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軟繩能套猛虎(1 / 1)

運用“趕鴨子上架”的策略辦事,有時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你用的手法是“趕”,是“強迫”,而非對方自願“上架”,其內心不平是在所難免的,而且,這種“打壓”策略是建立在你的實力強於對方的基礎之上的。但是,對方實力如果遠遠強於你,這時則不能采取強硬的手段。怎麼辦?俗語說滴水可以穿石,柔竹能敵強風。在不能采用強硬手法的時候,不妨來個綿力相迎,以柔克剛,拿軟繩去縛猛虎。

唐廣德二年(公元764年),安史之亂剛剛被平定,仆固懷恩卻在北方糾眾反叛,屢屢攻城奪野。唐代宗隻好命聲望卓著的郭子儀為副元帥,率軍平叛。郭子儀令其兒子郭希以檢校尚書的身份兼行營節度使,屯兵在分州。分州地方的一些不法青年,紛紛在郭希的名下掛名,然後以軍人的名義大白天就在集市上橫行不法,要是有人不滿足其要求,即遭毒打,甚至將懷孕的婦人活活打死。分州節度使白孝德因懼怕郭子儀的威名,對此提都不敢提一下。白孝德的下屬涇刺史段秀實則感到事關唐朝安危和郭子儀的名節,便毛遂自薦請求處理此事。白孝德立即下文,令他代理軍隊中的執示官都虞侯。

段秀實到任不久,郭希軍隊中有17名士兵到集市上搶酒,重傷了釀酒的工人,打壞了酒場許多釀酒器皿。段秀實布置士卒把他們統統抓來,砍下他們的腦袋掛在長矛上,立於集市示眾。

郭希軍營所有軍人為之騷動,全部披上了盔甲,準備將段秀實亂刃分屍。在此危急關頭,段秀實不僅沒有驚惶失措,反而解下了身上的佩刀,選了一個年老且行動不便的老兵給他牽著馬,徑直來到郭希軍營門口。

聽說段秀實竟敢前來,披甲帶盔的士兵都出來了。段秀實笑著一邊走一邊說:“殺一個老兵,何必還要披甲帶甲,如臨大敵?我頂著頭顱前來,要親自由郭尚書來取!”全副武裝的士兵見一老一文一匹瘦馬,驚愕不已。本以為要進行一場硬拚,眼見得對手如此文弱,反而紛紛讓路了。

段秀實見到了郭希,本來是想勸他整肅軍紀的,卻正話反說,從維護郭家的功名說起,對郭希說:“郭子儀副元帥的功勞充盈於天地之間,您作為他的兒子卻放縱士兵大肆暴逆。如果因此而使唐朝邊境發生動亂,這要歸罪於誰呢?動亂的罪過無疑要牽連到郭副元帥。而今分州的不法青年紛紛在你的軍隊中掛了名,借機胡作非為,殘殺無辜。別人都說您郭尚書憑著副元帥的勢力不管束自己的士兵,長此以往,那麼郭家的功名還能保存多久呢?”

郭希本來對段秀實自作主張捕殺他的士兵心存不快,對於士兵的激憤情緒聽之任之,想要看看段秀實到底有多大的能耐。現在見段秀實完全不作防備地闖進軍營,聽段秀實一說,覺得段秀實完全是為保護郭家功名才這樣做的,便一改原來的強硬態度,反而覺得對弱小的段秀實必須加以保護,以免被手下人因憤而殺。趕緊對段秀實拜了又拜,說:“多虧您的教導。”喝令手下人解除武裝,不許傷害段秀實。

段秀實為讓郭希下定決心管束軍隊,幹脆故作姿態,又對郭希說:“我到現在還沒有吃晚飯,肚子餓了,請為我備飯吧。”吃完飯後又說:“我的舊病發作了,需要在您這裏住一宿。”這樣,段秀實竟在隻有一名老兵守護的情況下,睡在充滿敵意的軍營之中。

在這種情況下,麵對沒有絲毫惡意的段秀實,郭希害怕憤怒的軍人殺了這個不作抵抗且又有恩於己的朝廷命官,心裏十分緊張。於是一麵申明嚴格軍紀,一麵告訴巡邏值夜的士卒嚴加防範,借打更之便切實保衛段秀實的安全。

第二天,郭希甚至還同段秀實一起到白孝德處謝罪,大軍由此整治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