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說拒絕的話要委婉,說求人的話要有力(2)(2 / 3)

(2)多—些關懷與彈性

拒絕他人時,除了委婉拒絕或者提出替代的辦法外,隔一段時間還要主動關心一下對方的情況,看看事情是否已經解決了。

有時候拒絕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對方會不定時提出同樣的要求。若能由被動變成主動而關心對方,並讓對方明白自己的苦衷與立場,可以避免拒絕他人時的尷尬與影響。當雙方情況都有所變化時,就有可能滿足對方的要求。

拒絕過程中,除了技巧,更需要有發自內心的耐心與關懷。若隻是隨隨便便地敷衍了事,對方都看得到。這樣,會讓人覺得你是一個不誠懇的人,對你的人際關係傷害會更大。

總之,隻要你真心地說“不”,對方也一定會了解你的苦衷,而且你也成功地拒絕了他人。

西奧多·羅斯福擔任紐約州州長的時候,每當出現重要職位的空缺時,就邀請所有的政治領袖推薦接任人選。

羅斯福說:“起初他們也許會提議一個很差勁的黨棍,就是那種需要‘照顧’的人。我就告訴他們,任命這樣一個人不是好政策,大眾也不會讚成。然後,他們又把另一個黨棍的名字提供給我。這一次是個老公務員,他隻求一切平安,少有建樹。我告訴他們,這個人無法達到大眾的期望。接著,我又請求他們,看看他們是否能找到一個適合這職位的人選。他們第三次建議的人選,差不多,但還不能行。接著,我謝謝他們,請求他們再試一次,而他們第四次所推舉的人就可以接受了,因為那個人是一個連我自己也會挑選的最佳人選。我對他們的協助表示感激,接著就任命那個人。我還把這個任命的功勞歸之於他們……我告訴他們,我這樣做是為了能使他們感到高興。現在,該輪到他們來使我高興了。而他們真的使我高興,他們以支持像‘文職法案’和‘特別稅法案’這類全麵性的改革方案這樣的行動,來使我高興。”

這就是在溫和的態度下取得的良好效果,以雙方都滿意的結果而告終。

(3)不妨先傾聽一下,再說“不”

在工作中,往往每個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當你的同事向你提出要求時,他們心中通常也會有某些困擾或擔憂,擔心你會不會馬上拒絕,擔心你會不會給他臉色看。因此,在你決定拒絕之前,首先要注意傾聽他的訴說,最好的辦法是,請對方把自己的處境與需要,講得更明了一些,自己才能知道如何幫他。接著向他表示你了解他的難處,若是你易地而處,也一定會如此。

“傾聽”能讓對方得到自己被尊重的感覺,在你婉轉地表明拒絕他人的立場時,也要能避免傷害他人的感覺,還要避免讓人覺得你隻是在應付他而已。如果你的拒絕是因為自己有一定工作負荷,傾聽可以讓你清楚地界定對方的要求是不是你分內的工作,而且是否包含在自己目前的工作範圍內。或許你仔細聽了他的請求後,會發現協助他有助於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與經驗。這時候,你在兼顧目前工作的原則下,犧牲一點自己的休閑時間來幫助對方,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絕對是有幫助的。

“傾聽”還有一個好處是,雖然你拒絕了他,但你可以針對他的情況,建議他如何取得適當的支援。若是能提出更好的辦法或替代方案,對方一樣會感激你。甚至在你的指引下找到更適當的方法,這樣也會事半功倍。

其實生活中拒絕他人的時候有很多,人們也應該學會拒絕。懂得拒絕,就能充分計劃自己的生活,做一個有個性且自由自在的人,而不會被徒增的勞務累壞自己。懂得拒絕,將會使你受益無窮。適宜的拒絕,不但不會給你帶來負麵影響,反而能得到他人的敬佩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