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掌控了情緒就掌控了一切(2 / 3)

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電風暴一時的肆虐,才有風和日麗;遼闊的大海容納了驚濤駭浪一時的猖獗,才有浩渺無垠。心胸坦蕩,不以世俗榮辱為念,不為世俗榮辱所累,就會活得輕鬆、瀟灑、磊落。心胸狹隘,一事不順便心存憎恨,耿耿於懷,心靈上布滿荊棘,思想上遮滿雲霧,就會活得抑鬱憂慮。很明顯,我們要選擇做前者,做容納萬物的天空和海洋。

換個角度去想你曾經恨之入骨的敵人,他們帶給我們的也並非隻有傷害。正是敵人的虎視眈眈,才讓你鬥誌昂揚,努力提升自己,迎接挑戰。在一定程度上,對手能激發你的潛能,提醒自己克服懈怠。如果一個人能從大處著眼,那麼這恰恰是“心胸天地闊”、思想境界較高的表現。

誠然,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與人之間的摩擦,難免會彼此傷害,但紛爭並不是我們共同的使命,寬容才是我們唯一的信仰。放開胸懷,用寬容的心胸去接納這個世界的所有,幸福將會不期而至。心胸開闊,方能心態平和,心如止水;恬然自得,方能達觀進取,笑看風雲。

智慧點撥

我們要懂得心胸開闊對於情緒健康的重要意義。很多時候,情緒的改變和外界無關,隻是由於自身心境的變遷,“心中有快樂,所見皆快樂”。若以寧靜而無雜念的心去看世界,雖然它並沒有變樣,我們卻能享受到了那份平淡中的永恒。這時我們再回頭站在局外來看不過短短幾十年的人生,就會發現它隻是宇宙的一次呼吸而已,那些凡塵瑣事真如過眼雲煙般不值一提。有如此豁達的心境為伴,看問題便高人一籌,因此會少很多不必要的情緒問題。

)第四節 熱忱是一切力量的源泉

卡耐基金言

熱忱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意識,能夠鼓舞及激勵一個人對手中的工作采取行動。不僅如此,它還具有感染性,不隻對其他熱心人產生重大影響,所有和它有過接觸的人都將受到影響。

如果熱情增加一盎司,我們的人生就會大不一樣。著名的人壽保險推銷員弗蘭克·貝特格在他的自傳中,向我們充分詮釋了這一點。

在我剛轉入職業棒球界不久,我就遭到了有生以來最大的打擊——我被開除了,理由是我打球無精打采。老板對我說:“弗蘭克,離開這兒後,無論你去哪兒,都要振作起來,工作中要有生氣和熱情。”這是一個重要的忠告,雖然代價慘重,但還不算太遲。於是,當我進入紐黑文隊時,我下定決心在聯賽中一定要成為最有激情的球員。

從此以後,我在球場上就像一個充足了電的勇士。擲球是如此之快、如此有力,以至於幾乎要震落內場接球同伴的手套。在烈日炎炎下,為了贏得至關重要的一分,我在球場上奔來跑去,完全忘了這樣會很容易中暑。第二天早晨的報紙上赫然登著我們的消息,上麵是這樣寫的:“這個新手充滿了激情並感染了我們的小夥子們。他們不但贏得了比賽,而且看來情緒比任何時候都好。”那家報紙還給我起了個綽號叫“銳氣”,稱我是隊裏的“靈魂”。三個星期以前我還被人罵作“懶惰的家夥”,可現在我的綽號竟然是“銳氣”。

於是我的月薪從25美元漲到185美元。這並不是我球技出眾或是有很強的能力,在投入熱情打球以前,我對棒球所知甚少。除了“激情”還有什麼能使我的月薪在十天內竟上升700%呢?

退出職業棒球隊之後,我去做人壽保險推銷工作。在十個月令人沮喪的推銷之後,我被卡耐基先生一語驚破。他說:“貝特格,你毫無生氣的言談怎麼能使大家感興趣呢?”我決定以我加入紐黑文隊打球的激情投入到做推銷員的工作中來。

有一天,我進了一個店鋪,鼓起我的全部熱情試圖說服店鋪的主人買保險。他大概從未遇到過如此熱情的推銷員,隻見他挺直了身子,睜大眼睛,一直聽我把話說完,最終他沒有拒絕我的推銷,買了一份保險。從那天開始,我真正地展開推銷工作了。在12年的推銷生涯中,我目睹了許多的推銷員靠熱忱與激情成倍地增加收入,同樣也目睹更多人由於缺少熱情而一事無成。

弗蘭克·貝特格在事業上有所成就,與其說是取決於他的才能,不如說是取決於他的激情與熱忱。

熱忱這個詞源自希臘文,直譯過來是“內在的上帝”。它指出了熱忱的內涵,一個人熱忱的能力來自於一種內在的精神特質。你微笑,因為你很快樂,而在微笑的同時你又變得更快樂。熱忱就像微笑一樣,是會傳染的。

一個人對於生活沒有熱忱,沒有激情,他的生活是枯燥無趣的。

一個人對於工作沒有熱忱,沒有激情,他的工作是沒有效率的。

一個人沒有熱忱,沒有激情,他的人際關係是很糟糕的,沒有人願意跟一個沒有任何激情的人在一起。

無論你做什麼事情,無論你所做的工作有多難,隻要你有熱忱,就能夠無往不利、勇往直前。

在你的工作中融入熱忱,那麼,你的工作將不會顯得辛苦或單調。熱忱會使你的整個身體充滿活力,使你隻需在工作時間不到平時一半的情況下,工作量達到平時的2倍或3倍,而且不會覺得疲倦。

熱忱可使你釋放出潛意識的巨大力量。在認知的層次,一般人是無法和天才競爭的,然而,大多數的心理學家都同意,潛意識力量要比顯意識的大得多。雖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為達·芬奇或比爾·蓋茨之類的奇才,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發揮潛意識的力量,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創造奇跡。

智慧點撥

熱忱是一股偉大的力量,你可以利用它來補充你的內心能量,並培養堅強的個性。培養熱忱的過程十分簡單,從事你最喜歡的工作就是一個辦法。如果你因現狀所限,目前無法從事最喜歡的工作,那麼,你也可以選擇另一項十分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把將來從事你最喜歡的這項工作,當作你明確的目標。

)第五節 要勇於直麵恐懼

卡耐基金言

恐懼有時候就像是一道虛掩著的門,實際上你沒有必要害怕,因為那扇門是虛掩著的,一觸即開。

約翰是一個非常平凡的上班族,卻在40歲那年做出了一個瘋狂的舉動——放棄他薪水優厚的辦公室工作,並把身上的錢捐給了街角的乞丐,隻帶了換洗的衣褲,靠搭便車,到達美國東部一處叫做“恐怖角”的地方。

他之所以做出這樣倉促的決定,完全是因為他的精神即將崩潰,雖然工作和生活都非常安逸,但他發現自己平順的人生從沒有高峰或穀底。他覺得自己的前半生在懦弱中虛度了。

他之所以選擇恐怖角作為目的地,是因為他想借以表示他想征服生命中所有恐懼的決心。為了改變自己的懦弱,他很誠實地為自己的“恐懼”開出一張清單:從小時候開始算起,他就怕保姆、怕郵差、怕鳥、怕貓、怕蛇、怕蝙蝠、怕黑暗、怕大海、怕城市、怕荒野、怕熱鬧又怕孤獨、怕失敗又怕成功、怕精神崩潰……他無所不怕,唯一“英勇”的一次是他當眾向妻子表白求婚。

這個懦弱的40歲男人上路前竟還接到了母親的紙條:“你一定會在路上被人殺掉。”但他成功了,4000多裏路,78頓飯,仰賴82個陌生人的好心。

身無分文的他,經曆了風餐露宿、精神病患者的騷擾等無數的“恐懼”之後,終於來到恐怖角,還接到妻子寄給他的提款卡(他看見那個包裹時恨不得跳上櫃台擁抱郵局職員)。

最令他意外的是,恐怖角並不恐怖。原來“恐怖角”這個名稱,是由一位探險家取的,本來叫“CapeFaire”,被訛寫為“CaePeFear”,隻是一個失誤。

約翰終於明白:“這名字的不當,就像我自己的恐懼一樣。我現在明白自己一直害怕做錯事,我最大的恥辱不是恐懼死亡,而是恐懼生命。”

地位、聲望、財富、鮮花……這些美好的東西都是給有勇氣的人準備的。一個被恐懼控製的人是無法成功的,因為他不敢嚐試新事物,不敢爭取自己渴望的東西,自然也就與成功無緣。膽怯、逃避是毫無用處的,隻有直麵恐懼,才能戰勝恐懼。

很多人都會對“不可能”產生一種恐懼,絕不敢越雷池半步。因為太難,所以畏難;因為畏難,所以根本不敢嚐試;不但自己不敢去嚐試,認為別人也做不到。

困境中如果你認為自己真的完了,那你就永遠失去了站立的機會。恐懼是一種藏於內心的病毒,它會毒害你,扼殺你的信心、勇氣,讓你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膽小鬼、失敗者。因此你必須消滅它,這樣你才能活得輕鬆快樂。

一旦勇於麵對恐懼之後,絕大多數人立刻就會醒悟:自己擁有的能力竟然遠遠超過原來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