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螞蟻一樣工作,像蝴蝶一樣生活。
隻要你重視自己的工作,有著高度負責的精神,你遲早會有收獲。
老吳是個退伍軍人,幾年前經朋友介紹來到一家工廠做倉庫保管員。雖然工作不繁重,無非就是按時關燈,關好門窗,注意防火防盜等等,但老吳卻做得異常認真,他不僅每天做好來往工作人員的提貨日誌,將貨物有條不紊地碼放整齊,還從不間斷地對倉庫的各個角落進行打掃清理。所以,他的工作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三年下來,倉庫居然沒有發生一起失火失盜案件,其他工作人員每次提貨也都會在最短的時間裏找到所提的貨物。就在工廠建廠20周年的慶功會上,廠長按老員工的級別親自為老吳頒發了獎金3000元。好多老職工不理解,老吳才來廠裏三年,憑什麼能夠拿到老員工的獎項?
廠長看出大家的不滿,於是說道:“你們知道我這三年中檢查過幾次咱們廠的倉庫嗎?一次沒有!這不是說我工作沒做到位,而是我一直很了解咱們廠的倉庫保管情況。作為一名普通的倉庫保管員,老吳能夠做到三年如一日地不出差錯,而且積極配合其他部門的人員的工作,忠於職守,比起一些老職工來說,老吳真正做到了愛廠如家,我覺得這個獎勵他當之無愧!”可以看到,隻要你重視自己的工作,有著高度負責的精神,你遲早會有收獲。
一個企業的內部,不同崗位的人擁有不同的崗位職責,每個人都不應該因為老板不在或者沒有人監督,就放鬆了對自己崗位職責的要求。忠於職守是一個員工價值和責任感的最佳體現。
小偉是一家大型企業的業務員。有一次,他看見企業策劃員的一個項目報告毫無精彩之處時,就主動做了一份報告,送到那位策劃員麵前。
那位策劃員發現,小偉所做的這份報告文筆出眾且具體翔實,遠遠超過自己的水平。他大喜過望,舍棄了自己所做的東西,把小偉所寫的這份報告交給了總經理。
總經理詳細地研究了這個策劃之後,第二天,把那位策劃員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這大概不是你做的吧?”總經理問那位策劃員。
“不……是……”那位策劃員有些戰栗地回答。
“是誰做的呢?”經理問道。
“是一位業務員。”那位策劃員回答。
“你叫他到我辦公室來一趟”。總經理指派他找來小偉。
“小夥子,你怎麼想到把報告做成這種樣子的?”總經理問小偉。
“我覺得這樣做,既有益於對內部員工進行宣傳,灌輸我們的企業文化、理念和管理製度,更有益於對外擴大我們企業的聲譽,加強我們的企業品牌,有利於產品的銷售。”小偉說。
總經理笑了笑說:“我很喜歡它。”
這次談話沒過幾天,小偉被調到了策劃部任部長,負責整個企業的策劃項目。不到一年時間,他因為在工作中表現出色,被調到總經理辦公室擔任助理。
雖然我們沒有義務做自己職責範圍以外的事,但是,在工作的過程中,隻要事關企業的事務,我們就不應該置身事外,袖手旁觀。盡管做這些職務範圍以外的事務,會占用我們寶貴的時間,但我們的行為,將會為我們贏得良好的聲譽。
社會在發展,企業在成長,個人的職責範圍也在隨之擴大。不要總以這不是我分內的工作為由來逃避責任。當額外的工作降臨到自己頭上時,我們也不妨視之為一種機遇。讓自己有一個更好的平台發揮自己的才能,為企業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