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哲學家培根曾經說過:“虛榮的人被智者所輕視,愚者所傾服,阿諛者所崇拜,而為自己的虛榮所奴役。”虛榮是一種被扭曲了的自尊心,是自尊心的過分表現,是一種追求虛表的心理缺陷。虛榮的人,竭力追慕浮華,以掩飾這種缺陷,實際內心早已痛苦不堪。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我們跨越虛榮的樊籬,與一切浮華說再見。
穿名牌,誰埋單
外界的浮華和虛榮是不會長久的,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隻能帶來無窮的痛苦和煩惱。一個成熟的人應當追求真實、自然的生活,不要過於追求表麵上的強大,否則受傷害的還是自己。
小偉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幾年前,小偉的父母雙雙失業,父母為了支撐起這個家,租房子開了家飲食店,才得以維持全家生活。小偉從小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從不講究穿著。但是,自從進入初中,小偉漸漸從同學們那裏認識了許多名牌,聽著同學們在課餘時間高興地談論自己身上、腳上的名牌時,小偉才發現自己穿得有多麼寒酸。自打那時起,小偉就決心努力學習,讓爸媽也給他買一樣名牌。
期中考試結束後,當小偉拿著年級第一名的成績跑進家門時,爸媽笑得合不攏嘴。小偉膽怯地看了看爸媽的臉,囁嚅著:“爸,媽,我想……”“有什麼要求你就說吧,孩子。”爸爸鼓勵地對他說道。
“我想買一雙鞋子,阿迪……阿迪達斯的……”小偉小心翼翼地說出了自己的要求。“好吧,明天我帶你去買。”爸爸痛快地答應了。“不了,您給我錢就行了,我自己去買。”“他爸,咱家小偉長大了啊。”媽媽欣慰地說。
第二天剛好是周末,一大早小偉就拿著自己的全部“家產”——225元錢——這是他這半年多來一天一塊積攢起來的,再加上父母給的150元錢,一共375元錢,乘車去了步行街。在阿迪達斯專賣店的門口,小偉徘徊了許久,最終,小偉鼓起勇氣走了進去。
在店裏,小偉貪婪地看著那一雙雙名牌鞋子,那些鞋子小偉平時都沒有見過,但是它們的價格也高得嚇人。忽然,小偉發現了一雙720元打五折(360元)的鞋子。價錢剛剛好,而款式又是小偉喜歡的。小偉興奮地試了下鞋子,然後付了錢。
小偉興衝衝地回到家。“呦!回來啦?買了什麼給我瞧瞧。”爸爸笑道,說著,已接過了小偉的球鞋。爸爸把鞋拿在手裏打量著:“眼光不錯,得100多塊吧……”小偉不敢看爸爸的眼光,低著頭。“恩,140。”小偉撒了謊。
周一早晨上學的時候,小偉特意穿上了那雙嶄新的球鞋。到學校後,眼尖的同學立即發現了小偉的變化,紛紛圍了過來。“小偉,你這雙鞋真漂亮!”“是啊,穿上這雙鞋後,整個人都看起來精神多了。”被大家關注的感覺真好,以前,小偉隻有羨慕別人的份兒,今天,終於體驗了一把被別人羨慕的感覺,同學們的讚揚讓小偉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從那之後,小偉開始注重起自己的穿著來,與其他同學談論名牌的次數逐漸地多了,朝父母要錢的次數越來越多,數目也越來越大……
在現實生活中,你或許有過這樣的體會:某同學上學是父母的轎車接送,而自己隻能搭公交車或騎自行車,於是你覺得沒麵子;班級組織郊遊,某同學穿的是高級登山鞋,背的是高檔運動包,帶的是很貴的零食和飲料,而你隻穿著普通球鞋、背著普通背包,隻帶了麵包和礦泉水,你覺得自己沒麵子……
事實上,這都是虛榮心在作怪。心理學上認為,虛榮心是自尊心的過分表現,是為了取得榮譽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現出來的一種不正常的社會情感。在虛榮心的驅使下,人往往隻追求麵子上的好看,不顧現實的條件,最後造成危害。在強烈的虛榮心支使下,有時會產生可怕的動機,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因而,哈佛大學教授常常告誡自己的學生,要戒除虛榮心,不和別人做無謂的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