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這才神色黯淡地說:“先生,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現在找工作很難,是不是?”
青年很緊張地看了女孩一眼,泛紅的臉上浮出一絲笑意,回答說:“是的,的確如此。”
女孩說:“如果把我換成你,你在這裏會幹得不錯。”
青年退了回來,把手伸給她:“我可以祝福你嗎?”
女孩立即伸出手來迎接他的“祝福”,然後以十分柔和的聲音說:“也祝你好運!”珠寶就在青年人的手掌上,女孩兒拿到了珠寶非常高興。
職場上,有些人嫉妒別人的能力比自己高,才學比自己淵博。遇到這樣的人,如果你要點破他的行為,就要把話說到他的心坎裏。
(1)突出你的誠意
必須懷著一顆體諒的心。雖然說,他在做事時某些方麵還不完善需要改進,但說不定他有難言的苦衷。所以,在點破他時,還要高呼理解萬歲,不要隻講結果不講過程。
(2)用事實說話
建立在事實真相的基礎上,捕風捉影、無中生有隻會弄巧成拙。隻有在了解事實真相的情況下,才能正確地判斷是否有必要提出忠告,忠告該怎樣去提,以什麼樣的角度提,取得的效果會比較好。
(3)簡明扼要地突出重點
簡明扼要很重要,思路雜亂,言語囉唆肯定會影響效果。
(4)給對方留有回旋的餘地
不能把對方的路堵死,切勿將他人批評得一無是處,該隱藏的還是要隱藏,否則很容易引起對方的逆反心理,形成破罐破摔的局勢,最終忠告沒提成反倒被別人誤會存心不良。含蓄指責的同時,不妨加些讚美,所以,在為他人提忠告時千萬要謹慎行事,點到為止,留有餘地。
有一個書生向一位高僧尋求處事方法,高僧為書生開了一副藥方,告訴他如何待人接物。藥方的內容是:熱心腸一副、溫柔二片、說理三分等。這其中的含義不難理解。
其中“說理二分”包括兩層含義:
其一,這是一種技巧。倘若你有理,而對方又是個聰明人,你無須將你的理說得太過於詳細,隻要一點對方就會明白,所以話說三分就足夠了,根本沒有必要畫蛇添足。
其二,“說理三分”也突出了一種處事的態度——寬容。人無完人,誰沒有點缺陷?雙方隻要做到心知肚明,你再巧妙地點上幾句,別人自然清楚你的用意,而且還會感激你給他留麵子,否則隻會兩敗俱傷。
做人不能太露,太露了不可取。半含半露是一種大氣、一種涵養,一種風度,真正會做人的人,總是在指責他人的時候留一手,不直接點明,不是得理不饒人,而是用含沙射影來代替直截了當;總是能把話說三分、點到為止運用得恰到好處。
其實,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就難了。“一吐為快”是人性的弱點之一,更何況自己握著理,更會“理直氣壯”,哪裏還能占理十分說三分?雖然許多人懷有“熱心腸一副”“溫柔二片”,可是如果做不到也難成大氣候。
言有盡而意無窮,有情盡在不言中,告訴別人你話中有話,這就是話說三分、點到為止的藝術,這不失為一種大的智慧,既指出對方的錯誤,又保全了對方的麵子,打動了對方的心。
9.說活話,辦活事
針對一些模棱兩可的問題,最好以靈活的話語對待,這樣比較容易脫身,也是機智、敏銳的一種表現。如果遭到別人似是而非問題的刁難時。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絕對不能胡言亂語或與人抬杠,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說活話。
現實生活中,有些話沒有必要也無法說得太實太死,太過於絕對很可能讓不懷好意者鑽了空子。
遭受他人刁難,麵對兩難問題時,冥思苦想毫無意義,而是要反其道而行之,用靈活的語言回答他含糊的疑問,借此擺脫困境,讓對手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王元澤是宋朝文學家王安石之子,年幼時就表現出其過人的智慧。
有一次,一位客人把一頭獐和一頭鹿放在一個籠子裏,讓王元澤分辨哪個是獐,哪個是鹿。
王元澤的回答不但說得頭頭是理,還顯示出他的聰明才智,他說:“獐旁邊的那頭是鹿,鹿旁邊的那頭是獐。”那位客人對王元澤的回答已沒有了說辭。
盡管王元澤回答得並不具體,但是事實就是如此,不但回擊了刁難他的客人,也表現了自己的聰穎之處。
假設王元澤老老實實地回答“不知道”,不但顯示不出他的過人之處,得不到客人們的讚賞,還可能給王安石丟臉,別人會笑他養了這麼個愚鈍、木訥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