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冷靜後細想,張大力還是有些疑惑,按理說,這本是另一個世界的絕世功法,怎麼這基礎篇,卻和俗世中的武功明重暗合呢?!
不應該啊?修真世界!想起薛戰他們滿天亂飛的畫麵,再看看真仙在基礎篇透出啦的武功信息,張大力總覺著哪塊不搭,覺著別扭。
一時想不明白索性不想,咬咬牙,張大力抑製不住急躁兼之好奇的情緒,終於還是翻開了練氣篇。
“常見修真,普修於體內丹田,真元彙聚於此,臨戰之際,必調丹田之元力,再輸至手段,凝手結印,驅使屬性法術,”
“練修時,內窺真丹,或結丹,或元嬰,自此始動,傳及經絡各處,受限脈象寬窄,抵全身而運轉一周天,方見成效……”
開篇說了很多,真仙詳細介紹了修真人士常見的修煉和爭鬥時的元力流轉程序,在傳統理念中,丹田內別管是什麼丹,這裏都是發動機,也是元力的存儲器。
丹田至上,這簡單的定位,是張大力看完後總結的,真仙說了半天,其實介紹的就是這麼回事。
丹田到經絡,達四肢,這是既定套路,真仙卻否了,要逆流?以張大力喝多時自詡的老子智商大學城第一的脾氣,當然猜到了,真仙基本上是要逆這個流轉程序啦!
且看他如何轉法。哦?果不其然,真仙接著就是大篇幅,詳細介紹了經絡和穴位的分類、分布、起止流向、性質功能、作用現象、運行規律、應用技能等知識。
“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這是將脈,按大小和深淺差別,分別稱為經脈、絡脈和孫脈。
諸如此類,接下來大致意思是: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等的總稱,是人體運行氣血、聯絡髒腑、溝通內外、貫串上下的通路道場,是人體功能的調控係統。
經絡分布狀態,與神經、血管類同,與樹木幹支分布相似,有主幹、支幹和細支三類。
經的原意是縱絲,有路徑的意思,簡單說就是經絡係統中的主要路徑,存在於機體內部,是大樹幹。
絡的原意是網絡,簡單說就是經這個主路分出的輔路,存在於機體的近表麵,縱橫交錯,密布全身,是小枝椏。
經絡主要包括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膚等,將人體內外、髒腑、肢節、皮內筋骨等,聯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經絡應日月星辰之運動,順四時節氣之變化,適地理環境之遷移,是聯係天地、人體係統的紐帶。所謂“天人合一”的基礎理論,說的就是這個。
經絡看不見、摸不著,不像是人體的血管、神經那樣直觀,但是修煉之人自己可以感應得到。經絡反應靠的是氣流,俗世中的針灸推拿、按摩氣功,都是在推氣、結氣。包括武功。
越往下看,張大力越是心驚,真仙的見識真不是蓋的,自己在醫大學習中,讀到的《黃帝內經》,其中的經絡學說,已經有3000多年曆史,竟然和真仙如出一轍。
如果不是真仙已經達到了“形神合一”的大宗師境界,那麼真仙就肯定是網搜的這些,要不然就是曾潛進過醫大的圖書館了,不對啊?他沒身份證啊,怎麼辦借閱卡呢?
上網?往哪兒上啊?上火、上牆還差不多會。
暗自揶揄了一陣,張大力心情複雜的繼續往下讀。
經絡上密布穴位,經絡功能主要通過穴位得以實現,是經絡的功能點和敏感點,哎呀,就是說,穴位,是經絡的G點。這下你們這幫流氓懂了吧!
經絡是組織間隙。營衛之氣是指人體中的組織液,是組織間質中,具有低流阻特性的多孔介質通道,其中存在向經脈和沿絡脈的兩種組織液運動及流體性約束。
化學物質和物理信號,可沿此通道進行傳遞。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絡脈是具有布散和滲灌經脈氣血,到達髒腑新體官竅及經脈自身的作用。
作為整體網絡主幹的經脈確實很重要,源於髒腑之氣,經氣的虛實,取決於髒腑之氣的盛衰,相互作用和影響,行血氣,調陰陽,在俗世醫學中,可用低頻電脈衝儀器來調整。
經脈者,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絡脈有十五絡、浮絡、孫絡,可圈可點的有三百六十五條,孫絡遍布全身,實則不計其數。
穴位是作為相關調控網絡輸入點的另一種經絡形式,俗世裏,大華夏老中醫,常用偱經推運療法,幫助群眾保持健康和治病。所以,中醫觀點,經絡也稱為醫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