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對夫妻,曾經白手起家,一起創下了家業。在艱難的條件下,夫妻二人互相鼓勵,終於走出了逆境。可是,他們卻不能一起守業。丈夫手裏有錢了,開始追求刺激的生活,不僅找了小三,還與其生了孩子。當妻子發現丈夫的這一切的時候,她很難過。但是,她沒有大吵大鬧,隻是默默地離開了家。後來,朋友問她,她幽幽地說丈夫的做法也算正常,人生總有不等式,她能夠擁有財富,卻不一定能擁有男人的內心。
法國人紀德說:“對於心地善良的人來說,付出代價必須得到報酬,這本身就是一種侮辱。美德不是裝飾品,而是美好心靈的表現形式。”按照紀德的說法,付出了,就不要想回報,隻要內心安寧,比什麼都快樂。
當我們付出了,不但沒得到回報,反而受到了埋怨。這種情況下,不必怨恨,也不要悲傷,人生就是由一道道不等式組成的。所有的努力都不求回報,抱著這樣的心態去生活,才能幸福和滿足。
花朵的魅力容顏
人生有限,摯友難尋,有一種友情叫永久,有一位朋友叫永恒。
朋友,可以分為很多種。普通的朋友,也許日常沒有太多的交往,偶爾見到,打個招呼而已,完全是出於禮貌的行為;人生的摯友,即涵蓋著某種情感在內的朋友,是可以傾心交談的朋友;而永恒的朋友,是一種什麼樣的朋友呢?永恒,借用《辭海》的解釋,是永遠不變之意,常用來形容友誼,永恒的友誼。
永恒的朋友,之所以稱為永恒,就意味著永遠不會失去,是終其一生一世的朋友,與你同悲傷、共歡樂,為著你夢想的實現而傾力相助的人,為了你的困難而不遺餘力幫助解決的人,為了你的心靈不再忍受重負而全力解除壓力的人,為了你的未來而風雨相攜的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永恒的朋友絕不會離你而去,永恒的朋友將會用誠懇的內心伴隨你的一生。永恒的朋友會為你的成功而充滿快樂,永恒的朋友會為你的失敗而鼓勵你振作。然而,人生一世,誰又會有幾位永恒的朋友呢?
茫茫人海中,人們總是試圖以多種不同的方式去結交一批批不同的朋友,有時,疏遠了一批老朋友,而又新結交了一批新朋友。從泛泛的交往中,選擇其情趣相投、誌同道合的朋友,在經曆一段時間後,又有新的朋友相識,原來的新朋友就轉而成了老朋友。於是,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流逝,朋友的內涵在不斷地充實和改變著,新朋老友也在這份不斷延續的情懷中,書寫著無數首友情的詩歌,演繹出一係列關於友情的故事。
按照交友的原則,有些人以自己的真誠去結交朋友,有些人靠自己的善良贏得朋友的信任,有些人依仗自己手中的權力去結交朋友,有些人憑借自己的財富去結交朋友。無論是哪一種交友方式,對於不同的人,結交朋友的範圍不同,素質也因人而異。姑且不論結交朋友的好壞,僅就這四種交友的類型來看,也許最後的結局各有不同。憑借真誠和善良結交朋友的人,也許他們並不富有,給朋友留下的卻是可靠和信任。即使貧窮之時,仍然會有真誠的朋友與之相伴。憑借權力和金錢去結交朋友的人,或許結交的朋友很多,然而,一旦財富和權力盡失,終將會失去很多朋友。失去朋友的原因並不在於擁有權力和金錢的人們本身,而是在於他們所結交的朋友中不乏趨炎附勢之人。
在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尋找到一位永恒的朋友,該是多麼的幸運!永恒的朋友,承擔著心頭的責任,不會因其身體的殘疾和心靈的缺憾而歧視,不會因其財富的匱乏而鄙視,不會因其權力的失去而疏遠,更不會因其遇到困難和危險而躲避。永恒的朋友之所以叫永恒,不是僅僅有著永遠成為朋友的願望,而是憑著一顆恒心和持久的毅力,才成為永恒的。
永恒的朋友是友情的延續,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升華。不同於愛人、戀人,更不同於情人,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純潔的情感體驗,是人們心中熱切渴盼而又難以實現的一種美好願望,更給友情賦予更加深刻的內涵。正如我們使用的計算機,不斷地安裝新的軟件,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一樣,永恒的朋友猶如一株小小的果樹,需要給其精心地施肥澆水,才能迎接果實累累的秋天,並逐年地持續下去,永遠地享受友情香醇的果實。
一個朋友講述過這樣一件事:一個遠在異鄉的朋友,總是不時地捎來問候,哪怕隻是一條手機短信,一個電子郵件,抑或一個帶有溫馨祝福的電話,都會讓她興奮和激動許久。也許,這在平常人看來,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而在我的朋友看來,是多麼地彌足珍貴!因為這聲聲的問候,常常使她從憂鬱的心境中走向開朗,從工作的煩瑣中走向簡約,從沉重的思緒中走向輕鬆。這種友情恒久、綿長,正如陳年的酒,愈陳愈醇;而不是衝過的茶,愈衝愈淡。這種友情恰似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永恒友誼一樣,為了偉大的事業而並肩戰鬥了一生。他們就是永恒的朋友,這樣的朋友令人眷戀,令人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