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2 / 3)

眾人連稱好計。許遠說:“大人不愧智勇雙兼備,隻是我們都不認識尹子奇,如何擒他?”

“這個好說,我們先叫士兵用蒿草削成箭向敵陣射,中箭的叛軍一定以為我們已經沒有箭可射了,如此重要的軍情必然要向尹子奇報告,我們派人緊盯中箭之人,他隻向誰報告,誰就是尹子奇,”

不久,尹子奇又發兵攻打,張巡依計行事,他叫士兵向衝在前頭的一敵校尉射出用蒿草做的箭,校尉自然沒未射死,拔出箭一看竟是蒿草杆所製,大喜過望,急忙向尹子奇報告:“恭喜主帥,張巡已經弱盡箭絕,你看,他們現在用蒿草杆做箭了。”尹子奇一看,非常高興,即刻命令攻擊,正得意忘形時,忽然一支利箭直射而來,尹子奇躲閃不及,箭頭射入左眼,鮮血下流滿麵,同時張巡指揮幾知精兵殺將過來,尹子奇一看不好,急忙逃走,險些被生擒,叛軍一看主帥受傷,落荒而逃,頓時亂作一團,鳥散而去。張巡在敵我兵力懸殊的情況下,采用擒賊擒王之計,傷其主帥,亂其陣腳,使其前功盡棄,再次打退了叛軍。

東鄉偷襲俄國世界名將之花

1905年,日俄戰爭爆發,海上、陸地同時開戰,爭奪對大清帝國和朝鮮的控製權,在海戰中,日軍聯合艦隊總司令東鄉平八郎和俄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馬卡羅夫相互鬥智,最終以馬卡羅夫葬身魚腹而告結束。

馬卡羅夫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戰術空,他的《海戰論》被譯成多國文字。當時世界上有一種說法:誰想當海軍司令就必須讀這部“經典”著作。俄國艦隊也因為有這樣一個優秀的指揮員而非常自豪,對和日軍作戰充滿必且信心,日軍艦隊總司令東鄉深知馬卡羅夫指揮作戰的厲害,他認為,要想戰勝俄軍,必先消滅馬卡羅夫。如果把世界上最優秀的海戰家打敗,那麼它的意義遠不是消滅一個普通的海軍將領土完整所能媲美。所以,馬卡羅夫的《海戰論》一出版,東鄉就設法搞到手仔細研讀,直到能夠背誦。他在研讀中發現,《海戰論》也有缺陷,他還深入調查研究了馬卡羅夫的性格和氣質,就加馬卡羅夫什麼情況下能夠發揮特長,什麼時候容易急躁等弱點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相反,馬卡羅夫則自持天下無敵,根本沒把東鄉放在眼裏,他不僅不去研究對手,更不知對手在處心積慮研究了。

海戰開始後,日軍艦艇比俄軍少,處於劣勢,由於東鄉已經詳細了解馬卡羅夫的特點,所以胸有成竹,原來,馬卡羅夫是一員猛將,每次作戰他都愛在艦隊前頭出擊,一受挑逗就暴跳如雷,失去冷靜,東鄉正是準備利用這一點,引馬卡羅夫上鉤。先擊斃馬卡羅夫,動搖俄軍心,然後再一舉全殲俄艦。

按照東鄉的安排,日軍利用晚上在馬卡羅夫盤踞的中國旅順港外圍布滿了水雷,次日拂曉,東鄉命一艘戰鬥力較弱的艦艇接近旅順港,該艦不時用炮向港口射擊。馬卡羅夫因為前幾天剛吃了日軍的虧,十分惱怒,幾天坐立不安。一心要找機會報仇,這次一見日軍 主動進攻,老毛病果然又犯了,他認為這是報仇的好機會來了,立即下令:“全艦出擊!追上日艦,務必擊沉!”

參謀們提醒說:“日軍在港外布滿了水雷,需派掃雷艦掃清水雷,才可追擊,以免無無謂損失。”

“時間緊迫,敵艦已開始退縮,現在不馬上追擊,貽誤碼戰機,軍法不容!”馬卡羅夫急於找日艦作戰,哪能聽得進!他毫不理會參謀們的建議,親自登上第一艘戰艦,命令:“加大馬力,全速前進!”

日艦一看馬卡羅夫親自帶艦隊追擊,且戰且退,把馬卡羅夫引入雷區。這時,早已在前方水域等候的東鄉,率領日軍艦隊出現在馬卡羅夫正麵,馬卡羅夫這才知道事情不妙,原來正中了東鄉的詭計,東鄉命令各艦:“集中火力,攻擊敵人首艦,務必擊沉。

馬卡羅夫急忙命令各艦:“迅速調頭,返回港口。“但為時已晚。東鄉早料到這一點,所以事先把水雷布置在馬卡羅夫返航的水區。隻聽一聲巨響,海麵上升起一道衝天的水柱,馬卡羅夫所乘俄軍首艦觸雷爆炸,一代名將馬卡羅夫帶著終生遺憾葬身海底。首艦沉沒,主帥斃命,一直把馬卡羅夫引為驕傲的俄軍軍艦隊士氣大落,群龍無首,隊伍大亂,紛紛各自逃命,有的水兵隻怕給軍艦陪葬,匆忙棄艦跳水,又遭到日艦射擊,無一生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