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聚緣散終有時 第124 子晏付出代價(1 / 1)

呂恩韋被救回來了,滿身血汙,頭發散亂,戰袍破爛歪斜,狼狽不堪,失血過多,再加上一口氣上不來,在被救的時候就陷入昏迷了。

此一戰,因為呂恩韋的盲目出擊,一萬三千多將士的血撒在了這片土地上,英魂逝去,白梵與王誌魂歸故裏,姚猛重傷。

營地裏被肅穆悲傷的氣氛籠罩,士氣低迷,將士們紅著眼眶默默地收斂著戰友的屍身,昨日還一起笑鬧,今日便成永別,對呂恩韋指揮失利的怨氣與日俱增,私下裏悄聲議論。

師遠行氣的吃不下飯,騎兵隊提前暴露了,這是離仲凱訓練的第一批騎兵隊,好鋼沒能用到刀刃上。

可是給朝廷的奏報還要報,如今呂恩韋昏迷著,軍中事物暫時由左將軍陸英傑接手,奏報八百裏加急送往京城。

當子晏拿到奏報時,氣得手都在哆嗦,大罵,“蠢貨,蠢貨,怎麼沒死在那。”這麼大的事就是想瞞著皇帝也瞞不住啊!還得想個萬全之策,不要波及到本相身上,到最後實在不行,隻能把呂繚推出去了……

朝堂之上,恭順帝大怒,當場把奏報砸在地上,大臣們呼啦啦跪了一片,“陛下息怒,保重龍體。”

“保重龍體,寡人保得了嗎?當初你們信誓旦旦,是如何跟寡人保證的,把人誇的天上少有地上無的,可如今呢?還不到兩年,就給寡人損失了一萬多將士啊!本想當秘密武器的騎兵隊也提前暴露出來,損失慘重。”恭順帝威嚴憤懣的聲音在拔高。

“臣等有罪!”大臣們磕頭如搗蒜。

恭順帝看他們這樣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寡人信賴你們,可你們呢?舉賢不避親不怕,可他賢嗎?你們想誤國嗎?國家有一天沒了,你們的日子就好過了?整日裏不思如何報國,就知道攬權奪勢,勾心鬥角,任人唯親,你們當初剛入仕時的豪言壯語都跑哪去了?”

皇帝不說話,大臣們跪著不敢起身,大殿上落針可聞,氣氛壓抑,大臣們連大氣都不敢喘,與此事相關的官員身子在不停的抖,極力控製又控製不住,反而抖的更厲害了。

“著廷尉司派人押解呂恩韋上京,審訊屬實後折日處斬。”

廷尉董德恩出列領了旨意下去辦理了。

“子晏罰俸一年,閉門思過三月。”

子晏出列跪在地上,“謝主隆恩!”子晏心裏明白,自己手下的勢力損失一些,以換得皇帝這邊的平衡,也是自己用人不當造成今天的局麵,賦閑三個月,局勢變幻莫測,得提前布局了。這個呂恩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自己當初隻側重於他聽話,又有作戰經驗,又有他叔父牽扯著,沒想到到頭來,唉——失策啊!

“呂繚何在?”

“微,微臣,在——”呂繚此時已經抖若篩糠,他知道恭順帝輕饒不了他。

“你身為呂恩韋的叔父,他的能力和性子你不清楚?”恭順帝聲音徒然加大。

“貶呂繚為庶民,即日離開京城,永不錄用。”

恭順帝一口氣又罰了四五個大臣,都是子係一派的人,還都是有實權的大臣,借此機會削弱了子晏一部分勢力,順便安插上自己早就屬意的人選,又對此次對戰中有突出貢獻的將士於予嘉獎。

早在離仲凱回到京城時,恭順帝就仔細詢問過易州軍中幾個帶兵的將領的能力性情,早就心中有數了。

至此,易州軍權爭奪在恭順帝的布局中穩穩回到手中,不過,這麼多將士的陣亡卻是出乎恭順帝的意料之外,恭順帝被氣的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