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問策(2 / 2)

那時總覺得日子過得很慢。

那時的日子總是充滿陽光和鬆柏氣息。

今日,在這庭院裏,看著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娘子,突然想起了原來木訥而又有些天真的先生。

如果先生看見她對著一眾女子,行了當時嗤之以鼻的古禮,估計會隻說她亂來吧。

他也會那樣無奈地笑著搖頭吧?

瑞娘帶著一絲戲謔,模仿著先生當年,對著長公主行了這問策之禮。

本來以為隻有從山裏走出來,那麼古板無聊的先生才會記得了。

沒想到長公主竟然也記得。

瑞娘長眉一挑,開口道:“長公主,剛剛芙清小娘子所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女以為不妥。天地之道,玄虛難測,天災地震之類,都是上天發怒的象征,把這些災異和君主的行為聯係起來,將上天之怒加載到君父一人的身上可謂可笑至極。”

長公主挑眉,這小娘子的想法可真標新立異。

“而所謂守祖宗法製,則更要變通的來看。我朝太宗皇帝號稱守成,在位二十年,也屢次修訂太祖成法,更何況現在已經立國五十餘載,時移事易,一味抱殘守缺,又有何益?”

“那您的意思是改製勢在必行?你同意李相公的改製之法?”長公主不自覺地使用了敬語。

瑞娘望向長公主,端正了自己的身子:“長公主,小女身在閨閣,李相公的改製之法是否可行還需假以時日,驗其實效。但即便以管仲、商鞅之才在改製之時尚有弊端,更何況我朝幅員遼闊更勝十倍,外有契丹、西夏虎視眈眈,所以改製還要先南北各取一州試驗,因勢利導,不能貿然鋪開。否則,改製不能因時因勢,一旦失敗,會使生民受累、國本不穩。”

“因時因勢?”

“正是。改製艱難,唯有立法之人具有恒心,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不畏世情、不懼人言,才能大道得正。”

說完這句話,瑞娘就沉默下來,看向長公主。

長公主盯著瑞娘半晌沒有說話,隨後低頭施禮,扶地站起身來。

瑞娘也隨之起身。

她們的對話語速很快,很多小娘子還沒有聽明白,她們的對話就已經完成起身了。

就在大家都以為長公主會對瑞娘說些什麼的時候,長公主卻深深看了瑞娘一眼,轉身離去。

身後的女史見狀,連忙對各位小娘子施禮說道:“公主回鸞,請各位娘子繼續賞花。”

眾女子施禮恭送。

王芙清等公主的身影轉過月亮門,才平身。沉吟了一下,便笑著對眾家娘子說:“姐妹們,公主今日邀請大家過來便是賞這院中的梅花,各位可不要辜負了這美景。”

說著便左手拉著右相之女歐妙均、右手拉過了吏部尚書之女範念慈,走到園中最美的一棵素白台閣梅之下。

當然也少不了另一輪的連句作詩,仿佛都剛才的一幕根本沒有發生過。

林宜真見瑞娘落單,用手挽起了瑞娘的胳膊:“瑞娘姐姐,我們也去賞花,公主府的梅花今年開得格外的好。”

後麵的林熙真卻一直默默望著瑞娘的背影,雖然她也不懂剛才瑞娘和長公主兩個人所行的古禮。但她本能地感受到瑞娘說話時的那份沉靜和鄭重。

這個瑞娘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