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口無遮攔易樹敵,避開禁忌不碰壁(2)(3 / 3)

在與人談論的時候還要注意,不要總是展示自己的優越,有些人動不動就提到自己或家人的輝煌業績和顯赫地位,向同事們炫耀。

“我在大學當學生會主席的時候……”

“我在國家外經貿部的哥哥……”

“我們家的大理石地麵……”

時間一久,同事也會覺得你有意要“高人一等”“異於常人”,這會傷到同事們的自尊心,從而引起大家的不滿,導致對你產生厭惡、反感之情。最終把你摒棄在他們這些“常人”的圈子之外,冷漠你,孤立你。

其實說話的語氣在同事中間應當以謙和淡雅為主,口氣溫和不傲慢,才能在同事當中顯出你的良好品質,溝通與交流也會輕鬆自如。在與人談話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最主要的就是不要自誇

千萬不要自吹自擂,與其自誇,倒不如謙遜。也許自認為了不起的事,別人可能認為沒什麼大不了。好誇大自己的人,間接為拓展人際關係製造了障礙。別人表麵上對你恭恭敬敬,背地裏會指責你不會說話。當取得某些成績時,與其用自誇性語言往自己臉上貼金,倒不如讓別人說出讚賞性的話。

(2)不揭別人的隱私,不做無謂的爭辯

很隨便地把別人的短處或隱私揭發出來,這樣不但會損害別人的聲望,而且還會將自己卑劣的人格表現得一覽無餘。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在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事情往往具有兩麵性,自己知道的那部分未必是事情的真相,不一定可靠,所以不要到處宣揚。否則,很可能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到那時後悔晚矣。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遇到一些紛繁瑣事是在所難免的,不值得板起臉與別人爭論不休。如果自己偏偏是那種喜歡爭辯的人,那麼你的精力和時間會顯得很不值錢,更不要說對人際關係的損害程度了。

生活瑣事上的爭論,不同於哲學爭論。哲學界為了某一問題爭論一個甚至是幾個世紀,也是有可能發生的,其目的是追求真理,給人類留下正確的文化遺產。而生活上的瑣事爭論,往往為的隻是一個麵子問題,將二者對照來看,後者不免有些小題大做。

為了一些小事爭論,沒有任何好處,隻能:

①損害了別人的自尊,影響了個人形象;

②使自己養成挑剔的惡習;

③會使自己變得驕傲自大;

④會破壞辛苦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

尊敬別人是談話時必須要遵守的守則。單單為刁難對方,逞一時之強,於人於己都無好處。如果不願別人損害自己的尊嚴,就絕對不可以刺傷別人的自尊心。

別忘了那句話:“要想別人尊敬你,必須先尊敬別人。”

(3)不用強硬語氣給別人糾錯

一個人在做錯事或做了一件吃虧的事時,能否糾正,關鍵在於這件事是否是從自己口裏說出來的。如果自己心甘情願將過錯說出來,說明這一錯誤很可能得以改正;倘若是由別人指出來的,那麼在被人指出的情況下,當事人很可能為自己的過錯做出種種辯護。

糾正別人的錯誤時,也要講究方法:

①要持同情的態度。因為這樣做,不會吹毛求疵,同時對別人的過錯予以諒解,從而培養自己的大度胸懷。

還要注意的是,說話要用一種溫和的語氣。“你真糊塗,這件事完全弄錯了!”這樣具有刺激性意味的字眼最好不要用,因為聽者會因此產生抵觸心理。因此要用一種溫和的態度來對待,在指出別人錯誤的時候,囉唆不絕,這樣不但會使對方陷於窘境、難堪,而且還會造成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