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勢篇(3 / 3)

晚上8時許,布呂歇爾的大軍終於趕到了戰場,南北兩路從右翼插入法軍的腑肋,這一下,法軍立刻處境危急,已近崩潰之勢了。

拿破侖見大勢不妙,命令內伊率兵實施攔截,內伊向次組織反擊,無奈,都沒有阻住普軍挺進的步伐。

此時,威靈頓公爵在山上看到呂歇爾的大軍殺到,高興地脫下軍帽,連連揮舞道:“士兵們,我們的援軍到了,衝啊!”

筋疲力盡的英軍們聽到援軍到來的消息,軍心大振,立刻跳出戰壕,衝下山去。

此時拿破侖腹背受敵,已經無法再堅守陣地了,隻好慌忙撤退,由於道路泥濘,拿破侖隻能棄車換馬,奪路狂奔。

一路之上,拿破侖想利用有利地形,安營紮寨,守住防線,無奈兵敗如山倒,法軍7次強行紮營,7次都被英普聯軍衝破,最後不得不棄營而逃。

滑鐵盧一戰,由一連串的戰鬥組成,每一戰鬥,都似乎在例證孫子兵法中提出的作戰原則是何等精辟,“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弩,節如發機。”戰機是均等的,又是一發即逝的,誰能在決定成敗的一刹那抓住勝李,如弩箭突發一般給敵人以致命一擊,那麼勝利便非他莫屬了。

滑鐵盧之戰,法軍損失4萬人,這也是拿破侖一生中的最後一個敗仗,此後,他再次被流放到大西洋的聖赫倫那島上,在那兒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

猶太人經商的秘密

猶太商人是世所公認的“世界第一商人”

世界上沒有第二個民族像猶太民族那樣,以區區1400萬人口的小民族身份,卻在當今金融界、實業界擁有如此大的影響。它的經濟實力已經成為今日世界上少數幾支最強大的經濟力量之一。

也許讀者會認為,猶太人的經商同孫子兵法中所言的戰事風馬牛不相及,完全是兩個領域中的事情,可是你讀了下麵幾則有關猶太商人的故事之後,也許會轉變一些看法,孫子兵法中所言的許多指導原則,在商蜀中居然也被奉為金科玉律,幾千年來,猶太商人的所作所為,仿佛是有意識般將兵法應用於商業貿易之中,從而使得商貿活動具有了傳奇般的色彩,有了鬥智鬥勇,密謀策劃的特殊魅力。

會釣“賊”的商人

這是猶太人中流傳的一則笑話,然而,它卻一代代熏陶著猶太人的思維和智慧,使他們從小就懂得一個道理——真正有本事的人,不以力屈人,而以智勝人。

古時候,有個猶太商人來到一個市鎮跑買賣,他打聽到幾天之後有特別便宜的商品出售,就留在那裏等待大削價日子的到來,可是,他身邊帶了許多金幣,當時又沒有銀行,走到哪兒必須帶到哪兒,既沉重又不方便,也很不安全。

於是,他一個人悄悄來到一具僻靜之處,瞧瞧四下無人,就在地上挖了個洞,把金幣全部埋進去,用雜物偽裝好後,便輕鬆地辦事了。

可是,當他第二天來到這裏,想把金幣取走時, 卻大吃一驚,金幣不見了。

這些金幣是他全部的家當,如今被人拿走了,今後該怎麼樣活呢?

這們商人如遭雷擊,欲哭無淚,心裏極其痛苦。

他在那裏呆呆地站立了許久,再三再四的回憶,昨天埋金幣時,四周絕無人看到,怎麼金幣會不見了呢?

就在此時,他無意間抬頭一望,發現遠處一間小房子,房子的牆上有個洞,正對著自己埋金幣的地方。

會不會是住在這房子裏的人從牆洞裏看到了自己埋錢,然後挖走呢?

答案是不確定的,隻能是也許,這種情況下,自己絕不可能上門討要,否則非但要不回金幣,反而會被別人倒打一耙。

這位商人心思百轉,終於想出了一個妙計,

他麵帶愁色地來到小房前,敲開了門,看到了住在裏麵的主人,一個麵容不得鄙瑣的男人。

“喂,希伯來人,你想幹什麼?”房子的主人心存若備地首先問話了。因為猶太人的祖先是希伯來人,故有此問。

商人恭敬地:“對不起,先生,我是個沒有進過城的鄉巴傳佬,你是個城裏人,頭腦一定很靈活,現在我有一件事情要請教,不知行不行?”

那人一聽不是來追在金幣的,而且是個什麼也不懂的鄉下人,頓時鬆了了氣,大度的說:“們想請教什麼,盡管問吧!”

“我是個外鄉人,到這裏來辦貨,我已經把兩個錢包,一個裝了500金幣,一個裝了800金幣,我已經把小包埋到了一個無人知道的地方,現在問題是,這個比較大錢包是埋起來比較安全呢,還是交級能夠信任的人保管比較安全呢?”

商人在提這個問題時,故意裝出一副極其虔誠極其認真的樣子。

房子的主人眉頭一轉,他從商人的話音裏聽出,他到現在還沒有發現自己的錢包已經丟失了,於是似乎沒有怎麼考慮,就回答說:“這很好辦,要是我處在你的位置的話,對什麼人都不信任,我寧願把兩個錢包埋藏在一起。”

“好極了,就按你說的做。”商人告別後,故意在遠遠地方看了埋金幣的地址兩眼,便悄悄地離開了。

房裏的主人從小洞裏清楚地看到了這一切,等商人走遠。他便立刻從房裏跑出來,將那裝滿500金幣的錢包又埋了回去。

他想等那商人再來藏金幣的時候,把兩包金幣全部居為已有,

奇怪的是,那位商人再也沒來。

房子的主人沉不住氣了,他乘著天黑夜暗,又來到藏金幣的地方,他把地上大坑小坑挖了個遍,一個金幣的影子也不有。

房子的主人到現在才明白,那個希伯來人等他把金幣一入回去,就把錢取走了。

猶太商人的高明之處,在於他策動人心的本領。

孫子兵法雲:故善動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

房子的主人正是被商人以利動之後,為竊取那800金幣,乖乖地將已經到手的那500金幣又送了回去。

猶太大富豪對銀行職員說:“我貸1美元”

如果說,上文的故事隻是講一個猶太人在策動人心時耍了一個小小的把戲,那麼,這一次的故事,我們便會從中看到猶太人大逆常規的思維邏輯。

一位猶太大富豪走進一家銀行,來到貸款部前,大模大樣地坐了下來。

“請問先生,您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們效勞嗎?”貸款部經理一連小心地詢問,一邊打是一著來人的穿著:名貴的西服,高檔的皮鞋,昂貴的手表,還有鑲寶石的領帶夾子……

“我想借點錢。”

“完全可以,你想借多少呢?”

“我美元。”

“隻借1美元?”貸款部經理驚愕得張大了嘴巴。

“我隻需要1美元,可以嗎?”

貸款部經理的心頭立刻高速動轉起來,這人的穿戴如此豪闊,為什麼隻借1美元呢,顯然,他是一種試探,度探我們的工作質量和服務效率,於是便裝出高興的樣子說:“當然,隻要有擔保,無論借多少,我們都可以照辦。”

“好吧。”猶太人從豪華的皮包裏取出一大堆股票,國債,債券等放在經理的辦公桌上,:“這些擔保可以嗎?”

經理請點了一下,“先生,總共50萬美元,做擔保足夠了,不過先生,您真得隻借1美元嗎?”

“是的,我隻需要要1美元,”猶太商人麵無表情地說。

“好吧,到那連辦手續吧,年息為6%,隻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後歸還,我們就把這些股票和作保的證券還給您……”

“謝謝,”猶太富豪辦理完手續,便準備離去了。

一直在一邊冷眼旁觀的銀行行長怎麼也弄不明白,一個擁有50萬美元 的人,怎麼會跑到銀行來借1美元呢?

他從後麵追了上去,有些窘迫地說:“對不起,先生,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你想問什麼?”

“我是這家銀行的行長,我實在弄不懂,你擁有50萬美元的家當,為什麼隻借1美元呢?要是你想借30萬元,40萬元的話,我們也會樂意為你服務的……”

“好吧,既然你如此熱情,我不妨把實情告訴你,我到這兒來,是想辦一件事情,可是隨身攜帶的這些票券很礙事,我問過幾家金庫,想租他們的保險箱,租金都很昂貴,我知道貴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嘛,就將這些東西擔保的形式寄存在貴行出戰你替我保管,我還有什麼不放心呢!況且,利息很便宜,存一年才不過6美分……”

銀行行長如夢初醒,但他也十分欽鈾這位先生的做法。

“出奇製勝”,的兵家的經典。

那麼商海弄潮呢?

猶太商人隻是采用了“橫向思維”和“反向思維”的方法,就取得了常人意料不到的效果。這其實就是商家的“出奇製勝”

風靡世界的牛仔褲

牛仔褲從50年代誕生,60年代走紅,一直到現在依然頗受青年人的喜愛,牛仔褲的出現,促成了一場服裝革命,但是誰敢不會想到,當初發明他的人,完全是無意間采取的行動,他本人隻是靈活地順從了人們的消費需求。

說到牛仔褲,不能不說到列瓦伊·斯特勞斯,這上名字已經進入了英國辭典,以他命名的公司的產品在國際上日益流行,關於這個公司的產生和發展,也幾乎成了一個神話。

公司的創始人斯特勞斯,本來並不是一個服裝商,雖然服裝行業曆來是猶太人占支配地位的行業,在一個時期,美國男裝的85%,女裝95%,都是由猶太人的服裝商生產的,19世紀50年代,美國加利福尼亞的一帶曾出現過一次淘金熱,年輕的斯特勞斯是帶著一大卷斜文布去的,他想把這種布賣給造帳篷的商人。

然而,他到了那裏,才發現人們不需要帳篷,而是需要要結實耐穿的褲子,因為他們整天同石頭泥水打交道,褲子壞得特別快,於是,他便靈機一動,用造帳篷的布料生產出了第一條牛仔褲。

沒想到,這種耐磨又合體的褲子,立刻博得了那些淘金者青睞,褲子的銷路出奇的好,10年之後,斯特勞斯又在褲子的口袋上裝上了銅鈕扣,以增強口袋的牢度,從此,他的牛仔褲俏量大增,每年約售出100萬條,營業額達5000萬美元。

1902年,斯特勞斯在72歲的高齡上去世,他生前是個單身漢,沒有孩子,他的公司由四個外甥接管。在他們的精心管理和大力開拓下,又研製出新型的牛仔布料,從而讓牛仔褲迅速走向全球,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用新布料生產出的牛仔褲,能特別顯示出人的形體,充滿青春的活力,進入60年代後,正逢二戰結束後出生的一代踏上社會,這些年輕人給美國社會帶來了一股青春的氣息,他們也成了消費的大頭,洋溢著青春氣息的牛仔裝自然有了強大的市場,60年代還有一個反叛的時代,傳統觀念和規範受到懷疑和批判,而牛仔服以其不拘形式這一明顯的特點,成了最體現時代潮流的服裝。

斯特勞斯和他的後代成功的秘密,在於他們不固守陳規,而是善順應時勢,如果他們當初把生產的布料執意做成帳篷的話,那麼就沒有他的事業的興起,也沒有牛仔服引起的這場服裝革命。

由此可見,世間的道理,大都是相通的,軍戰是此,商戰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