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練體的兩個層次(3 / 3)

再往後看,練體方法之後,就是人體穴位圖和練體心得。

練體心得寫的很瑣碎,看來真仙當時也在苦苦摸索,這一過程耗時頗長,也著實遭了不少罪。

但顯然靈界環境與俗世環境有太多的不同,值得張大力照搬照抄、拿過來就用的經驗,少之又少。一些內心感悟尚好,那份執著堅持,對張大力倒是最好的鼓勵。

人體穴位圖出現在練體篇,讓張大力感覺很突兀。如果是出現在練氣篇,張大力還好理解一些,可偏偏就被真仙放在了練體篇,這究竟是何意呢?

練體跟穴位究竟關聯何在呢?張大力一時有點迷糊。

但細細想來,這一定很重要。逆流神功本就是錯世亂學,之所以一度被靈界人誤認為是廢書,就是因為它違背了靈界人的尋常邏輯。

可真仙的最後成功成名,卻又說明這功法如不欺人,那這些有違常理的細節,正是破解諸多謎團之道。

嘿!解開小謎團,就能慢慢解開整個功法的大謎團,這功法還真是絕了,跟奧數有一拚啊,哦不,簡直跟“哥德巴赫猜想”有一拚啦!

張大力悵然若失,索性放下包袱,放開思考,驀然覺得這世間事都是如此神秘,冥冥中又似乎彼此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一如那沙丘戈壁裏自虐的有誌者,一如那滿身穴位突出的假人,一如那佛山無影腳,一如那龍鳳山巔顫顫巍巍的馬步……

對了,馬步!張大力豁然眼前一亮,趕緊集中注意力,抓住這稍縱即逝的寶貴線索。

記得有一次,紮馬步累到不行,張大力坐在石桌上,懸空著雙腿偷懶休息,向木老抱怨自己身體快累散架了,哪兒都動不了。

木老卻說,要是還有部位能自己動,張大力就得接著練,張大力以為不可能,木老卻右手成拳,用曲起來的指節外側,擊打在張大力的膝蓋某處,結果張大力的右腿就自己踢出去了。

熬到了醫大二年級,這點常識張大力當然明白,這是膝跳反射現象,也叫膝腱反射,神經中樞是低級神經中樞,位於脊髓的灰質內,是人體最基本的生理反射。這被擊打的穴位就叫膝跳穴。

練體?穴位?練體!穴位……啊!張大力恍然大悟,使勁一拍自己腦門,嚇了龍五一跳,不過也隻是看了他一眼,又扭頭接著看電視去了。

張大力趕忙重新仔細地閱讀了兩遍真仙寫得零零散散的練體寫得,果然漸漸從中得到了應證。張大力算是終於明白了,真仙為什麼要把人體穴位圖放在練體篇了。

事情有虛實之分,人的身體也有強弱之別。胳膊能帶動手臂,揮出致命一拳,但肘突小海穴麻筋的位置卻是薄弱之處,如遇巧擊,必然酥麻難以使力……

這樣的例子太多,一想一大堆,看似最強的一麵,總會有最弱的一環。

而練體,正如真仙的心得所述,練的是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放與收,放是指出力,大多指主動出擊,說白了就是身體練強壯了,打人更有勁,殺傷力更強。

收,就是受力,說白了就是身體練強壯了,抗擊打能力顯著增強,輕易不會受重傷,不會因為輕微地受損而喪失或降低放的能力。

另一個層次,是均衡與補強。均衡是指通過練體,讓全身上下得到強壯平衡,而不會出現玩拳的下盤不穩,玩腿的上肢等於廢廢。

補強,主要針對的是穴位,通過有針對性的練體練穴位,在敵人之前,自己先反複錘煉偏弱的穴位,練到無弱點,練到甚至產生了身體變化,甚至部分穴位自主“進化”到有限地移位隱蔽起來,那才叫一個“酷”!

但就練體期,想把這兩個層次的理念悉數做到,連真仙也是不可能,所以真仙才說,練體是貫穿整個功法始終的必練之技,長期不可懈怠,絕不是丹藥可以彌補的。

真仙心得中還有一個重要信息,就是靈界人不適宜近戰,對敵之時,大多法寶武器一陣隔空招呼,貼身肉搏時反而彼此都不會了。

所以當麵對比自己較強的對手,就要抓住機會,主動貼身近戰,利用自身練體的優勢,給敵人以足夠殺傷。尤其在突襲中,效果尤佳。

娘希匹的,真仙師傅果然是一代宗師啊,難怪這麼厲害,遠戰近攻兼備,能不無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