

經過對方的哀求,中方決議將索賠金額壓低到60億日元。結果,日方仍然不同意,雙方各不相讓,又一番討價還價之後,最終以50億日元結束了談判。中方最終贏得了這場談判,維護了國家利益。

談判的目的是雙方就某一問題達成一致,實現雙方的共同利益。但這一結果的出現要建立在共同讓步的基礎上。有些時候,談判場上會出現這樣的一種情況:某方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惜用強硬的態度、嚴厲的話語與對方進行較量。要知道,既然出現在談判場上,就說明有一定的本事,如果另一方不肯讓步,談判的結果隻有一個——僵局。問題不但不能解決反而破壞了彼此的情分。所以,與其僵持不下,不如各讓一步。俗話說得好:“讓步是最好的進攻。”讓步的目的是為了得出結果,並非懦弱的表現。當然,涉及切身利益時,該爭還要爭。

在社會中闖蕩,說話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能有一張巧嘴,無論在社交中,還是在生活、商場中,都能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