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2 / 3)

原來,為了渡過黃河進軍大別山。鄧小平和劉伯承想了個妙計,白天全軍將士在敵人的眼皮底下練渡河,時間一長,敵人以為我軍在此渡河呢!另外準備了向知個葫蘆,每個葫蘆上戴個鋼盔,下麵係個小石頭。在夜裏讓它們順水順風向前漂流。活象一個個泅渡的水兵。在葫蘆上係了上些灌滿期紅顏色的豬尿泡和豬腸子。敵軍打爛豬尿泡,紅水淌出來,像血一樣,敵軍還以為泅渡大軍傷亡慘重呢?而大部隊則悄悄地撤走,從另外一處渡河,朝敵人猛撲過去。

敵師長和俘虜們聽得傻了眼,敵師長連連說:“我中了你們的金蟬脫殼計了。”

惑金兵畢再遇懸羊撤軍

公元1206年,南宋將領畢再遇率兵和金兵作戰,兩軍對壘,金兵增援部隊越來越多,而宋兵少,畢再遇感到寡不敵眾,決定撤退。

在與金兵地峙時,畢將軍傳令宋軍每天擂鼓不止。“這主要是一方麵為了威懾敵軍,使敵軍知道我軍營中戰鼓不斷,調兵不止,另一方麵也是為了鼓舞我軍的士氣。”

數日後,畢再遇在中軍帳內召集眾將領議撤退之事。

畢將軍說:“目前敵眾我寡,不能再戰,為了保存我軍實力隻有撤出戰場。但是隻能悄悄地撤。可是如果撤退時我們軍營中沒有了軍鼓聲,勢必會被敵人發現,掩殺過來;如果鼓聲不斷,就能期騙敵軍,而我軍能悄悄地轉移。”

有一位次起身問道:“那我們如何撤退呢?”

畢將軍說:“金蟬脫殼之計我已經想好了,請各位回營後,按照我的辦法做,天黑以後,我軍開始撤退。”

各位將領回營後,立刻布置起來。他們讓士兵把全部旌旗都插到帳篷頂上,再讓士兵弄來好多羊和鼓。

傍晚,宋軍兵士把羊倒吊在樹上,讓羊的兩隻前蹄抵在鼓麵上。羊被吊提難受,便使勁掙紮,兩條前腿不停地亂動,就把戰鼓敲響了。

天黑後宋將士吃飽喝足,畢將軍傳令全部人馬輕裝簡從,不準出聲,一隊接一隊,在懸羊的擊鼓聲中悄悄地撤出了軍營。

金兵聽到宋營鼓聲不斷,旗幟飄揚,以為宋軍仍在營中,根本沒有懷疑,仍然調兵遣將,準備伺機進攻宋大營。

幾天過去了,宋營內隻有鼓聲,不見人動,金將開始懷疑,趕緊派人偵查,才發現擊鼓的原來都是羊,而宋軍早已金蟬脫殼,遠走高飛了。

德涅河朱可夫金蟬脫殼

1943年秋,蘇聯軍隊迅猛發起了德涅河會戰,按照蘇聯最高統帥部的命令,由司令員杜瓦丁大將率領的沃羅涅會方麵軍渡過德涅河,奪取了基輔東南140公裏的布克林登陸場。

為了奪回布克林登陸場這個軍事要塞。納粹德國軍隊組織了強大的力量進行了瘋狂的反擊。經過兩次大規模的拉據大會戰,蘇聯軍隊受到嚴重挫折,如果再堅持下去,有失敗的危險。

在蘇軍前線指揮所內。

最高統帥的代表朱可夫元帥和沃羅涅會方麵軍的司令員杜瓦丁大將站在沙盤前麵,研究擬定新的作戰計劃。

朱可夫元帥用手指著沙盤說:“從目前的情況著,敵人正在不斷地增加兵力,我們不能再與敵人硬拚,我看我們需尋找敵人防守比較薄弱的地方,改變攻擊的方向,才能取得這場戰鬥的勝利。”

杜瓦丁大將看了看沙盤,猛地吸了幾口香煙,對朱可夫元帥說:“根據我軍情報部門提供的材料證明,在基輔以北有一個柳捷日登陸場,由於那裏地形複雜、易害不易攻,行軍防守比較弱,他們的主力全部集中在我們的正麵,如果我軍在柳捷日攻擊德軍,那他們是萬萬也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