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3章 當機立斷的智慧(1 / 1)

在人生旅途的全過程中,誰也無法避開風險,要想有大成,就一定要徹底杜絕猶豫不決,患得患失的毛病,不要總盯著鼻子眼前的蠅頭小利。因此,為了獲大利,就不能計較一時一事的得失,真正笑到最後的人,往往就是拿到西瓜而不在乎掉一兩粒芝麻的高明人士。在求人過程中,如果情況不妙,必須以極大的勇氣,當機立斷,主動撤退,這時如果還猶豫不決,當斷不斷,可能會輸得血本無歸。

當唐太宗自知將死時,還想著要確保子孫們的皇帝位置,要讓頗有嫌疑的武則天跟隨自己一同去見閻羅王。臨死之前,他當著太子李治之麵問武媚娘:“朕這次患病,一直醫治無效,病情日日加重,眼看著是起不來了。你在朕身邊已有不少時日,朕實在不忍心撇你而去。你不妨自己想一想,朕死之後,你該如何自處呢?”

武媚娘冰雪聰明,哪還聽不出自己身臨絕境的危險。怎麼辦?武媚娘知道,此時隻要能保住性命,就不怕將來沒有出頭之日。然而要保住性命,又談何容易,唯有丟棄一切的一切,方有一線希望。於是她趕緊跪下說:“妾蒙聖上隆恩,本該以一死來報答。但聖躬未必即此一病不愈,所以妾才遲遲不敢就死。妾隻願現在就削發出家,長齋拜佛,到尼姑庵去日日拜祝聖上長壽,聊以報效聖上的恩寵。”

唐太宗一聽,連聲說“好”,並命她即日出宮,“省得朕為你勞心了”。原來唐太宗要處死武媚娘,但心裏多少有點不忍。現在武媚娘既然敢於拋卻一切,脫離紅塵,去當尼姑,那麼對於子孫皇位而言,活著的武媚娘等於死了的武媚娘,不可能有什麼危害了。

武媚娘拜謝而去。一旁的太子李治卻如遭晴空霹靂,動也動不了。唐太宗卻在自言自語:“天下沒有尼姑要做皇帝的,我死也可安心了。”

李治聽得莫名其妙,也不去管他。借機溜出來,去了媚娘臥室。見媚娘正在檢點什物,便對她嗚咽道:“卿竟甘心撇下了我嗎?”媚娘道:“主命難違,隻好走了。”“了”字未畢,淚已雨下,語不成聲了。太子道:“你何必自己說願意去當尼姑呢?”武媚娘鎮定了一下情緒,把自己的計策告訴了李治:“我要不主動說出去當尼姑,隻有死路一條。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隻要殿下登基之後,不忘舊情,那麼我總會有出頭之日……”

太子李治佩服武媚娘的才智,當即解下一個九龍玉佩,送給媚娘作為信物。太子登基不久,武媚娘果真再次進宮,之後成為中國曆史上聲名赫赫的一代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