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錦書回了禮,我望著他說:“有勞先生為我找幾本書,要版本好一點的。”那人也彬彬有禮的回道:“敢問姑娘想要找什麼書?”我來時的路上早就盤算好了,微笑回他:“無非是些詩詞之類的,我比較欣賞辛棄疾和蘇軾,還要《三國演義》《六祖壇經》,還有《道德經》《資治通鑒》。”我一口氣說完後,掌櫃的臉色也是越來越青,我小心翼翼的看了看他,書是雜了點但也不用這樣吧?這幾本書我可是一直就很喜歡的,隻有《道德經》沒有看過。
可旁邊的人卻都笑了起來,有一人更是誇張:“這位小姑娘,從哪裏聽來這幾本書,跑到這裏戲弄先生!”我還未回答,錦書在旁邊怒斥:“笑話!這幾本書我們就讀不得嗎?要你來管閑事!”那人搖頭晃腦的說道:“子曰:惟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聖賢所言,果不其然。”錦書還要強辯,我攔住了她,搖了搖頭,一臉惋惜的道:“枉費先生讀了這麼多聖賢之書,連孔夫子的話也不求甚解。”那人見我如此正色,不得不抱拳說道:“還請大姑娘指教。”
我聽得他改喚我大姑娘不由一樂,莞爾笑說:““惟”是語氣上的代指,沒有實際的含義。“與”是“給與”的意思,惟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女子送給或嫁給小人是很難快活的。養人者,不當養腹而已,亦要養其誌!孔夫子對我們女子尚存關愛之心,望天下人都作君子,不作小人。象先生這樣理解,隻怕是有辱先聖之意。子曰:仁者愛人,博施於民而能濟眾。隻怕先生還要回去多多研習才好!”
我這廂款款而言,那人早已是麵如土色,圍觀眾人也是一陣哄笑。這時裏麵出來兩個人,當先的一個人大聲讚歎:“好一句博施於民而能濟眾!”我循聲看去,卻是一個我不認識的年輕男子。但見他衣飾華貴,意氣風發,一看便知是世家子弟。我回首望向錦書,錦書對我搖了搖頭,看來也不識得。這個年輕男子走到我麵前,對我深鞠一躬,笑著說:“姑娘果然好文才,在下適才唐突了。”那男子劍眉朗目,神采奕奕,磊落自若,我自然也放開,大方地回道:“不過是一家之言,公子何需行如此大禮?”他微笑著說“誠如姑娘所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姑娘能從小民之憂論到心懷天下,著實令在下佩服。”
那邊先前挑釁的那人也返過味來,譏嘲哂笑:“婦人之見,何足為奇,在下看姑娘也讀三國,但不知對三國又有見解呢?”我並不著惱,暗自竊喜,可是問到點子上了,魯迅先生早有精辟之論,霽顏以對:“三國演義為小說家言,七實三虛惑亂讀者,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說句實話,我到是佩服曹操一生僅奉漢獻帝,生前未見其欺主易代,而劉備、孫權偏安一隅,自立為帝,枉稱仁義!”說著,我走近他,語帶曖昧“然這位先生對小女子苦苦相逼,想看小女子出醜,意又何為?”
那人麵上一紅,還要再說,卻被我旁邊的年輕男子嗟道:“這位姑娘蘭心蕙性,言盡於此,還望先生體察省思。”那人見他如是說,也不得不自去了。旁邊眾人皆拊掌大笑,有不以為然者,也有讚同感歎者,更有一臉鄙夷者,我隻做不理,穿到這裏,終於有機會顯顯女人的威風,何樂而不為,也叫這些人日後不要輕視女子。
錦書瞠目結舌,看樣子是被我嚇得不輕,我隻得上前拉了她的手,試圖喚醒化石人。她把手覆在我的額頭上,喃喃而語:“快回家吧,告訴額娘,你鬼魂附身了!”我笑著打掉她手,說道:“拿來!”她仍呆呆的:“拿來什麼?”“銀子啊!”我扳起她頭,讓她側視,隻見也是一臉不安的掌櫃先生親自抱著一摞書,向我們走來,問明價,給了錢,回首對那掌櫃做貞子狀“明兒我還來!”