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言語多些幽默,交流少些麻煩(3)(1 / 3)

給他人提建議時,如果你理直氣壯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別人未必能心悅誠服地接受,而且還可能對你產生看法,認為你狂妄自大。本來是一片好意,卻好心不得好報。倘若能把提意見的方式幽默化,結果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怎樣將提意見的方式幽默化呢?不妨參考如下幾點:

(1)用幽默的方式掀起別人的好奇心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用幽默的方式掀起別人的好奇心更能達到提意見的效果。

1890年,著名的幽默大師馬克·吐溫和一些社會名流共同參加了道奇夫人的家宴。不一會,宴會上就出現了爭論的情景,雖說這是宴會上經常會發生的現象,但是馬克·吐溫認為這樣有傷大雅,也容易破壞融洽的氣氛。可是,如果在人群中大叫一聲“安靜”,肯定會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大家勢必會不歡而做。當然,如果置之不理,甚至是任其發展下去,必定會影響宴會的質量。

馬克·吐溫沉思了一下,對鄰座的一位太太說:“我想在和諧的氣氛中讓爭吵停止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與大家開個玩笑。這需要您的配合,您隻要把頭歪到我這邊來,假裝對我的話題很感興趣就可以了。這樣,別人越聽不到我說的話,就越想聽,然後就能達到預期目的。

“我隻要與您嘰嘰咕咕談上一陣子,您就會看到爭吵會慢慢停下來,最後,除了我嘰嘰咕咕的聲音外,其他什麼聲音都沒有了。”

於是,他低聲給鄰座那位太太講起了11年前發生的事情:“那時,我到芝加哥去參加歡迎格蘭特的慶祝活動時,活動當天便設了一個盛大的宴會,到場的退伍軍人有600多人。坐在我旁邊的是某某先生,他耳朵有些不靈便,具備聾子特有的特征,他對人不是好好地說話,而是大聲地吼叫,有時候手拿刀叉沉思五六分鍾,然後突然大吼一聲,如果沒有防範意識肯定會嚇一跳。”

當馬克·吐溫說到比較精彩的地方,鄰座的那位夫人還會發出驚歎的叫聲。不久,吵鬧聲就逐漸地小了下來,一對對驚奇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馬克·吐溫身上,但他並沒有停止與鄰座那位太太交談的意思,繼續他們的談話。

這時,全場所有的爭吵聲全部停了下來,取而代之的是馬克·吐溫的聲音。馬克·吐溫見時機已到,便開口說:“我隻是和大家開了個玩笑,目的是告訴大家要講些禮貌,顧及一下場合,並把這個教訓謹記於心。”大家聽了,哄堂大笑起來,每個參與爭吵者的臉上都有些尷尬的表情。

(2)用含蓄的語言創造幽默效果

某些場合中,提意見時不能直截了當地說出來,要適當地拐個彎,這樣別人才更容易接受。

有這樣一個笑話:一個酒店老板剛愎自用,目空一切,從不聽從別人的建議。一天,店裏來了一位客人,點了一壺酒和幾樣小菜。客人隻喝了一口,便說:“老板,你們的酒是酸的,我認為該更換了。”

老板不由分說地把客人綁起來吊在了屋梁上。正在這時,店裏又來了一位客人,見到有人被吊在屋梁上,好奇地向老板打聽原因。老板說:“這個人太不自量力,竟然誣陷本店那香味醇厚的酒是酸的,你說該不該接受懲罰?”

來客說:“可不可以讓我嚐嚐?”

老板殷勤地給他端了一杯酒,客人呷了一口,酸得皺起眉對老板說:“我看你還是把他放下來吧,把我吊上去好了!”

老板聽後,自己也嚐了一口酒,果真如二位客人所說,就是酸的,於是把第一位客人放了下來。

雖然這隻是一個笑話,但卻說明了一些問題:後一個顧客之所以沒有遭到第一位客人的“待遇”,是因為他能以含蓄的語言創造一種幽默,把提意見的方式幽默化了,使那位剛愎自用、目空一切的老板接受了自己的意見。這就是說話的藝術,值得人們仔細品味。

(3)“指桑罵槐”式的幽默

給別人提建議時,可以借助別人的滑稽事例來烘托自己的看法,雖然有些指桑罵槐的意味,但確實是一個好計策,不但能將提建議的方式幽默化,給人提供笑料,還可以使當事人心甘情願地接受。

據說漢武帝在晚年時期,非常希望能長生不老。一天,他對侍臣說:“相書上說,一個人鼻子下麵的‘人中’越長,命就越長;倘若‘人中’長一寸,就能活到百歲。不知這種說法可信不可信?”

東方朔聽了漢武帝的話,知道他又在做長生不死的夢了,於是,臉上露出狂妄的笑意。漢武帝見東方朔麵露不屑之情,頓時火冒三丈,厲聲喝道:“東方朔,你竟敢大逆不道,在嘲笑我嗎?”

東方朔脫下帽子笑容可掬地說:“皇上誤會了,我怎敢笑皇上呢?我是在笑彭祖的麵相,實在是太滑稽了。”

漢武帝問:“彭祖的麵相有什麼可笑呢?”

東方朔說:“據說彭祖活了八百歲,如果如皇上剛才說的,那他的‘人中’就有八寸長,那麼,他的臉不就有丈把長了嗎?皇上不認為這樣的麵相太可笑了嗎?”漢武帝聽了,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東方朔的英明之處,就在於他能將嚴肅的氣氛以幽默的方式變得活躍起來。他用笑彭祖的辦法幽默地譏諷了漢武帝的荒唐,有些指桑罵槐的味道。也正是這樣,漢武帝才沒有責罰他,同時還接受了他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