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7章 甘當“縮頭烏龜”(2 / 2)

顯然,這位原處長犯了功高蓋主的忌諱。曆史上有多少人因此而丟官喪命啊!所以,“出頭的椽子先爛”,為官者切記要忍耐自我表現的衝動。同時,賣貨要找懂行的商家,不能不問青紅皂白就拿出手上的貨物。才智的自我克製不是自我埋沒,而是積極尋求能夠發揮自己才能的地方,尋求能夠賞識自己才華的人,然後再一層身手。

正如《論語》所說:“有塊美玉,把它放在匣子裏藏起來,等到有好的價錢再賣出去。大家說,賣了吧。但我要等到高價再賣。”春秋戰國時代的人寧俞,即寧武子,是衛國的卿子。孔子曾評價他說:寧武子在國家安定時就聰明,在國家昏暗時就裝糊塗,他的聰明別人趕得上,他裝傻時別人就趕不上了。

才智的忍耐達到極致就是要裝傻扮癡,很多聰明人卻極不情願裝傻。更可悲的是,一些人就怕別人把他當做傻瓜,千方百計地想賣弄一下聰明,豈不知這樣更傻!

有才華的人學會自我保護太重要了。社會是一個存在,亙古如恒。我們不能責怪社會,腐敗和清明,淳樸和奸猾都是相對的。政治不是職業權力的參與,使官場成了一個檢驗人性的試金石。有才華、正直的官員利用政治為民謀福利,造福社會,然而小人卻以妒賢嫉能,搬弄是非;禍國殃民。《老子》說:“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意思是最聰明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雖然有才華學識,但平時像個呆子,不自作聰明;雖然能言善辯,但好像不會講話一樣。一個人,特別是身在官場的人,不會自我保護隻能導致才華的埋沒。這種素質為官不可無。

無論是初涉官道,還是位居高官,都應該“藏巧顯拙”。在這方麵,苟攸應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眾所周知,曹操是個難侍候的主兒。他有過人的才華,下手快,出手狠,疑忌心重,氣量狹窄,把“寧教我負天下,不可天下人負我”為信條。他殺了在危難中款待他的呂伯奢一家九口人,殺了能摸透他的心事,鋒芒外露的謀士楊修。然而,苟攸作為他手下的一位謀士,卻能與他融洽相處,前後為曹操謀劃十二奇策。曹操玩弄權術,想讓手下的人怕他,荀攸未必不知道,但他不露聲色。而楊修總是想表現自己的聰明,說破曹操的目的,終於為曹操所不容,苟攸對曹操執禮甚恭,讓曹操感自己的重要和特殊,平時對一些小事,總是裝聾作啞,順水推舟,想來“丞相英明”之類的話是不會少說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他博得曹操的信任和欣賞,每到關鍵時刻,他的計劃就總能為曹操所接受,從而使自己的才能得達到了極大程度的發揮,又給自己創造了一個寬鬆和諧的環境,把處世的藝術發揮到極致,所以曹操說他“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

洪應明在其傳世名著《菜根譚》中也認為,富者應多施舍,智者亦不炫耀,操履不可少變,鋒芒不可太露。他指出:“富貴家宜寬厚,而反忌刻,是富貴而貧淺其行矣!如何能享?聰明人亦斂藏,而反炫耀,是聰明而愚俗其病矣!如何不敗?”這段話的意思是:一個富貴的家庭待人接物應該寬厚仁義,但有的人反而刻薄無禮,這種人雖身為富貴之家,可是他的行為跟貧賤之人卻完全相同,這樣又如何能夠長久享有富貴呢?

處事為人,其實歸根到底,世就是古人所言的“方圓”之術,也即為人要方,但處事要圓,這個“圓”當然不是指圓滑,而是一種為人處事的藝術與技巧,掌握了這種藝術與技巧,你就會在自己的事業與生活等方方麵麵營造良好氛圍,從而令人事事順心,更加快捷高效地達到事業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