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口無遮攔易樹敵,避開禁忌不碰壁(3)(1 / 3)

②想要改變對方的主張。最好能設法將自己的想法移植給對方,使對方覺得是自己修正了原有想法,而不是由別人指出的。對於那些無可挽救的人,應該站在朋友的立場上,給予懇切、正確的指正,使他有知過而改的想法,嚴厲責備的結果隻能適得其反。糾正對方的時候,有些人喜歡用命令的口吻,這樣效果不但不佳,相反還會得罪人,所以最好是用征詢式的語氣。

比如同樣的意思:“你不應該用紅色!”和“你認為不用紅顏色是不足會更好一點呢?”這兩種不同的說話方式產生的效果自然不同。

總而言之,在與人交流時,不要采取過激的話語,比如,大肆誇耀個人成就、財富,貶低對方的處境,這是交流中最嚴重的錯誤。

8.與同事說話不能忽視小節

阿諾德·本奈曾說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衝突糾紛,大都起因於那些令人討厭的聲音、語調以及不良的談吐習慣。”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人緣很好很受歡迎,但也有的人,卻處處得罪人。究其原因出在說話方式欠妥上。

許多人在與同事間進行言語交流時,很想通過交談增添工作情趣,但有些時候總是弄巧成拙、事與願違。其實,與同事交談也需要一定的方式和技巧。通常要注意以下一些細節。

(1)語言要婉轉

同事關係非常微妙,因為其中涉及利益問題,所以在與同事講話時要掌握一定的“火候”,應當分場合,比如指正別人的錯誤,雖然是好意,但是場合、時機不對,可能會讓對方下不了台,這樣就難免會傷害彼此的感情。

(2)禁忌嘮嘮叨叨

喜歡訴苦的人,最容易犯這樣的錯誤,剛見到別人,凳子還沒坐熱,就開始向對方哭訴自己的不幸、抱怨人際關係複雜、領導處事不公等。沒有人願意與這樣的人結交。

(3)實事求是

在與同事談話中,對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要虛心向他人請教,不要不懂裝懂,更不要扮演心理分析家的角色,對別人的言行亂猜測,希望別人誇讚自己知識淵博、經驗豐富。人無完人,不可能事事通,能在某個領域幹得出色已很不簡單了。不懂裝懂隻會令人生厭,所以,說話要實事求是。

(4)把別人的話聽完

現實生活中,具有強烈表達欲望的人很多。他們總是不識時務地打斷別人的話,積極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不管對方是否願意聽,隻要自己有想法了,就一定要立刻表達出來,尤其是當別人說得興高采烈、意思還沒表達清楚時,就貿然打斷。這種人自然會遭到排斥。

注意與同事說話的尺度,避免無意中傷害,以至於給以後的交流製造障礙。把話說得恰到好處,對順利地開展工作大有裨益,也會給辦公室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

(5)不要在背後議論他人

李忠在一家銷售公司做業務員,最大的愛好就是在背後說別人閑話。一天,一位新來的業務員和他一起出去辦事。在返回路上,李忠就與這個新人說公司這個不好那個不怎麼樣、同事怎樣怎樣、領導這個不好那個好等。第二天,李忠剛到公司,就被主管狠批了一頓,原因不言而喻。昨天的話,都傳到同事和領導的耳朵裏去了。結果,李忠差點被公司解雇。李忠的這種行為,是嫉妒心強的表現。當你在某同事麵前,議論其他同事時並要求他為你保密,這個人嘴上雖然滿口答應,但心裏一定會想:“你在我麵前議論別人,在別人麵前肯定也會議論我。”於是就會對你起了防範心理。

因此,千萬要記住:要想指正他人的缺點,應當麵向那人說。背後議論他人是同事之間最大的忌諱,既傷害了他人,也給自己增添麻煩。

(6)語言要溫和

在辦公室裏與人說話時,語言要溫和謙恭,讓人聽起來覺得有親切感。而不是剛一開口就把別人嗆回去,也不要用命令的口吻與人交談。說話時,切忌用手指指著對方,這會讓人覺得你很沒有禮貌,讓人認為你在侮辱他。大家在意見不統一時,也不要強迫別人聽從你的意見,有意見可以保留,對於那些原則性不是很強的問題,不必爭得麵紅耳赤、你死我活。在辦公室裏,不能否認,有些人的口才很好,但如果要想展現自己,可以用在商業談判上。如果在辦公室裏逞一時之快,同事們會對你敬而遠之,時間久了,自己就會成為一個不受歡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