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愛28(2 / 3)

年關快到,從柳三變那兒拿了一點錢,接著把爸爸、小姐姐姐夫加上小孩子自老家給接過來一起過春節。趕到車站去迎接爸爸他們的時候,我當即便呆住了。多年都沒看到,爸爸竟然頭發以及胡子什麼的都白掉了,這背也有點彎了,感覺上蒼老了很多,而他這個人剛才五十來歲。我的心裏麵突然的一揪,差點便當即哭了起來。我小姐姐的變化也蠻大的,她的歲數比老姐還要小兩歲,現在才剛二十五歲,可竟比老姐感覺上老得多,盡管光看臉型可聊天仍然是一個美女,可皮膚衰老得行,看上去都像三十來歲的模樣了,隻不過是舉止間仍保留著一點以前的風采,依舊是這麼幹淨利索決不猶豫。

小姐姐夫是沒有什麼變化,笑嗬嗬地感覺上很高興。五歲的小外甥見到了我便向小姐姐懷內躲,因為他仍沒有看過我。對待這種小子我一直是很容易上手的,笑嗬嗬的抱過來叫他喊自己舅舅,接著便拿著他去買東西吃,不足半個鍾頭小小子便坐在我雙肩上不願意下來了。而小姐姐笑著說幾年裏沒見你還是這麼會哄小小孩啊。我說小小孩感覺最為銳利了,什麼人誠心喜歡他什麼人假裝甚至厭惡他立馬便能感覺到。他可是我的小外甥,我會不痛愛他嘛?

好幾年都沒回本省老家了,見到了這一群最為親密的人心裏麵一直是酸酸的,老希望竭盡自己所能來彌補他們。便陪一起他們去城隍廟吃小籠包,去吃上海最有名氣的小吃,去逛百貨商場,買這買這的,叫小外甥待在我雙肩上坐了從頭到尾一天,心裏麵對他痛得了不得,快要恨不可以將全上海都給買了下來給他。可是在外麵吃了這麼多麼好東西,回到居住的房子,小姐姐下便廚給我們做了一通聊簡單的家常菜,竟讓我差點當即流下淚水來。小姐姐她到現在都還記得當年我的胃口,知道我喜歡吃辣的,每個菜都擺了辣椒。有宮保雞丁,魚香茄子,有水煮毛豆,和雞蛋湯,很簡單很實惠的幾個素菜,雖然沒有一點兒的山珍海味,嚐起來竟是從來沒有的香甜,因為這當中包含著家的滋味。這是我最親的家人啊!

晚上我不忍心走開,跟爸爸小姐姐夫擠擠睡在了一塊兒,問了他們有關家裏的狀況,知道了很多的事。有的人誕生了,也有的人辭世了;有的人成婚了,然而也有的人分手了;有的人富貴了,也有的人病了過去,有養小老婆的也有偷男人的,但也有鼓起扶持始終不渝的。這個個曾經熟悉的名字順溜的聽來,竟然是這麼的親近,就算是原來不夠親密的人,現在也能記憶起了與他有關的一點趣事。也聊起了過春節時的彩燈,和拜年時候的習俗,還有我小時候候的調皮。這一宿,我們三人都沒有完全睡覺,聊了從頭到尾一宿。

和他們一起去東方明珠電視塔的時候,我忍不住心酸,小時候侯,感覺爸爸的體力真是無窮的,挑著有一百來斤的擔子走到好幾十裏外一點問題也都沒過,對於他欽佩得了不可以,現在,他已經老了。拚命的合影,快要將膠卷當成廢紙對待,竟挽救不了這失去的時光。

春節到了,還是依照老家的習俗,叫爸爸坐上席,給咱祖宗們上支香磕個頭,為辭世的人祈福。老姐笑著說現在都市人哪兒還興這個,可她竟哭得都不行了。坐在一塊兒吃年夜飯和守歲,不斷地給爸爸敬酒,竟又擔憂他老人家受不受得了。承受爸爸的紅包,然後給外甥給包了個很大的壓歲錢,便聽著他喊了聲動聽的“小舅舅”感覺吃上什麼的苦或花上什麼的錢都應該的。

在過完了年,我問爸爸願不願意到上海來住,爸爸搖了搖腦袋,說習慣不來這個大都市,還是在村子內自在,你如果是有孝心,早一點娶一個老婆生一個孫子,不要像你老姐這樣到現在都找不著對像,害得家裏人擔憂。我跟老姐那時候都笑出聲來,在城市中心日子久了,說到底有點觀讀還是跟農村內不一樣的。小姐姐夫說他們兩個在外鄉開了一間門麵,日子也還安穩,不要我們再幫助他們了,我們自己照料好自己便行了。我看了看小姐姐,再看了看小姐姐夫,然後滿足的笑起來了。不是替他們如今天子安穩而笑,你則是在這一段時間內發現他們兩人的情感依舊一點都沒改變,很多柔情和蜜意在不知道什麼時候中表現了出來。當小姐姐夫頭枕在了小姐姐的大腿上哄兒子的時候,當小姐姐為小姐姐夫洗頭兩人打鬧的時候,在小外甥耍賴在他們兩人當中撒嬌的時候,當小姐姐勸著小孩子別再看電視快點去洗澡的時候,當小姐姐夫教育孩子而我小姐姐攔阻的時候,我忽然感覺我好生嫉妒他們,真的好嫉妒我那小外甥。

可是快樂一直是很短的,盡管我願意為了這大半個月的快樂不容易從頭到尾一年,但它說到底還是要走開。離其他時候小外甥環著我哭得徹徹底底的,說什麼也不願意走,害得我哄了他從頭到尾一個鍾頭,許下了很多的諾言。走的時候大夥兒都很抑製,可竟什麼多餘的廢話都沒說。老姐在走出西車站,在那兒呆呆地站了好一會兒,最後隻說了一句俗話:“天下沒不散的筵席,該回頭努力了。”接著便和我道別上車走了。

對的,是該回頭努力了。我仍要去找新工作,仍要接著為日子跑波。那些事,也隻會存在心裏麵,想他們的時候,將相片拿出來看看,否則,便再將他們接過來亦或是回到家裏去看看。想要大夥兒都湊在一塊兒總是是我跟老姐的幻想,可現在竟還沒有本事達到。

在互聯網上交了一些好友,有個被我叫做歡姐的網友跟我說,大概我應該改變一下途徑,就別再做什麼技術員工,她感覺我做管理亦或是市場會更好。我便問她為什麼,她說我對人性很熟悉,看得很徹底,況且經常能從一點其他人不留心的微小的變化裏見到大的東西,具有了這領域的特殊才能。我給她這樣一捧,感覺有點想當然了,便怦然動心,然後決意去試一試。接著我便去了勞動力市場,投上了自己的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