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內城認親(1 / 2)

我終於可以正式開始清宮的女官生涯,與本應隻存活於史冊的先人們,真實生動的交往。當康熙皇帝一次又一次近在咫尺,觸手可即的時候,當回歸的意念虛弱掙紮,日漸消亡的時候。女官枯燥單調的生活,已無法滿足生於未來而不羈跳躍的心情,驅使著我鼓起勇氣去窺探祖先們的世界,試圖用我僅知的簡略隱晦的史書記載,在絕境中求一個超然物外的人生。

朝五晚九,是我白領生涯的一日兩端,沒有想象中的複雜。除了太後麵前的紅人,其他的人是不必天天當差的。可能是英嬤嬤的特殊關愛,通常和晶玉同值一班的我,至今還沒有出過令人為難的狀況。太後的作息時間是不近人情,冰冷的刻板。淩晨寅正(五點)起床,六點左右收拾,其後皇上請安,七點早膳,大約下午未時吃晚飯,戌時就寢。一天其它的時間,和後宮妃嬪,皇子、皇孫聊聊天,吃吃茶果,做做佛事。看起來是愜意休閑的晚年生活。可從淑惠太妃聽我描述上元燈市的熱鬧和繁華,眼中流露的渴望和豔羨,我就知道她們不幸福,至少不是完整的幸福。皇宮內令人生厭的繁文縟節,與血緣至親的迢迢阻隔,善陳可乏的日常生活。由彼及我,想著寧壽宮,甚至整個皇宮,放眼望去,哪一個不是如此?我慨然生歎,同是紫禁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已近立夏,天氣趨暖,陽光明媚。侍候皇太後進完早膳,此時的我,站在寧壽宮太後的寢殿裏。眼光所及,對麵侍立的那丹珠的目光熾熱深情地盯著前方,冷豔孤傲的表情褪落無遺,跟隨她的視線,我看到一個男子正快步行來,朝陽為他的身影鍍上了一層耀眼的燦金,襟帶仙風,恍若天神。

“孫兒請皇祖母萬福金安!”我悄眼看去,說話的人正是五阿哥胤祺,錦心的表哥,這還是我第一次在寧壽宮見到他,移開視線,那丹珠正嫻熟文靜地為五阿哥斟上一杯茶,渾然不見剛才的心蕩神馳,唯有佩戴的環珮因顫動傳來的低吟,脆弱而隱約。五阿哥神色如常地客氣著對她點點頭,旋即又和皇太後說起話來。他自幼由皇太後撫育,行止自然較其他皇子隨意一些。

皇太後笑吟吟地命人賜座,“怎麼這會子進宮瞧我了,家裏還好?弘升過生日時,我叫人送去的玩意兒合不合心意?”五阿哥笑著回道,“皇祖母慈愛有加,恩賜之物自然也是好的。”太後又笑著問道:“你額娘身子不豫,好些了沒有?若是好了,可得讓她來陪我說話,沒了她,我這裏可是冷清不少。”說得眾人都陪笑起來,五阿哥立身施禮,方道:“孫兒替額娘賠不是,讓皇祖母惦念了,實是我們母子的不孝。回皇祖母的話,額娘這幾日已是大好了,不日就來請安。”太後點點頭,回身說道:“英嬤嬤,回頭派人去看看宜妃,就說是我的話,讓她好生將養。”英嬤嬤一一答應著,五阿哥也躬身打千道:“孫兒代額娘謝過皇祖母了!二人又是絮語片刻。少頃,幾位妃嬪也過來給太後請安,五阿哥方告辭離去。

英嬤嬤將我和晶玉喚來,讓我們去看望宜妃,這應該是安排我去見我的姑母,那傳聞中康熙皇帝喜愛的女子。當然,我們也身負使命,以皇太後的身份去傳達一位婆婆對兒媳的問候。深宮之中,任何平常的舉動都由於宮規禮儀的束縛,變得矯情而冷漠,

依據宮規,女子是不能獨自行走於禁城內宮,我和晶玉結伴,從廡房側麵的垂花門沿著東一長街向蒼震門方向行去,晶玉囑我要略低著頭,不要東張西望,說這也是規矩,女子在這皇宮之中更象一件精致的擺設,而不是有思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