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清新秀麗的宮女上前,和我一起行了禮退下。
宮院的後進有一排小房,行到這,晶玉推開其中的一扇門,房裏陳設極為簡單,籠著炕,地當央兒放著張圓木桌,旁邊兩個凳子,東西向各有一個高櫃,想是用來放衣服等雜物的。晶玉笑著對我說:“這就是住處,依宮規女官們是兩人一間,就委屈妹妹和我一間了。”我也笑著說:“是姐姐屈就了才是,還望以後姐姐多加關照。”她點了點頭,就給我講起了這寧壽宮的一些規矩,我認真聽著,心下也恨不得多記一些,既來之,則安之。再怎麼也得好好活下去,我還想珍惜生命,遠離危險呢!
悄悄打量著晶玉,她有著滿族女子特有的氣質,就象一首詩說的,有一點貴族,有一點俏皮,有一點美麗,有一點優雅,都是恰到好處,不多不少。晶玉見我一瞬不瞬地盯著她看,難免有些著惱,我急忙解釋:“姐姐你真得很漂亮,我看住了神,不要生氣啊。”這下子,晶玉倒是羞赧不已,喃喃著:“哎呀,沒見過象你這樣的人。”象想到了什麼,忽然肅目而道:“這裏是禁宮,比不得在家裏。你這樣會惹禍上身的,還是小心為是。”看她從一臉小兒女的嬌羞迅即變得老成世故,我還是真是適應不來,詫異地看著她,她卻不再說話,視線越過了我,停佇在未名的遠處,淒迷而深切,一時間,二人俱是默不作聲,各懷心事。
咚咚的敲門聲響了起來,晶玉過去開了門,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女子走了進來,晶玉跟我介紹:“這是那丹珠姐姐,是咱們宮裏的首侍女官。”我正奇怪,看電視裏不都是叫姑姑嗎?那丹珠和氣地說:“雖說本朝女官從先帝爺始有品級之分,可是卻無實職,不過是侍候宮裏的幾位老主子,陪她們說話解悶罷了,言語謹慎腿腳勤快,這八個字若能記住,就沒什麼要說的了。”我向她行個禮,說:“謝姐姐教誨。”那丹珠滿意地點點頭,對晶玉笑道:“英嬤嬤不放心,讓我來看看,我看妹妹教得很好。”晶玉隻是微笑,並不多言,那丹珠又問了幾句,就起身告辭,我和晶玉自然陪送到門外。
回到屋,我坐了下來,向晶玉問及:“不是應該管年長的女官,叫姑姑嗎?”晶玉一聽,不覺又露笑靨:“哪有的事,那是宮女們對資深年長之人的叫法,咱們女官還是姐妹相稱的。”語氣中不免有輕蔑之意,我想起了炒豆兒她們,不知道有沒有為了想我而哭鼻子,千萬不要因著多嘴的毛病讓新主人責罰,看來還真是為“古人”擔憂啊!晶玉見我不言語,隻當我是累了,問我要不要歇一會兒。
我便半倚在炕上,問她宮裏的人事,她就娓娓而談,原來這寧壽宮建好以後,隻有皇太後一人居住,後來嫌孤單,就把淑惠太妃也遷了過來,而其餘的太妃太嬪們仍居別宮。這寧壽宮的總管太監名為胡長勝,也是宮中老人了。而英嬤嬤是年輕時就侍奉太後的陪嫁婢女,最是清楚太後的脾性,宮中無論貴賤都稱其英嬤嬤。那丹珠入宮已近十年,一直在太後身邊做女官,深得太後器重,也是這宮中有權勢的人。
嘖嘖,真是複雜啊!一山不能容二虎,可這寧壽宮裏就有三頭虎。隻是不知我會不會成為可憐的小綿羊,讓他們下鍋給我涮了?我開始熱切期盼見到錦心的姑母——宜妃娘娘,也許這宜妃娘娘是個勇敢機智的牧羊犬,領著獵人皇帝來搭救我呢?
亂七八糟的想著,不知不覺中昏昏睡去。附注:晶玉這個名字的由來:
蕭晶玉,清代康熙年間滿族女作家。成年後,嫁給寶坻縣庠生項達善為妻。《十粒金丹》為蕭晶玉傳世之作,又名《第一奇女》、《宋史奇書》。該書以宋神宗曆史時期為背景,生動地塑造了女英雄高夢鸞橫槍躍馬、出奇製勝、殺敵立功的形象。
紀念一下這位偉大的古代滿族女作家!
至於清宮女官,順治十五年,采禮官之議:乾清宮設夫人一,淑儀一,婉侍六,柔婉、芳婉皆三十;慈寧宮設貞容一、慎容二,勤侍無定數;又置女官。循明六局一司之製,議定而未行。但清宮中確有女官,地位比宮女高。比較有名的是清末的德齡、容齡。
那丹珠用滿語說就是“七十”的意思。類似的還有寧古珠(六十),是老人希望孩子長壽。而電視劇《少年天子》中董鄂妃名為烏雲珠,實際上是九十的意思,結果卻早逝。所以女主給老十起個賴名“初十”,那是祝福,可惜老十不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