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是一種極珍貴、備受看重的素養,它能使人變得更加敏捷,更加積極。無論你是管理者,還是普通職員,主動完成更多的工作能使你從競爭中脫穎而出。你的老板、委托人和顧客會關注你、信賴你,從而給你更多的機會。
一個星期六的下午,一位律師走進來問埃米,哪兒能找到一位速記員來幫忙,因為他手頭有些工作必須當天完成。
埃米告訴他,公司所有速記員都去觀看球賽了,如果晚來5分鍾,自己也會走。但埃米同時表示自己願意留下來幫助他,因為球賽隨時都可以看,但是工作必須在當天完成。
做完工作後,律師問埃米應該付她多少錢。埃米開玩笑地回答:“哦,既然是你的工作,大約1000美元吧。如果是別人的工作,我是不會收取任何費用的。”律師笑了笑,向埃米表示謝意。
埃米的回答不過是一個玩笑,並沒有真正想得到1000美元。但出乎埃米意料,那位律師竟然真的這樣做了。幾個月之後,在埃米已將此事忘到了九霄雲外時,律師卻找到了埃米,交給她1000美元,並且邀請埃米到自己公司工作,薪水比現在高出2000多美元。
你沒有被要求去做自己職責範圍以外的事,但是你也可以選擇自願去做,以驅策自己快速前進。一般人認為,忠實可靠、盡職盡責地完成分配的任務就可以了,但這還遠遠不夠,尤其是對於那些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更是如此。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做得更多更好。初入職場時,我們也許隻從事一些事務性的工作,但以後可能會涉及更複雜的業務,所需的知識也會很多。因此,那些成功者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以外,往往還會做一些不同尋常的事情來培養自己的能力。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因果法則。也許你的投入無法立刻得到相應的報酬,但回報可能會在不經意間,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現。最直接的回報是晉升和加薪。除了老板以外,回報也可能來自他人,以一種間接的方式出現。
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做了,這就是機會。但機會總是喬裝成“問題”的樣子。當顧客、同事或者老板交給你某個難題時,也許正是為你創造了一個珍貴的機會。對於一個優秀的員工而言,公司的組織結構如何,誰該為此問題負責,誰應該具體完成這一任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將問題解決。如果你將問題解決了,你的價值會立即顯現出來。
當顧客、同事和你的老板沒讓他人處理事情,而是要求你提供幫助,做一些分外的事情時,不要吝嗇你的熱情和才智,而要努力發揮自己的優勢,把這些分外的事情做好。
如果你是一名保安,也許可以在偶然間發現一個與自己的職責無關的未被發現的錯誤;如果你是一名郵差,除了保證信件能及時準確到達,也許可以做一些超出職責範圍的事情……這些工作也許是專業技術人員的職責,但是如果你做了,就等於播下了成功的種子。
主動完成更多的工作,讓自己做得更完美、更細致,是那些有誌於和頂級高手一決高下的人所追求的目標。他們知道全心全意、盡職盡責是不夠的,還應該做到比自己分內的工作多一點,比別人期待的更多一點,如此才可以吸引別人更多的注意,給自我的提升創造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