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第二課 積極的自我暗示,讓你更優秀? (1)(1 / 2)

暗示是一個奇妙的心理學現象,它每天都在不同程度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積極的心理暗示能調動人的巨大潛能,使人變得樂觀、自信。從現在開始,不妨每天花上幾分鍾時間,全身放鬆,對自己進行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我能行”、“我是最棒的”……時間久了,“事實”就會朝著那個方向發展。

暗示是一把雙刃劍

心理暗示現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暗示每天都在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積極的心理暗示對我們的生活有著有益的幫助,在生活中,我們要多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避免消極的暗示。

哈佛大學心理係的一堂課上,教授向同學們介紹了一位來賓——“比爾博士”,教授告訴大家:“比爾博士是世界聞名的化學家,今天來這裏是要做一個實驗。”然後,比爾博士從皮包中拿出一個裝著液體的玻璃瓶,告訴大家:“這是我正在研究的一種物質,它的揮發性很強,當我拔出瓶塞,它馬上就會揮發出來。但它完全無害,氣味很小。當你們聞到氣味時,請立刻舉手示意。”

說完,比爾博士拿出一個秒表,並拔出瓶塞。一會兒工夫,隻見學生們從第一排到最後一排都依次舉起了手。

“好,同學們,實驗到這裏就結束了。”教授告訴學生,“但是,我不得不告訴你們的是,比爾博士隻是我們學校的一位老師化裝的,而那個瓶子裏裝的物質隻不過是蒸餾水。”

聽了教授的話,哈佛大學的學子們一個個麵麵相覷,剛才實驗的時候,自己明明是聞到了一種氣味呀,這是怎麼回事呢?

看到學生們一個個滿臉疑惑的樣子,教授告訴他們:“這是因為你們剛才受到了‘比爾博士’的暗示。他暗示瓶子裏裝的是一種他正在研究的物質,氣味很小,所以你們就相信了,並且似乎聞到了那種特殊物質的氣味。”

看到這裏,你或許會有疑問,生活中真的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嗎?答案是肯定的。比如,你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曆:看到一個人打哈欠,你也會不由自主地跟著打哈欠;有人咳嗽,你的喉嚨也會發癢;看見別人賽跑,自己也會不知不覺地動起腳來。

在心理學中,“暗示”指的是人或環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個體發出信息,個體無意中接受了這種信息,從而做出相應的反應的一種心理現象。它是用含蓄、間接的辦法對人的心理狀態產生迅速影響的過程,它用一種提示,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影響。心理暗示是通過使用一些潛意識能夠理解、接受的語言或行為,幫助意識達成願望或啟動的一種行為。研究發現,巧妙的暗示會在不知不覺中剝奪我們的判斷力,對我們的思維形成一定的影響。

事實上,心理暗示現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暗示每天都在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比如,有一天,身邊的人突然對你說:“你的臉色不太好,是不是病了?”這句不經意的話你起初還不太注意,但是,不知不覺地,你真的會覺得頭重腳輕,渾身隱隱作痛,似乎自己真的病了似的。最後,因為太擔心,你到醫院做了一番檢查,當權威的醫生向你宣布“沒病”之後,你頓時覺得渾身輕鬆、充滿活力,病態一掃而光。

2004年春節聯歡晚會上,趙本山、範偉等人表演的小品《賣拐》令人捧腹大笑。其寓意主要是諷刺那些坑人的奸商,而最讓人啼笑皆非的是範偉飾演的那位買拐者,他在賣拐者逐步的心理暗示下,產生錯覺,認為自己的腿有毛病,最後買下了那副拐。

這些現象看起來好像不可思議,但確確實實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這些都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巴甫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化、最典型的條件反射。

暗示是一把雙刃劍,它的作用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積極的心理暗示對我們的生活有著有益的幫助。比如,一名運動員的成績已經非常接近世界紀錄了,這時候,他的教練在旁邊輕輕地對他說:“你能行,你一定能得第一!”正是這一暗示,激發了他全部的潛能,使他在比賽中真的得了第一。暗示在運動員的成功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消極的心理暗示卻會給人帶來極大的危害。

因此,在生活中,大家應該多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避免消極的暗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每天對著鏡子向自己微笑,發自內心地肯定自己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